张颂文“滚雪球”

2023-10-01     德林社

原标题:张颂文“滚雪球”

文 | 张佳儒

假期,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正在热映,和电影一起引起热议的,是演员张颂文。在电影中,张颂文扮演外交官伍修权,无论外貌还是神情,通过其深厚的演技和沉稳的气质完美还原了角色。

张颂文,几年前你或许还没听过这个名字,今年如果你还没听过,说明你很久没看电视剧了。2023年,扫黑题材的电视剧《狂飙》火出天际,张颂文饰演剧中高启强一角,精湛的演技让他的热度一路狂飙,有网友调侃:“建议查查,不像演的”。

对于张颂文的爆火,有网友形容,“十年颂文无人知,一路狂飙高启强”。

张颂文的经历,很像“股神”巴菲特所说的滚雪球:“人这一生要像滚雪球,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哪怕一个很小的雪球,放在上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来越大!”。

初入演艺圈,张颂文抓到的是一把普通的牌,甚至是一把烂牌,毕业三年被七八百个剧组拒绝,试戏被副导演当成反面案例,“他就做不了演员,你看他长得,第一侏儒;第二大脑门,像个猿人一样。”张颂文回忆。

小小的雪球最终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张颂文是如何做到的?

三年被拒800多次

2000年,张颂文24岁,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他不仅是全年级年纪最大的,开学后还发现自己是全校学生中最大的,走在路上就有人过来说一句“老师好”。

除了年龄大,广东长大的张颂文一张嘴就暴露出缺点——普通话非常糟糕,去食堂打饭张口就是余杭肉希(鱼香肉丝),把食堂阿姨急得不行。为了练习普通话,张颂文躲到球场的角落苦练绕口令,把石头放在嘴里练习卷舌音。

大学毕业,张颂文在老师和同学的厚望中走出校园,他是专业第一名,想必未来一片光明。没想到的是,张颂文毕业就失业了,为了找到戏拍,他背着书包,成了北京几个宾馆的熟人。

张颂文可不是去睡大床房的,北京的剧组会集中在几个宾馆,张颂文的书包里背着满满的照片,背面写上的名字、年龄、身高、体重、毕业院校、作品,去敲开剧组的门,把资料放下。他曾回忆,不管多远跑过来,整个过程十秒钟左右:

“老师,我过来见组。”

“你把资料放下,可以了。”

第一年,张颂文见了360多个剧组,第二年,自尊心受挫,见了280个剧组,第三年,200多个了无音讯。为了维持生计,张颂文成了北影小区菜市场7点半买菜的人,因为那时候收摊了,菜论堆儿卖。

度过三年,张颂文开始接到群演角色,主角在桌子上吃饭,他坐在另一张桌子上吃饭。张颂文成了话痨,问副导演,“这角色叫什么名字?他做什么工作的?多大年纪?什么人物性格?”副导演说,“你就吃饭就行了,好吗?你不拍就走吧”。

这很像《喜剧之王》里的一幕,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是个小人物,做群演都要揣摩角色的心理,却被导演怒斥“不专业”。尹天仇会对着大海喊:“努力!奋斗!”

把事业规划到死那天

张颂文像尹天仇一样努力奋斗,告诉自己“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不管在镜头外50米、100米,甚至导演看不到的地方,他都会揣摩角色,想好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去做什么,怎么去做,让角色更丰满。

这就是滚雪球中的复利思维,或许一两天看不到结果,但在时间的复利下,它会给你带来丰厚回报。关于复利,有一个很经典的公式:1.01的365次方等于37.8,日积月累,会有想象不到的结果。

与《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结局不同,张颂文凭借对小角色的琢磨,演艺之路越走越宽,太监,医生,罪犯等角色都开始找到他,他还得到了知名导演刘伟强、娄烨的赏识。

张颂文回忆,导演第二次找到我的时候说,“我在拍你的时候,不觉得你怎么样?因为你离镜头太远了,但是我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发现你都在自己建设这个角色,所以如果跟你合作,你应该会对角色负责”。

2016年,娄烨导演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给了张颂文唐奕杰这个重要角色,张颂文为了符合角色的状态,增肥30斤,还把额头前面的头发拔了。这部戏让沉寂已久的张颂文开始得到圈内外的肯定。

此后至今,《隐秘的角落》、《1921》、《狂飙》等热播,张颂文凭借精湛演技名声大振。

初入演艺圈,张颂文抓到的是一把普通的牌,最终却打出王炸。我们看到他曾经有多么微不足道,才能理解他的爆红有多么惊人。

滚雪球理论中,长坡形容超级赛道,厚雪代表个人核心竞争力,演员这个行业没有天花板,“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张颂文的演技已经得到各方肯定,他说他把这个事业规划到了死那天。

假期,张颂文参演的电影上映,观众愿意给他掌声,除了因为他的演技,也是不想让“流量”掩盖“努力”的力量。那些被张颂文打动的人,很多人也许是生活中的小角色,但相信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cf198c566827eca0e9de4da55c9c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