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滞销,请帮帮好莱坞们

2023-12-19   抽屉电影

原标题:“往事”滞销,请帮帮好莱坞们

昆汀在2019年拍摄了《好莱坞往事》,但实际上他拍摄的不过是美国著名的“曼森杀人案”,二唯一跟好莱坞沾边的还是里面出现的演员,比如说李小龙,然而这种变迁式的故事演绎方式对于昆汀来说,对于影迷来说已经足够。无独有偶,2022年底的《巴比伦》似乎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更像是“好莱坞往事”,这是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然而根据两部电影的内核来说,本质没什么差异。

《巴比伦》的核心讲述的是好莱坞演绎方式的变迁,从原来的无声电影到之后的有声电影,好莱坞成就了一批人,同时也让一批人在时间的洗刷之下渐渐的销声匿迹。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戏剧性以及奇迹的地方,这样的小故事似乎微不足道。

三个年轻人是本片的主线,一个墨西哥移民曼尼,一个舞女罗瑞以及好莱坞当时如日中天的男演员杰克,他们三人相逢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惊喜的地方,然而三个人的命运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冲向了不同的赛道。

当杰克还是无声电影时代的顶梁柱的时候,罗瑞跟曼尼不过是小跟班,曼尼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着惊喜与奇迹的地方工作,这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而对于罗瑞来说,能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显然已经代表着自己能从底层跃升为人上人。他们在纸醉金迷的演艺圈,做着属于各自的梦。而此时此刻已经功成名就的杰克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上世纪二十年代《爵士歌王》出现之前,杰克代表着好莱坞的大多数,同时也代表着无声电影最后的辉煌。

然而当《爵士歌王》横空出世,好莱坞从此变了一个新面孔,在这个新面孔日趋完善的时候,这三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充满着奇迹的地方,从来不吝惜给予,只要是能把握住机会的人,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然而被时代抛弃的人则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的意义。

毫无疑问,《巴比伦》是一部非常工整的电影,本片的叙事方式也是观众们所喜欢熟悉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的小人物的命运。关于三个人的命运的变化,尤其是在好莱坞经历了一次人类电影史上的革命性变迁之后的变化,本片所表达的方式也是这些年比较流行的。

我们可以从很多知名的影片中都找到这种套路式的叙事方式,但这并非是批评,因为在剧本的撰写中这种流程化的东西只要是运用得当,就一定能产生好的故事。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故事套路,但前提是你得真正运用好。

上文提到的昆汀的《好莱坞往事》就是采用了这样一个叙事套路,这种叙事套路之下能说的上来的好电影不少,《阿甘正传》,《灿烂人生》,《再见列宁》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中也有很多采用了这种套路的佳作,《鸡毛飞上天》《人世间》等等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稳赚不赔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来的是是一种批量的能力,而批量产出质量均等的商品的时候,我们似乎才能一瞥电影工业化的身形。我们经常说工业电影,工业电影,什么才是工业电影。首先我们要弄懂一个概念,工业化意味着什么?他并不是意味着你可以拍一部《战狼2》或者是《流浪地球》,而是说你可以批量的拍摄这两部影片,而且质量还都不错。工业化意味着大规模生产,而电影工业化则意味着批量产出质量均衡的影片,这才是标准。

因此,《巴比伦》带给我们的虽然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背后却一点都不俗套,他展现的是好莱坞影片在批量产出好剧本的能力。这种批量遵循的是一套公式,同时也是整个商业电影的制作流程完全如同美国汽车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实际上这种叙事方式并不难,难得是我们的创作者可以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批量的生产,至少在电视剧领域,这种叙事的作品近年来有很多,同时质量也上乘。而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这种批量化的产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延续性。就如同我们期待《流浪地球》系列来拯救国产电影,但仅仅一个小破球似乎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能采用流程化的方式批量生产出来更多的类型电影,这样我们也就可以随意的拍出来注入横店往事,沙坡头往事等等电影。

《巴比伦》很好,但不是跟影片中描述的那样有创新的好,而是一种遵从着原始的发展方式的好,但就这个好,如今依旧能横扫一大片,可见,相比于《爵士歌王》带来的革新,创新型电影似乎没有了声音。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