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俄罗斯航空专家,放弃一切回到中国,其祖父是我国开国元勋
前言
俄罗斯的顶级航空专家阿廖沙,来到中国竟然称:“中国是他的爸爸,俄罗斯是他的妈妈”。
他为何会说出这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语?经过调查原来他的祖父是我国的开国元勋。
别看他出生在俄罗斯还在俄罗斯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从未忘记过自己是革命家的后代。
甚至,不惜放弃一切,只为了回到中国,这究竟是什么驱使这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开国元帅的孙子
刘少奇,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他不仅是开国元勋之一,更是一代伟人,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伟人竟然还有一个俄罗斯长孙,他就是阿廖沙,俄罗斯顶尖航空专家,我们从这里就能窥见他家族的不平凡。
1932年,阿廖沙的外祖母何宝珍牺牲在革命斗争中,年仅10岁的刘允斌成了孤儿。
为了革命事业,刘少奇决定将儿子送往苏联求学,就这样,一个曾经的中国孩子踏上了遥远的异国他乡。
在莫斯科的求学生涯并不轻松,刘允斌见识到了战火纷飞对比苏联昌盛的反差。
他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实力对一个民族的生存至关重要,为此,他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核弹,这次震撼让刘允斌意识到原子弹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于是,他转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核技术,为日后国家核事业奠定基础。
1950年,刘允斌与苏联姑娘玛拉相恋,不久后二人结为夫妻1952年和1955年,他们分别迎来了女儿索妮娅和儿子阿廖沙。
一家人的生活美满幸福,可没想到命运就要向他们开个玩笑,1955年,刘允斌顺利取得副博士学位,本应高高兴兴庆祝。
但这时,他收到了父亲刘少奇来信,信中写道:"祖国在等你回来建设。"看到这封信,刘允斌毅然决然,他要回到祖国大地,投身国家建设。
虽然妻子玛拉万分不舍,可他早已下定决心1957年,刘允斌独自踏上归国之路,投身到国家核武器研发中。
也正是因此,刘云斌成为了是中国原子弹研究的杰出贡献者,却不想,这一来他就再也没有回去,尽管如此这也给阿廖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弃一切,决定回国
1998年,阿廖沙接到一封来自中国的邀请信,这让他重燃了回国的念其实早在多年前,他就希望能回到祖父曾经奋斗过的国度。
但因为他曾在俄罗斯航天局任职,俄方一直阻挠他的归国之路。
2003年,等待多年的阿廖沙终于等来出国机会,为了回国,他不得不放弃在俄罗斯的一切:工作、地位、前程,全部抛之脑后。
对一个在俄罗斯已经取得极高成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为了祖国,阿廖沙义无反顾。
踏上祖国的这一刻,阿廖沙内心百感交集这片他向往已久的土地,终于尽收眼底。
走过祖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仿佛看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就在眼前重现。
阿廖沙还专程去了祖父的出生地湖南宁乡,站在那片土地上,他觉得与祖父更亲近了。
尽管两人只有一面之缘,而且,还是在阿廖沙很小的时候,但是刘少奇依旧在阿廖沙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此刻的他的心中早已将刘少奇视为英雄,刘少奇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用宝血开创了新中国。
作为后代,阿廖沙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必须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促进中俄友好
回国后,阿廖沙下定决心要为两个国家的友好发展做些事情。
一方面,他要让俄罗斯人民真正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的同胞能欣赏俄罗斯这个国度。
于是,他创办了一家机构,专门从事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在阿廖沙的不懈努力下,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过无数场讲座和青年互访活动除了文化方面,他还帮助两国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
如今,阿廖沙已在广州扎根多年,他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也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
阿廖沙常说:"中国就像我的父亲,俄罗斯像我的母亲我爱这两个国家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在阿廖沙的带动下,他的子女们也都加入到了中俄文化交流的事业中。
不仅如此,阿廖沙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家人的合影而最显眼的位置,是刘少奇的照片。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激励,毕竟英雄的精神是磨灭不了的,而且,他所作的一切也是为了自己的亲人和亿万人民。
如今,阿廖沙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7年了,早已扎根在了广州,想必此刻的他心中一定十分开心,他没有辜负父亲和祖父的期望,也加入到了奋斗行列。
结语
总的来说,阿尔斯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爱国情怀和航空领域的未来。
他的回国,不仅是对他祖父的最好纪念,更是为了让我国更上一层楼让我们期待,在他的带领下,我国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更大的梦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