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轻的药,祛湿防疫!

2022-04-22   上医仁家

原标题:世界上最轻的药,祛湿防疫!

马上迎来五一5天小长假,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控,除酒精、口罩外,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古代防疫常用的“药香”。

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薰草可止疠”,岐伯也曾佩戴“药袋”来防疫驱瘟、禁毒蛇,药香常见的使用方式有:香囊、线香、熏香等。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香文化”的鼎盛时期,上到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下到街头普通百姓,都用香。宋代大户人家还设专门的“香药局”,来掌管香料及用香事宜。

图:宋徽宗《听琴图》中的焚香场景

在首部中医药纪录片《本草中国》中,有专门一集讲了制香,在十几道工序中,蕴含着养生保健的智慧,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世界上最轻的药——药香

嫘祖是最早使用药香祛病的人。相传,嫘祖之父患病但拒绝吃药,孝顺的嫘祖便将药物引燃,置于房中,其父闻到药物的香气后,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这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用药香祛秽疗疾了。

中医认为,气味无孔不入,香气可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进入体内,影响五脏功能,气血运行,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使用得当可驱邪辟秽、活血行气、通经开窍等。

现代研究也证实,气味分子可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

《神农本草经》记载:“香者,气之盛,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本草纲目》记载:“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

祛湿防疫香

五一假期处于谷雨时节,降水增多,湿气加重,故所用香不仅要避时疫,还要祛湿气,推荐山西中医学院再非典时期使用的一个香方“艾苍散”。

香方:苍术、艾叶、檀香,按照10:5:1的比例配比。

苍术:是古代防疫方中出境频率最高的一味药,古人称其“避一切恶气”。它香味雄烈,燥湿的力度比白术还强,而且还有健脾的功效。

近代研究也显示,苍术、艾叶烟熏消毒(6立方米实验室各用4两,烟熏2小时)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的灭菌效果,与福尔马林相似;而优于紫外线及乳酸的消毒。

檀香:四大名香之一,因檀香树生长缓慢,产量受限,较为珍贵,可行气止痛、散寒调中等,禅修礼佛更是将檀香视为圣品。檀香的芳香气味对于缓解心情、镇静心神、安抚情绪、帮助入眠等有很好的效果。

艾叶:民间端午时期就喜门边置艾以驱五毒,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瘟疫盛行时期人们“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且称此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

(文章部分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