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因嫌小伙未让座扇其4巴掌,反而自己猝死在公交车上,咋整?

2022-06-14   史家霸唱

原标题:大爷因嫌小伙未让座扇其4巴掌,反而自己猝死在公交车上,咋整?

“尊老爱幼”是一种传统美德,公交车上经常出现年轻人给年老者让座的场景,就是传统美德的具象化体现。年轻人愿意礼让老人,令人欣慰,但当美德在一些人心中成了义务,就可能导致道德绑架发生,甚至酿成意外的悲剧。

2014年9月9日下午,郑州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一幕惨剧,一名老人在车辆行驶到半途时忽然昏厥倒地,见状,立刻就有乘客上前查看,发现老人躺着不动,叫也没反应后意识到情况不对,赶忙叫司机停车。

司机得知有人晕倒在车上,靠边停了车,随后拨打了急救和报警的电话。众人本以为老人只是昏倒,抢救一下便能恢复正常,谁知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老人却经抢救无效死亡,原来他患有心脏病,受不得强烈的刺激,情绪不能太激动,普通地坐个公交当然不会导致情绪异常,问题在于老人之前和车上的一名年轻小伙发生了争执。

事情发生的第2天,和老人有冲突的青年小陈(化名)便被找到了,小陈是一名20岁的在校大学生,他承认自己昨天坐公交时,与老人有不愉快,但确实没想到老人会因此气急攻心猝死。那么当时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在后续的调查中,事情的真相逐渐得到还原,因为当时公交车上目睹了事情发生经过的乘客并不少,大家都可以作证,司机也对此事很有印象。原来,小陈当天在金水路的一个公交站牌上了车,上车后,他见车厢后门口处有个座位,便坐下了,不一会,车辆行驶到建设路某站,一位60多岁的大爷也上来了。

“及时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这句口号,一般人都知道,小陈自然也知道,不过当天他整个上午都在忙,非常疲累,上车后便坐着打盹,没注意到老人走到了自己身边,被老人拍醒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发觉对方是要他让座之后,小陈扫视了一圈车内,发现后面还有空座位。

小陈不是很愿意起这个身,便又闭上了眼没有理会,按照他的预想老人应当会自己去空着的座位坐,没想到老人见眼前这个小伙没有马上起身让座,顿时恼怒起来,指着他便开始训斥辱骂,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

有人见状便请老人过去座,但老人坐下后,或许是觉得小陈对自己不够尊重,嘴里依然骂骂咧咧,小陈听了几句终于忍不住回嘴,这下老人更加生气,突然站起来走到小陈面前扇了他一耳光,被这一巴掌打懵了的小陈还没来得及做反应,车上的乘客便赶紧来劝架了。

事情到这里还远没有结束,因为老人的气还没消,随后又跟在小陈后面,再次扇了他3个耳光,看着眼前的老人,虽然心中极其憋屈,小陈还是理智地没动手还击对方,这时目睹了两人冲突的乘客过来劝小陈提早下车免得事情继续闹大,原本要坐到终点站的小陈便下去了。

谁也没想到,小陈下车之后,老人竟然会猝死在车厢内,家属得知情况赶来,情绪和之前的老人一样激动。显然这样的意外谁都不希望遇见,家属表示,老人确实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当时有些激动过头,但小陈的行为也存在不妥之处,因此会走法律途径解决,向其索取赔偿50万元。

这让小陈觉得很莫名,他自认并没有故意或者过失致死老人的想法,再说老人动手打人他也没还击,究竟要做到何种地步才不用担责呢?如果说是最初不让座的行为和对方猝死之间有必然联系,这种逻辑他也难以接受。老人猝死一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记者采访时,目击乘客都表示老人打了小伙子,而小陈没还手。

对于这一桩生命权纠纷案,小陈究竟需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一般侵权行为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而承担一般侵权责任需要具备损害事实、加害行为、因果关系、主观过错这4个要件。

原《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十四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而如果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年轻人给老弱病残让座是美德的要求,仅限于道德范畴,却并非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因此小陈没有第一时间给老人让座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过错。

而老人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对自身的身体情况和情绪承受能力有明确的认知,在此情况下,其因为小陈不让座怒而连扇对方4个巴掌,其对引发冲突矛盾升级负有直接责任,行为有侮辱他人之嫌,若后果严重甚至可能刑事立案,对于损害的发生,老人自身存在一定的过错。

而小陈在挨了老人的打之后并未还手,甚至制造更大的肢体冲突,没有侵害老人生命权的故意或过失,客观上不存在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加害行为,主观上也无过错,因此法院最终驳回了老人家属的诉求,小陈不需要承担责任赔偿,虽然该案暂时平息,留给人的思考却很多。

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尊老爱幼的美德所提倡的,但美德终究不应该和义务划等号,因为让座问题争抢动手冲突,美德就陷入了窘境,文明也失去了意义,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也不小,有时候没有及时让座,未必是人多么坏,如果能好好沟通解决,或许这桩悲剧就可避免。

(涉及隐私,当事人为化名;部分图片源自网络,配合叙事。温馨提醒:尊重原创,请勿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