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
热衷“拼多多”的假名媛们,应该跟著名捞女喜宝取取经。
近日,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电影《喜宝》正式上映,影片由王丹阳执导,郭采洁、张国柱主演。社交平台上,#喜宝问你要钱还是要爱#等话题遭到网友热议,而关于“亦舒女郎”形象标准也再一次引发争议。
这一次的喜宝,够“亦舒女郎”了吗?
颇有争议的《喜宝》,是香港言情“师太”亦舒的长篇小说,也是她最出圈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剑桥圣三一学院的法学生姜喜宝,为了生活和虚荣,决定做老富翁勖存姿情妇的故事。
富家女勖聪慧和姜喜宝在飞机上偶遇,随后聪慧邀请刚认识的喜宝参加自己与宋家明的订婚宴,本意撮合她和哥哥勋聪恕,但喜宝却吸引了聪慧的父亲勖存姿。沉沦于不伦恋的年轻女郎,最终发现物质的满足无法弥补身心的空虚……
《喜宝》成书于1979年,彼时香港正处于消费主义时代,大量财富聚集于小小港岛,美貌也被明码标价,选美进入娱乐圈等美女改变命运的故事层出不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的作者亦舒,将极端化物质与爱欲交织的《喜宝》故事推出来,塑造了喜宝这一经典的拜金女形象。
郭采洁VS黎燕珊的喜宝
书中的喜宝,有惊人的美貌与身材,让见惯美人的勖家男人神魂颠倒;有超群的智慧以及与年龄不符的理性,在顶级学府剑桥念法律,小小年纪便会枉顾世俗,握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又有天真烂漫的一面,是渴望爱情与自由的小女人,也会在勖存姿死后善待勖家妇孺……简而言之,是一个非常理想化又十分矛盾的美人。
作为全书灵魂人物,1988版的喜宝是亚姐黎燕珊,2020版是郭采洁。从选角来看,娇小、相貌颇为小清新的郭采洁片中扮相幼态,身材与样貌撑不起礼服、套装,开司米羊绒套在身上空荡荡,与小说中惊为天人的美貌人物形象相去甚远,也让这段不伦黄昏恋更像《洛丽塔》而不是《喜宝》。巅峰时期的港姐、港星们,是喜宝这种人设的理想选角,比如港姐出身李嘉欣、蔡少芬,港圈知名美人关之琳、钟楚红、黎姿等,不仅拥有美貌,许多人甚至还有着跟喜宝相近的出身与境遇。极致的美貌与极端的财富相对比,是《喜宝》故事能成立的前提。
从剧情来看,新版电影在主线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一些重要支线被改编。比如,剧中喜宝的妈妈本是一个感情洒脱通透的人,自杀并不是为了喜宝不负责的爸爸,而是由于在澳洲再婚后的遭遇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片中让喜宝妈为情死在了开头,改变了喜宝遇见勖存姿时的境遇与心理状态——脆弱又窘迫,同时勖存姿在书中是有原配的,片中改为原配去世。
这一剧情改编的极其没有水准,直接把喜宝面对物质诱惑时的“自甘堕落”改成了环境的“逼良为娼”,美化了喜宝的形象但是弱化了矛盾冲突,让后面喜宝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变得无病呻吟——喜宝宣扬与内心认定的价值观互相违背,这是她“又当又立”的痛苦来源,但是如果把这些都归咎于环境的逼迫、命运的压迫,那她的自我成长、对内心的探寻就不够深刻。要知道,书中她在遇见勖存姿前,在剑桥的学费、包括去剑桥读书的机会,都是依赖另一个男朋友韩国泰,她并不是没有选择权,但她面对金钱的诱惑无力抵抗,也笃信自己绝不可能去做普通人,不肯踏实工作妄想一步登天,才堕落成老头的情妇。
另一个大改动是删掉了剑桥德国物理教授汉斯与喜宝的感情线,这一段是喜宝与勖存姿主要矛盾的来源。因为处于窒息圈养中的喜宝与汉斯相处甚欢,并给他做了曾给勖存姿做的甜点舒芙蕾,勖存姿出于嫉妒与占有欲,枪杀了汉斯并用钱脱罪,两人关系跌入冰点,直到勖存姿大病将死时才和解。
片中将这一剧情并给了也爱上喜宝的勖存姿女婿宋家明,以至于出现个不合理的剧情,因为遇到喜宝而倒霉的勖聪慧,凭什么在哥哥发疯、老公被杀、爸爸离心的遭遇后,要去选择原谅姜喜宝与勖存姿?原著中是死了个不相干的人,她继续举办婚礼,喜宝还嘲讽了万恶金钱对人命的漠视,在这里变成了勖聪慧宽宏大度、自我救赎,人设与行为十分不相符。
从服化道来看,片中的喜宝和勖存姿像是一对参加欧洲复古旅拍的忘年恋情侣,其他人造型潦草的像10年前的国产家庭剧群演,画面充满割裂感;置景来看,新中式、现代软装风与写信、寄钱等特定年代设定相悖,让故事的时代背景呈现错乱感;大概是为了省钱,原著在苏格兰的阴冷古堡被换到了阳光灿烂的布达佩斯,让喜宝与勖存姿间的感情更像直白的“sugar dad”……
复古旅拍主角VS家庭剧配角
这个喜宝,够不够“亦舒女郎”呢?
先来看看“亦舒女郎”的泛意:
“亦舒女郎”是指中国香港女作家亦舒笔下的典型女性形象,在亦舒的小说里,现代意义上的优秀女性,首先要在事业上所向披靡,穿优雅得体的套装,提着能装下A4纸的大公文包;同时,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让她们并不把婚姻当作一生中最大的赌注,因此在感情问题上更加自由选择,宁缺毋滥。
“亦舒女郎”穿搭指北 (袁泉 饰《我的前半生》唐晶)
很显然,喜宝是个反面教材,新版喜宝更甚。但其实亦舒女郎有两类,以即将上映的亦舒作品改编剧《流金岁月》举例,一类是以蒋南孙为代表的都市独立女性,家境良好、自尊自爱、崇尚简洁,姿态好看地享受独处生活;另一类是以朱锁锁为代表的物质女性,背景较差、身貌俱佳、玲珑聪明,善于持靓行凶——既利用美貌换取财富。
剧版《流金岁月》:倪妮饰朱锁锁,刘诗诗饰蒋南孙
影版《流金岁月》:张曼玉饰蒋南孙,钟楚红饰朱锁锁
时光流转,这两类女性在今日社会中依旧存在,代表着一些都市中人的境遇。而这些多元女性形象与对女性精神的讨论,在当下的荧屏亦有投射,比如打开综艺新类型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聚焦女性成长现实话题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亲爱的自己》等,“她题材”的走热,让亦舒都市言情小说的IP价值再次被挖掘,大小荧屏上《我的前半生》《喜宝》《流金岁月》等作品相继上新。
但亦舒作品改编下来,总是毁誉参半:同名小说改编剧《我的前半生》罗子君人设魔改、感情线狗血,仅留下个穿搭、个性达标“亦舒女郎”标准的都市白领唐晶;原著豆瓣8分的《喜宝》,新版电影3.3分,剧情、喜宝人设被槽……
可以看到,剧情与人设,是IP翻车的重要部分。亦舒小说常常以第一人称叙事,大段对话、内心独白支持起整个故事,在改编时候要注意叙事层次与剧情合理性,增减时需保持故事连贯性并遵循因果逻辑。另一方面,在亦舒女郎的角色塑造上,要抓住人物灵魂特色,不能让拜金女止于拜金,同时人物丰富的心理描写可以从行为、动作等方面体现,大段念白会让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出戏,造成认知壁垒。更重要的是,要将对群体命运审视的视角拉得更远,不仅要展现表面标签下人物的深层次内核,更要探讨角色身份转变后对女性价值的思考,让经典的亦舒女郎们与“她题材”具有现实意义。
《我的前半生》里的典型“亦舒女郎”唐晶
喜宝拜金的价值观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她最后空有财富没有爱情、丧失精神自由的遭遇,却值得人们深思,恰如那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让《喜宝》出圈的魅力便是在此,可惜电影版的《喜宝》仅仅浮光掠影地讲述了一个拜金女的故事,没有展现出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对价值观的探讨,让《喜宝》止于喜宝。
-END-
轮值主编:依梧
作者:Siberia
编辑: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