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是铁饭碗,可是很多人都发现,一部分公务员机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公务员。有的机关干部,具有行政编制,身份属于公务员。还有一部分机关干部,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是事业编制。甚至,在有的公务员机关,还有的工作人员,身份是企业员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现在很多公务员机关都存在的混编混岗问题。
很多人以为,公务员机关的员工,一定都是清一色的公务员。但是,实际上,很多公务员机关有,自己的直属事业单位,甚至还有自己的直属企业。比如,一部分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拥有自己的宾馆或印刷厂。这些宾馆和印刷厂的员工,在没有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之前,很多人的身份都属于是事业编制。又比如,有些公务员机关,下面还有杂志社。杂志社在改制中,改成了企业,员工的身份就变成了企业身份。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由于他们的主管单位都是公务员机关,企业工作人员就有可能被公务员机关抽调使用。
小编所知道的一个公务员机关就存在这种情况,这个公务员单位,下面有事业单位,还有企业。因此,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员工,都经常被抽调到公务员机关使用。
为什么公务员机关要抽调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人员来帮忙呢?实际上,公务员机关“人少事多”的现象,一直都存在。很多公务员机关,要么编制不多,要么虽然有编制,却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没有足额配齐干部。再加上近年来公务员机关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很多公务员都忙得疲于奔命。因此,就打起了下属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的主意,从下属单位抽调人员来开展工作,因为抽调下属单位的员工,根本不需要负担额外的工资,成本为零。
公务员机关从下属企业或企业单位抽调人员,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就形成了混编混岗。公务员机关存在混编混岗,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导致机关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如,大家都在公务员机关上班,但是,有些人拿的是公务员的工资,有些人拿的是事业单位的工资,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员的薪资待遇,普遍没有公务员高。在这种情况下,拿着比公务员更低的工资,却和公务员在同一个屋檐下干活,甚至比公务员还要干得多,这就会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心态不平衡。因此事业国家现在下大力气清除机关混编混岗。对此,你怎么看?#事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