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纽约的海报之家举办了一场名为“埃塞尔·里德:我是我自己的财产”(Ethel Reed: I Am My Own Property)的展览。此次展览由海报之家的首席策展人安吉丽娜·利伯特(Angelina Lippert)策划,通过展现埃塞尔·里德的艺术作品向我们呈现了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年代里,埃塞尔·里德对艺术的思考、认知、呈现、批判以及她与生活、阶级、男权的抗争。
埃塞尔里德
年少成名,天才海报设计师,美丽,这些都是埃塞尔·里德在世人眼中的标签。她才华横溢又神秘消失,如昙花一现,闪过新艺术运动的星空, 壮丽璀璨,成为了艺术史上最传奇的女艺术家之一。埃塞尔·里德于1874年3月出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纽伯里波特郊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埃塞尔·里德很有天赋,大部分时间她都在自学绘画。 1890年,埃塞尔·里德跟随母亲搬到波士顿,那个时候的波士顿已成为出版业中心,汇聚了关于出版、艺术与设计的各类精英。作为图像生动、 色彩鲜明的印刷品,一张好的海报不仅能促进商品的销售,更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艺术家们对海 报创作充满了热情,出版业也不断挖掘有才华的艺术家。1894年冬天,一位在《波士顿星 期日先驱报》工作的朋友来拜访埃塞尔·里德,无 意间看到了埃塞尔·里德的肖像画,遂将其推荐给《波士顿星期日先驱报》。随后的几年间,埃塞尔·里德逐渐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女性平面设 计师,先后为《波士顿星期日先驱报》、《新画报杂志》、童书《阿拉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诗集《树屋和其他诗歌》、小说《特劳梅雷小姐》、 戏剧《疯子与圣人》等诸多出版物完成了海报、 封面、插图等设计。这也让埃塞尔·里德在1895- 1896年 期间成为一 个多产的设计师,而此时的她只有21岁,被评论家称赞为美国平面设计界的闪亮新星。
左:《回声》,1895; 右:《波士顿星期日先驱报》,1895
这一时期的埃塞尔·里德不仅在创作上充满热情与灵感,而且还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结交了很多艺术家朋友。其中就有著名的摄影师弗雷 德·霍兰德·戴(Fred Holland Day)和弗朗西斯·本杰明·约翰逊(Frances Benjamin Johnston),他们为埃塞尔·里德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成了她最好的形象宣传。埃塞尔·里德逐渐成为波士顿的名人艺术家。此时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这也成为了埃塞尔·里德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后来,埃塞尔·里德与印象派画家菲利普·莱斯利·黑尔的婚姻破裂,埃塞尔深感受伤,决定带着母亲去欧洲散心。
左: 《愚蠢或圣洁》,1895; 右:芭莎杂志8月刊,1898
埃塞尔去了伦敦,开始了新的生活。英国前卫期刊 《黄皮书》(The Yellow Book)向埃塞尔递出了橄榄枝,邀请她为期刊绘制插图。1896年,埃塞尔还为作家理查德·勒·加利安(Richard LeGallienne) 设计了小说《黄金女郎的追求》的海报,这张海报亦成为了年轻的埃塞尔最后一张海报作品。在此期间,埃塞尔与理查德·勒·加利安相恋了,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关系,因为理查德已经结婚。埃塞尔与理查德育有一个孩子,但随后埃塞尔就被理查德抛弃了。此后《黄皮书》也在1897年宣布停刊,埃塞尔备受打击,她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流 露出了悲哀的情绪,她设计的海报中的优雅浪漫的女性被光头的“女性小丑”所取代,如她在期刊上发表的插图作品《小丑爱情》和《睡着的小丑》 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变成了靠状态创作的埃塞尔的阻碍,随着生活逐渐陷入困境,埃塞尔的创作 也愈发艰难。
左:《阿拉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1895; 右: 《特劳梅蕾小姐》,1895
埃塞尔·里德被称为消失在迷雾中的女艺术家,一 生短暂且戏剧化,21岁成名,24岁销声匿迹,38岁 英年早逝。作为女性艺术家她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才华横溢,还在年少的时候就得到了外界的认可。但随着她的人生际遇与感情的变化,她赖以创作的灵感和良好状态逐渐变得糟糕,也渐渐在艺术界销声匿迹。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埃塞尔·里德的艺术,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她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一个被认为女性是第二性别的时代,埃塞 尔·里德认为女性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通过取悦男性而生存。
展览现场
埃塞尔·里德的海报与插画设计多以女性形象和精致的花卉为主,其灵感来源于新艺术运动和日本浮世绘艺术,使用了像藤蔓一样具有曲线美的线条,背景常常选用花朵等植物,强调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同时,这些作品也具有时代特性, 在尺寸上比欧洲的作品要小,采用了一种反映当时美国文化的简单而含蓄的图形语言。与同时代美国男性 平面设计师相比,埃塞尔的作品更加个性化,几乎全部都是女性,而这些女性也充满了她自己的影子,这些被编码与符号化的形象, 也反映了埃塞尔的故事和作为一个女艺术家所面临的普遍挑战,进而使得埃塞尔的作品比其他同行的看起来更现代与前卫。其中,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有她为1895年2月24日《波士顿星期日先驱报》创作的海报,描绘了一个正在阅读报纸的优雅女性,背景为三朵罂粟花,画面对比强烈。 此外,还有她为童书《阿拉贝拉和阿拉明塔的故事》所创作的海报,画面中央是两个金发的双胞胎女孩——阿拉贝拉和阿拉明塔,表情具有细微差异,暗示着她们不同的个性。背景选用了火红的罂粟花配以装饰线条,并选用了红黑相间的字 体,与中心图案相呼应。
左:《金姑娘的追求》,1896; 右:《海报展》海报,1896
女性艺术家团体游击队女孩(Guerilla Girls)在其作品中发问:“为什么现代艺术领域中只有不到 5%的艺术家是女性,却有85%的裸体是女性?” 这个问题指出了以下两个现实,即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在男性主导的艺术世界中想要有所成就比男性更难以及女性的身体作为被凝视的对象。 作为女性艺术家的埃塞尔·里德是深知这两点的, 所以一方面她通过表演和模仿的形式塑造了自己 “迷人的女艺术家”的身份;另一方面,她在自己的平面设计中通过描绘不同的女性形象来探索她的那个时代所流行的女性气质,进而来挑战男性 的凝视和对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
英国作家伍尔夫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 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 的人生。”埃塞尔·里德向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她丝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男性艺术家的创 作,还有她对女性独立的追求,对生命对艺术的热忱。 (编辑:九月)
文 Article / 李萌 Molly Li
图 Pictures / 纽约海报之家 Poster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