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郏县之二:三苏园是文化传承的典范和文旅打造的新模式

2023-10-02     朱文鑫

原标题:图说郏县之二:三苏园是文化传承的典范和文旅打造的新模式

这10年,我走过了国内1100多个县镇,也领略了许多文旅打造的景点。想三苏园这样扎实、务实的打造、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和承继文化的景区还是不多见的,我从实地观看到与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这座浓缩了三苏文化的尤其是具有有全国五个一的文旅元素,即,打造了一个寺祠合一的古代建筑;入选《中国奇树大观》的第一奇树思乡柏;国内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四川“石磴琴”)之一的蛤蟆踏;国内唯一的元代三苏塑像;国内唯一的一座百人同书“大江东去”的东坡碑林,五大名碑,侍读学士、续《资治通鉴》主编毕沅碑;宋苏适夫妇墓志铭碑;宋司农少卿苑中《题二苏坟》碑;元至顺二年礼部符文碑;清三苏先生佳城图碑。有了这五个一,足以让你流连忘返。关键是在弘扬中国传承与研学游上,打造出了很好的一个模式。

到了三苏园,一定是要寻找历史的典故的,尤其是苏轼之墓到底在哪儿?民间曾有许多争议,当 1969年生产队在浇灌农田时发现了被水冲开的苏仲南夫妇墓穴,发掘出来的墓志铭上写着“……宣和五年十月晦日,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之东南巽隅……”(苏仲南系苏辙之次子),后经苏学界专家考证,确定了三苏葬郏的事实。苏仲南夫妇墓志铭现存放在河南省博物院。

三苏祠堂是元至正年间(公元1350年)郏县尹杨允拜祭苏坟时所首创。三苏祠堂内的三苏塑像为元代所塑,栩栩如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三苏泥彩塑像,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园区内的广庆寺不得不去。在东坡湖西北方向,始建于宋仁宗年间,后经元至顺年间改造而成,是一座我国传统的四合院寺院建筑。主要由南天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组成。广庆寺其建筑结构与众不同,它汇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特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

园内还有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像、苏仲南夫妇墓及梁氏墓、三苏陵园和三苏纪念馆。这里有奇声“金蛙迎宾”,奇树“望乡古柏”,奇景“苏坟夜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大江东去”的豪迈,“千里共婵娟”的深情。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从文学史上,对三苏父子在文学成就和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不容置疑。三苏在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同样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苏东坡。他是我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这个让文坛永远光荣的大才子,他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他那份永远不变的诙谐,一直为后人所景仰。

来郏县,必去三苏园,到了三苏园,一起聆听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

(待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e0113cfeac27a0d55be5f681dfef3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