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始终将俄罗斯视为宿敌?是历史的原因还是利益的博弈?

2023-12-22     郭哥文化

原标题:西方为何始终将俄罗斯视为宿敌?是历史的原因还是利益的博弈?

导读: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说不共戴天有点夸张了,但是不太友好确实属实。俄罗斯与西方不和的因素是由来已久,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来的欧洲也因为利益、版图与沙俄有矛盾,到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西方曾经发起武装干涉;二战后随着美苏争霸以及北约、华约的对峙,冷战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俄罗斯试图融入西方但失败了,北约持续的东扩以及俄罗斯并入克里米亚都让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关系日趋紧张。不但持续的经济制裁让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没有缓和,好容易迎来缓和机会的北溪二号又被美国横加阻拦。西方和俄罗斯关系的缓和依旧任重而道远。

沙俄崛起后与欧洲是彼此勉强包容

从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后,以伊斯兰为国教的奥斯曼就与欧洲成为了不可调和的死敌。欧洲为了拉沙俄加入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站队,把东罗马帝国末代帝王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和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因此沙俄不但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志,东正教也成为沙俄的国教。

虽然有奥斯曼这个共同敌人存在,但是随着历代沙皇对欧洲领土的扩张还是引发了欧洲的警惕。来自不断蚕食的领土纷争以及宗教的冲突,让以文明社会著称的欧洲人对“野蛮人”沙俄没有什么好感。直到欧洲革命的爆发,沙俄以欧洲宪兵的身份镇压才让沙俄更多地介入欧洲事务。当奥斯曼不再成为威胁时,俄罗斯认为自己作为双头鹰旗帜和东正教的唯一继承者应该取得东罗马故地。随着沙俄对于温暖出海口的执着让英法为了自己利益成为沙俄的对手。说来说去还是利益作祟,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粗鲁、野蛮以及脱离文明社会是欧洲对沙俄的固定印象,封建农奴制与逐渐走入资本主义的欧洲也有些格格不入。虽然因为利益关系在一战中英法俄结成协约国,但是一战还没结束沙俄就因为国内革命解体了。

冷战思维下的美苏争霸阶段,西方与苏联对峙达到顶点

苏联成立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与西方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丘吉尔铁幕演说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形成了军事对峙。双方逐渐发展成在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较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造成了极度紧张。

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发生了类似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的政治事件,美苏一度在核武器、太空探索等多方面进行竞争。这是后来西方与俄罗斯不限不睦的最重要的原因,长达半个世纪对峙让彼此互信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开的。

俄罗斯试图与西方缓和并没有被接纳,随着北约持续东扩以及并入克里米亚西方与俄罗斯进一步紧张

虽然俄罗斯曾经向西方释放过缓和气候,但是俄罗斯庞大的军事实力和恐怖的核武器存量依旧让欧洲心存疑虑。而美国出于自己的目的更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出现,所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等等不断加入加入北约,俄罗斯感到了自身安全的威胁。虽然俄罗斯多次表达发对北约东扩,但是北约依然不断东扩。甚至包含与俄罗斯曾经合并数百年的乌克兰都表达了积极加入北约的诉求。

俄罗斯把克里米亚并入本国领土的行为让本就紧张的西方、俄罗斯的关系更加疏远。不断的经济制裁让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从上图可以看出,北约几乎通过东扩把俄罗斯压制几乎丧失了海军出海口。如果北约成员国关闭领空的话,俄罗斯几乎丧失了远距离投送兵力的能力。去年还是保加利亚开放领空,俄罗斯运输机才能携带S400导弹参加塞尔维亚的联合军事演习。

小结:

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曾经的两极时代,都让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不会那么友好。死者俄罗斯把战略要地克里米亚纳入版图以及即将加入北约的乌克兰的诉求,西方对俄罗斯的各种制裁不能停止。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aed62a6a3c43daa29871855cdb89e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