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巴基斯坦,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中巴之间深厚的友谊关系,很多人对于巴基斯坦的好感也是直线上升,但从地缘位置上来说,巴基斯坦注定是一个难以太平的国家。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我们目睹了许多地区仍旧频发的动荡和战争,尤其是集中在中东、东亚和南亚地区的世界恐怖主义的多发地,而巴基斯坦正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之一。
在巴基斯坦发生的恐怖袭击的数量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中东和中亚部分国家,逐步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中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考虑到巴基斯坦面临的险峻局势,许多人难免提出了担忧,巴基斯坦未来会不会再次成为西方的牺牲品?
一、巴基斯坦处境险恶
1.巴基斯坦面临着严峻的国家认同挑战
巴基斯坦国内长期存在着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泛滥,本质上是因为巴基斯坦难以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历史尚从未存在过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实体,巴基斯坦长期作为被殖民地而存在的。
之所以后期巴基斯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在于英国日不落帝国在印度殖民地的穆斯林教徒难以忍受与印度的穆斯林教徒生存在同一个国家中,这才有了建立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国家的政治理想,巴基斯坦随之建立起来。
但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族群成分极为复杂的新国家,建立之初国家就面临着严峻的国家认同和挑战,因为巴基斯坦是一个后建立的国家而非一个天然的民族国家,完全是建立在印度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的分歧,而不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情感,多民族共存的复杂结构使得巴基斯坦缺乏强有力的主体民族,因而多个民族之间难以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认同。
2.恐怖主义的温床威胁到了巴基斯坦的外交利益
在这样的现实局势之下,巴基斯坦为强化国家认同推行了一系列伊斯兰化政策,但与此同时,这些政策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在巴基斯坦,处于维护和强化国家认同的需要,伊斯兰教的认同不得不提升为国家最高原则二给与无限尊重。
一旦在一个国家内一个民族意识形态“被迫”成为最高的准则和真理,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作为同样平等存在的其他意识形态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如此激进的伊斯兰意识形态造成的后果是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的混乱。
一方面,许多政界官员为了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不仅不敢轻易得罪伊斯兰相关的阻止,以免背上遭受众人唾骂的万劫不复的“叛教者”罪名,另一方面为了谋求伊斯兰激进组织的保护,还要想方设法将自己包装成伊斯兰原则坚定的维护者。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输出引起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反感,巴基斯坦国内强烈的穆斯林身份认同使得其对于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族群发生冲突的穆斯林群体有着天然的同情。
单论这一点并不可厚非的,但秉持着这一精神原则,美国、中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反击恐怖主义的斗争,都被巴基斯坦视为是对自身的侵略,因而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反恐行动都没有得到巴基斯坦的真正配合。
尤其是在2001年的恐怖事件之后,巴基斯坦社会各界对美国的反恐战争极度不满,于是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向美国施压,用以减轻阿富汗基地阻止的压力。
对于巴基斯坦这样的应对方式,无论是在国际社会还是巴基斯坦国内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声音指责巴基斯坦在对待东突激进分子采取恐怖军事行动时会提前有人通风报信。
与此同时,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在反恐战争中与西方的有限合作,已经违背了巴基斯坦制定的关于伊斯兰认同的最高原则,这被当地相当多数的巴基斯坦民众视为“叛教者”,巴基斯坦政府在国内的道德合法性和控制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该国恐怖主义的泛滥。
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巴基斯坦屡次成为遭殃的池鱼
1.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们水火不容,敌人相见分外眼红,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复杂的关系中,少不了的就是“大英帝国”的身影。
在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的18世纪,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的时候,英国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实力大大削减,在印度的统治力下降,因而印度独立的机会开始显现,但与此同时,印度如何实现自治成为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一块区域上拥有着不同的民族结构和宗教种类,于是才有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而治之的现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妥协,从生活习惯到政治方向的各个细节都是互不相容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尤其是印度教的排他性相当严重,更不要说和积怨已久的穆斯林了。
巴基斯坦成为西方的牺牲品第一次就体现在英国介入印巴分治的事件当中,巴基斯坦只能吃个哑巴亏,英国在处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始终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处理原则的。
无论是最初试图通过激化南亚的宗教矛盾转移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炮火,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激励促使印度以和平统一的方式伪装在国际舞台上的友好形象,以此保证英国在南亚的绝对话语权。无论中间英国是如何调和印巴之间的矛盾,最终印度的分治方案是由英国制定和执行的。
在两个国家实现独立之后,印巴分治事件产生的动荡还远远没有结束,尽管两国之间制定了统一的分治协议,但并没有按照分治委员会的声明那样和平共处,只是作为一种外交话术说说而已。
仅仅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实现独立两个多月之后,第一次印巴战争就开始爆发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始争夺“蒙巴顿方案”中设立的名义上的独立的地区,克什米尔成为了两国之间争夺的对象,最终第一次印巴战争以克什米尔被各自割据结尾。
在1965年和1971年又分别发起了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战争,从库奇兰恩到查木布,从马达拉到克什米尔,从阿姆利则到拉合尔,印度大陆上布满了印巴战争的痕迹,双方伤亡惨重。
但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且印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支持东巴独立,直接导致了孟加拉国脱离了巴基斯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许多次印巴战争之后,无论起初是因为哪个国家的利益,无论是哪个国家在操纵整个过程,最终巴基斯坦失去了重要的孟加拉国,领土的缺失对巴基斯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但又无法伸张正义。
2.巴基斯坦屡次与美国结盟:美国却对巴基斯坦视而不见
在巴基斯坦独立之后,因为印度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因而巴基斯坦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的一个国家之一,同美国是相互利用,相互需要的关系。
历史上巴基斯坦曾经三次与美国结盟,但实际上巴基斯坦在与美国联盟的过程中并非都是吃了哑巴亏,前两次美国为了反抗苏联建立了新的联盟,急需要拉人入伙,拥有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的中东地区自然成为了美国的选择对象,而恰好有相同意愿的巴基斯坦与美国不谋而合。
前两次巴基斯坦与美国的结盟中,巴基斯坦成功地收获到了经济和军事援助,但在美国遏制苏联的目标成功实现之后,美国开始调整在南亚的政策,于是不再需要巴基斯坦的联盟,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国内进行的核武器试验和研发招致美国的制裁,巴基斯坦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时间陷入冰点。
转而在2001年的恐怖事件爆发之后,美国决定对阿富汗实施制裁打击,而处于相近地域的巴基斯坦在国际社会上鲜明表示支持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
尽管巴基斯坦在冷战格局结束之后就被美国直接抛弃了,但当时巴基斯坦总理在收到美国总统布什“要么与美国为友,要么为敌”的最后通牒时,巴基斯坦坚定的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
巴基斯坦政府首先是直接切断了与阿富汗在五年前建立起来的组织联系,并允许美国可以借用巴基斯坦临近的地缘攻击阿富汗,但巴基斯坦并未从此次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中获得任何优惠。
一个是国内充斥着来自伊斯兰认同的群体的反对声音,一个是巴基斯坦的确在此次美国反恐行动中损失了许多利益。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中,巴基斯坦有将近4万名的平民伤亡,军警死亡人数达3500名,反恐战争也使得数百万名人民从巴基斯坦向各地大迁徙,国家混乱,政治动荡和军民伤亡,一场原本与巴基斯坦毫无关系的战争却因为美国“被迫”的支持,使得巴基斯坦自己承受了不需要的损失。
三、巴基斯坦的人缘政治
在巴基斯坦独立建国之后,可以说巴基斯坦从来都不太平,从和印度从历史根源上就缠缠绵绵没有能够得到解决的领土主权问题,到选择与美国结盟,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和中国建立起友好的外交关系,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拥有重要地缘位置的国家,尽管在历史上拥有纷繁复杂的关系,但可以看出巴基斯坦至少是一个“人缘”不错的国家。
美国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经多次结盟,巴基斯坦从中也得到过好处,也不少吃亏,但却从来没有与美国彻底撕破脸,甚至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武装冲突不断的情况之下,美国一直试图在不惹恼巴基斯坦的前提下安抚印度,可见美国从未因为与巴基斯坦结盟而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偏袒巴基斯坦。
如今衡量各种因素之中印度已经成为美国在亚洲制衡中国的最佳选择,而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在不断接触之前与美国相互对立的,或者说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并与其建立起了友好关系,中国如今与巴基斯坦建立起的友好关系就是一大印证。
巴基斯坦总理曾在议会举行发表演讲的时候曾经公开宣称,现在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是中国,也有相关官员称希望中国能够弥补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外交缺失。
除了中国之外,巴基斯坦与俄罗斯之间也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但传统上俄罗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选择了与印度成为盟友,但尽管如此近年来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在反恐军事演习、防务和军事合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综上所述,巴基斯坦作为一个长期内部动荡不安的国家,但在国际外交方面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从西方世界的大国到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从来没有坚定的选择一个阵营,游走于世界之林的它,用孑孓保全自身。
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俄罗斯在与巴基斯坦的交往中是平等的外交往来,反倒是西方世界各个国家在印巴关系的处理中,利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来达成自己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巴基斯坦并没有获得利益,反倒吃了不少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