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小的时候,如果遇到和邻居家的孩子,或是亲戚家的孩子在一起共同抢同一个玩具的情况,大多数的情况,父母都会选择让我们“忍一忍”,“让一让”,特别是遇到年龄大的孩子,在面对年龄小的孩子的时候,会说,你是姐姐(哥哥)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好像在国人的认知里面“谦让”,孔融让梨”是一种非常好的美德;当然也有的家长会为了自身的面子,让孩子选择谦让。
就像大人们永远好像都弄不清“孔融让梨”的概念,也不明白什么是谦让、分享和被剥夺。
“孔融让梨”从古传到今,一直被当做道德教育的典范,可是这个故事的前提是孔融他是主动把自己的梨子让给哥哥,并非被人强迫的。
可是现在多是一些家长要求孩子把自己喜欢的零食、玩具被迫“分享”给其他的孩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即使对方是年幼的孩童,他也还是个孩子,而且那也是他的东西,凭什么要求他分享呢?
作为家长,总是要求一个年幼的孩子去照顾他人的感受,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他的感受,长期下去对孩子是否好呢?
自私是一个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不应该偏激地认为孩子“小气”,就像如果有人找你要你心爱之物是一样的,你会毫不犹豫的主动送人吗。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走,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告诉孩子,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不懂得拒绝的人,很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有的时候会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
因此,当孩子的玩具被抢走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告诉孩子:
1、你有支配这件玩具的权利,这件玩具属于你自己,给或者不给都是你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2、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你拒绝了给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拒绝你,所以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互相尊重。
3、如果别人抢夺你的玩具,如果自己的力量下,可以向老师或者是父母求助,不要忍让。
4、要学会和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有的时候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你没有,那么就可以分享。
也许在一些父母的眼中不就是一件玩具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眼中,过分的谦让会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受到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