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的蚊子咬人最疼?
常听有人说: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但第一次听说:
“蚊子以痛吻我,我却抱着一鸡”,
所以,真的能这样吗?
“大灭蚊术”的尽头,
真的可以是一只鸡吗?
苦夏的夜,本已熟睡,
仍然坚持醒来——
专程为蚊子一遍遍 “鼓掌”,
它们如此慷慨,
给我们发了一个又一个 “红包”,
感恩的心,真的会谢,
热泪盈眶,拍到手疼。
蚊子在天亮前、黄昏后1小时活跃;气温10℃以下停止活动。
中国天气网发布消息称,我国的蚊子, 每年6-9月密度最高;而广东等热带地区,蚊子更是全年都有,除了6-9月,10月还会额外激增一波;在全国范围内,蚊子密度无差别达最高值的月份, 是美好的7月——恭喜你,就是现在。
以微缩摄影著称的日本艺术家田中达也营造出“奇异博士力战蚊虫”图。
图源:TATSUYA TANAKA
体表反复涂满花露水,把自己 “腌制”入味;长时间用各种蚊香 “低温熏烤”,把自己慢慢“熏透”;我们终于把自己变成一道 “驱蚊美食”——
大部分驱蚊剂都有 微毒;那么,有没有不接受“熏陶”也能驱蚊的“神技”呢?
鸡你太美
就驱蚊领域而言, 鸡是真美,真的,
所谓 “只要怀里抱着鸡,做梦都能笑嘻嘻。”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理查德·伊戈内尔(Rickard Ignell)博士曾做过一个有趣研究: 鸡味能够驱蚊!
通过在埃塞俄比亚西部三个村子卧室挂鸡的方式,研究人员希望了解蚊子对家禽气味反应,结果出人意料。
图源: Malaria journal 官网
实验在埃塞俄比亚展开,而该国每年有大约500万人感染疟疾、约7万人因此死亡。传播疟疾的阿拉伯按蚊 (Anopheles arabiensis) 最喜欢人类,其次也会叮咬大部分牲畜—— 但对鸡的叮咬概率竟低于0.1%!在研究团队捕获的1172只吸过血的按蚊中,胆敢去咬鸡的蚊子,仅有1只!
埃塞尔比亚西南部的小镇孔索(Konso),该地的文化景观于201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当团队营造出纯鸡气味,屋子里蚊子数量竟然 下降达90-95%!
而在天花板上悬挂活鸡,卧室中的蚊子数量 同样下降达80%;有埃塞俄比亚少年曾表示, 把活鸡挂在屋里那天,他终于能酣畅地上一次厕所。
所以,未来夏季的热门宠物或许已不是猫狗,而是—— 鸡。
大吉大利,今晚抱鸡。
试想夏日炎炎的深夜,
你左手搂着自己的爱人,
右手搂着一只鸡,
蚊虫竟片刻不敢近身。
可惜的是,该研究还显示: 并不是所有蚊子都会被鸡拒之门外,比如中国南方较多的致倦库蚊 (Culex quinquefasciatus) 就不在此列。
致倦库蚊雄性(左)与雌性(右)
图源:Wikipedia
瑕不掩瑜,在驱蚊领域,鸡都是人类当之无愧的 好朋友;然而,当你搜索 “Friend Chicken”(朋友鸡)关键词之后,还是看到了真正的、人与鸡之间难以跨越的现实,不禁唏嘘——
(滑动图片, 看清人与鸡的现实)
处处蚊子咬,种类知多少?
最致命动物对比图。所谓世界上最凶恶动物,根本不是狮子老虎、鲨鱼毒蛇, 答案只有:蚊子。蚊子杀死的人类数量远超任何动物——也包括人类自相残杀。
图源:ourworldindata.org
蚊子是公认对人类最有害的动物,比如在大约460种按蚊中,就有至少70种与疟疾传播有关。它们的种类异常之多( 至少3700种,中国有记录为400种以上),除了日常见到的 库蚊、伊蚊和按蚊,许多难得一见的蚊子种类也远超我们认知:
·世界最美蚊子·
生活在中、南美洲雨林中的一种煞蚊 Sabethes cyaneus ,堪称蚊子界 “艳舞女郎”,虽然外表美艳,但依然叮人不倦,且与凶猛的伊蚊一样,能传播黄热病。
滑动图片,查看“世界最美蚊子”细节
图源:CDC/Woodbridge Foster
普通雄蚊子一般以雌性振翅频率(400-1200赫兹)确定对象位置;但煞蚊属不一样,它们视觉发达, 仅靠眼睛就能觅得佳偶,它们个个“颜控”、个个鲜艳,其中尤以 Sabethes cyaneus 最为艳丽:幽蓝的后背泛着金属光泽,修长的中足长着紫色睫毛般的“腿毛”。
一只煞蚊的头、背部显微图像
图源:Walter Reed Biosystematics Unit (wrbu.si.edu),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图源:South & Arnqvist(2009)
·青城山上“蚊子精”·
2018年, 中国成都青城山发现世界已知最大蚊子个体,翅膀展开达11.15厘米。这种蚊子叫“巨大蚊”(Holorusia mikado),庆幸的是,它们不咬人,只在植物中寻觅食物。
动图来源:CGTN
巨大蚊是世界最大的大蚊科种类,翅展宽度通常可达8厘米,而大蚊科则是蚊子中个体最大的类群。如果蚊子能长这么大,那么 “云南十八怪,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说法确实不足为奇。
·驻足观赏萤火虫,原来进了蚊子洞·
新西兰怀托摩(Waitmo)地区的喀斯特洞穴,是 “地下银河”的主人——洞穴发光虫的家园,它们的真实身份是 Arachnocampa Iuminosa ,一种蕈(xùn)蚊幼虫, 其幼虫期是主要发光期,成虫只能间断发光且时间非常短暂。
目测这个“蚊子洞”非常适合表白:
“愿我们的爱,
像蚊子对人类的爱一样,
至今持续一万年。”
(※有研究称,蚊子确实是从一万年前开始主攻吸人血,见下文)
新西兰特有“萤火虫”, Arachnocampa Iuminosa 幼虫。
图源:Wikipedia
Arachnocampa Iuminosa 成虫
图源:Wikipedia
·吃蚊子的蚊子·
发射自己的头部,以捕食同类!
一种鳞蚊属 Psorophora ciliata 幼虫在几毫秒内“伸脖儿”捕食同类幼虫。
图源:R. Hancock et al/Ann. Entomol. Soc. Am 2022
该研究发现者——生物学家罗伯特·汉考克(Robert Hancock)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蚊子着迷,除了上图的鳞蚊属,他还发现一种巨蚊属的蚊子幼虫 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s 同样会捕食同类,但 “伸脖儿”的幅度要小很多(下图)。
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 幼虫发射头部捕食猎物的序列图像。
图源:R. Hancock et al/Ann. Entomol. Soc. Am 2022
蚊子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昆虫的统称。到了夏天,蚊子从卵到成虫仅需一周左右的时间; 30只蚊子,只需要十几天经历两代繁殖,就能变成3800只。
图源:TED演讲
最常见的有害蚊子是 库蚊、伊蚊、按蚊这三个属。
库蚊,是最常见的蚊子。
俗称“家蚊”,几乎遍布全世界;大部分为棕黄色,夜行性强;
淡色库蚊头部特写,在中国北方,它是最为常见的吸血蚊。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09期
摄影/张超
伊蚊,最凶猛的蚊子。
身体呈现黑白条纹,俗称 “花蚊子”,叮咬凶猛,飞行极快、极灵活,但飞行距离短;其携带的黄热病迄今已致数百万人类死亡;它携带的登革热每年感染人数可达4亿。
“蚊界毒王”——吸饱血的白纹伊蚊(花蚊子)
按蚊,最危险的蚊子。
即“疟蚊”,也是携带病毒最多(包括疟疾)的蚊子。翅膀较大且有斑点,身体大多呈灰色,夜行性强。2017年有一项数据称: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冈比亚疟蚊 (Anopheles Gambiae) ,已知感染力最强的疟疾病媒蚊。
图源:James D. Gathany
哪里才是中国“蚊间天堂”?
夏季雨后10天是蚊虫叮咬高峰期,据《2006-2015年我国蚊虫检测报告》显示(见下图,空白地区为数据暂缺)—— 广西,曾一度被认为全国蚊子密度最高省份。
2006-2015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各省捕获蚊虫密度
在广西 ,平均每盏诱蚊灯中的蚊子 大于4只(4.12) ;其次是江苏,大于3只(3.59)
广西蚊子真的是最多?
其实不然——闷热、潮湿的环境确实适宜蚊子生存,南方地区的蚊子确实也很多,但数据显示, 中国蚊子密度最高的地方,其实在北方。
广西著名的龙脊梯田
《2019年全国媒介蚊虫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更加丰富,蚊虫密度最高的地方依次变为:内蒙古、湖北、青海、云南、海南——当年缺乏数据的 内蒙古,其实才是“隐藏王者”,曾经的“冠军”广西此次险些没挤进前十,仅位列第九(见下图)。
数据显示,
内蒙古的蚊子密度竟达到了——
22.6只/灯·夜!!
碾压以前广西5倍多;
湖北大于21只,与内蒙古相差无几,青海大于17只,云南将近13只,海南大于10只。
在小说《鬼吹灯》里,主角胡八一年轻时在内蒙古草原上曾见到许多巨瞳石像,人们推倒石像后,涌出许多“巨型蚊子”,它们喝血吃肉,把许多人啃成干尸,虽然是文学虚构情节,但仍让人不寒而栗。
图源:影片《寻龙诀》
现实条件中,内蒙古河湖众多,草深且密;另外,草原的畜牧养殖简直就是蚊子的 “吸血池”,蚊子在这里想不猖狂都难。
但跟新疆哈巴河县北湾相比,
一切“蚊间天堂”都黯淡太多——
在北湾,执行任务的边防战士后背落满蚊子,必须时刻戴着防蚊护具。
在高峰期(6-7月),这里的蚊虫密度能达 每立方米1700多只!你呼吸的每口空气可能都有蚊子,一掌下去打死几十上百蚊子并不稀奇。
俯瞰额尔齐斯河流域,宛如人间天堂,殊不知更是“蚊间天堂”。
北湾处于额尔齐斯河下游北岸,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沿河两岸多沼泽,坑凹积水遍布,杂草丛生,造成大量蚊虫孳生,刺扰伊蚊 (Aedes vexans) 是这里的优势种。
刺扰伊蚊
图源:Wikipedia
北湾边防连的战士长期驻扎于此, 每天灭蚊可装满20个脸盆,该地蚊子还曾咬死过多只军犬,人们专门搭建犬舍和蚊帐,才避免了蚊虫对犬只伤害。那里的官兵们有这样的顺口溜:
“点着牛粪打篮球,
烧着茅草上厕所。
蚊帐里面开班会,
夏穿棉袄去巡逻。”
提前烧上艾草和牛粪,身上喷满驱蚊剂,带上防蚊面纱才能打场篮球。
每天灭蚊可装满20个脸盆
图源:中国军网
北方蚊子多,南方蚊子毒
蚊子唾液里含有 过敏原,而肿起的红包就是免疫系统为了保护我们,而产生的过敏反应; 蚊子所含的过敏原越多,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就越高,进而导致“红包”更痛、更肿、更痒—— 过敏原越多,蚊子就越毒。
各种蚊子过敏原数量对比(翻译上中国字)
图源: JACI 官网
而白纹伊蚊可谓“蚊界毒王”,即 “花蚊子”,其唾液中涵盖高达至少15种过敏原,因而它们赏的“红包”会 奇痒难耐,我们献给花蚊子的“掌声”也相应最为响亮。
白纹伊蚊
那么, 如果按“花蚊子”数量排序,之前的“蚊子小省”福建,则瞬间登顶第一;所以,中国哪里的蚊子咬人最疼?
答案毋庸置疑——福建!
论花蚊子数量,福建碾压式第一!
1万年了,蚊子的爱始终没变
有研究称蚊子出现于2.26亿年前,也有说是7900万年前,无论哪种正确,古巴比伦“众神之王”汉谟拉比一定被它们咬过;古埃及“太阳之子”拉美西斯二世一定被它们咬过;古印度“伟大的阿育王”被它们咬过;“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清圣祖全被它们咬过—— 蚊子不分贵贱、男女与老幼,跨越漫长时空,平等地毁掉了人类的每一个美好夏日。
网友“安乡侯”悬挂 “喂蚊帝”(魏文帝)
《青年报》曾刊载,网友“安乡侯”在宿舍悬挂魏文帝曹丕,希望借 “喂蚊帝”威名吸引火力,辟邪驱蚊;随后有人建议挂曹丕不如挂重耳,因为重耳是晋文公(禁蚊公);之后又有人提议挂“擒蚊公”、“送蚊帝”,直到 秦孝文王(勤削蚊王)一出,众“蚊王”顿时黯然失色。
图源:青年报
《当代生物学》有观点称: 蚊子是从1万年前——也就是农业出现之后、人口开始稠密、人们开始聚集并减少活动后才开始咬人,之前都主攻其他动物;所以, “人类老祖母”露西所处的年代,也就是300多万年前,虽然蚊子早已出现,但那时候的人类祖先并不会饱受蚊子困扰。
图源:影片《超体》中反复出现的“露西”
床边放一碗血,蚊子还会咬我吗?
答案是, 没用,还咬。
首先,那碗血温度不对,也没有诱人的二氧化碳做指引,还没有芬芳的汗味和乳酸味循循善诱,而且血液容易凝结,恶心到无法下嘴。
鸭血形成过程: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凝血酶原迅速激活,形成栓块。
即使使用专门的饲血器,恒温37℃,把血液做抗凝处理,用合成薄膜模仿人的皮肤,再模仿人的汗味、二氧化碳浓度等等——做戏尽可能做到全套,那么的确会有蚊子来吸,但维持时间可能很短,且前来吸血的蚊子数量也不一定多;
最后,一通繁复操作下来,已远超仅在床边放一碗血的范畴,而且无论再怎么营造,在蚊子眼中,相比于你而言, 那碗血都没有灵魂。
那么,把床边那碗血换成蚊子喜欢的O型,这总行了吧?
这涉及到口味问题,研究发现:埃及伊蚊最喜欢O型血;斯氏按蚊最喜欢AB型,反而不喜欢O型;而埃及伊蚊在其他研究中又不喜欢O型了,转而去喜欢B型…… 整个问题,就像问一位象棋大师“象棋中走哪一步才最厉害”一样,近乎无迹可寻。
两只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 ) ,一只吸血到过饱,另一只吸食正常血量。这种蚊子貌似对O型血青眼有加,实则并无规律。
图源:Entomology Today,Perran Ross, Ph.D
一只斯氏按蚊 (Anopheles stephensi) 正在吸血,它们偏爱AB型血,并且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图源:CDC
蚊子对于血型的偏好依然模糊且充满争议,任何血型都会被蚊子觊觎;此外, 血型的差别对蚊子的生理指标(寿命、繁殖力、后代健康等)也没有任何影响。
最后,蚊子到底该消失吗?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毋庸置疑, 蚊子消失,疟疾也会随之消失;寨卡、登革热、黄热病等病毒的传播也会极大降低。
一项数据称,连地处北极圈的阿拉斯加,也保有着 约4.35万吨蚊子;不得不说,这份庞大的数量,对生物量的转化会起到重要作用(2012年,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曾给出数据, 地球人的总重量——也仅为2.87亿吨);
与此同时,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包含兆亿计的原子,这些原子可能曾经属于秦始皇、达尔文,甚至属于恐龙或来自外星; 也可能,属于蚊子。
所以,构成生命的原子永不消失。假如有一天,即使蚊子彻底灭绝,它们依然会换一种形式陪伴我们,或者转化成了新的生命形式,希望那时候,它们已不再是“人类头号杀手”。
【参考文献】
[1] Chicken volatiles repel host-seeking malaria mosquitoes 《疟疾杂志》官网 2016年7月21日
[2] 《成都现翅展达11.15厘米巨型蚊子 大小超成人手掌》中国日报网 2018年4月25日
[3] Mosquitoes Eating Mosquitoes: How 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s, Psorophora ciliata, and Sabethes cyaneus (Diptera: Culicidae) Capture Prey 美国昆虫学会年鉴 第115卷 第6期 2022年11月 第461–471页
[4] Immunoblot analysis of salivary allergens in 10 mosquito species with worldwide distribution and the human IgE respon ses to these allergens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第101卷 第4期 1998年4月 第498-505页
[5] Mosquitoes Eating Mosquitoes: How 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s, Psorophora ciliata, and Sabethes cyaneus (Diptera: Culicidae) Capture Prey
[6]《蚊子到底最爱哪种人?真正有效的灭蚊方法是》 中科院物理所 2023年6月25日
[7] 《新疆军区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官兵忠诚戍边的故事》 中国军网 2020年11月6日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师185团地区刺扰伊蚊生活史及发生动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菲(2017)
[9] 《“人类头号杀手”竟是它!密度图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中国天气网 2018年9月4日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你觉得蚊子应该灭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