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太忙了

2023-10-09     中国国家地理

原标题:杭州西湖,太忙了

杭州西湖,太忙了

杭州西湖,

为什么总是这么“忙”?

长久以来,

“西湖”似乎真成了一个“计量单位”,

哪儿哪儿都有它的影子——

比如前些日子,天津泄洪十几天,

被类比相当于“100多个西湖”水量入海——

再比如,7月的北京超强降雨,

报道里用

“丰台降下6.37个西湖”去形容雨势——

图源:新京报

降雨量、泄洪量、蓄水量、蒸发量,

只要跟水量有关的类比,

经常会提到“西湖”,

“西湖”俨然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湖,

动辄成百上千、满世界地出现,

“西湖”的水,真的很“累”。

图源:新华网

图源:中国政府网

图源:知乎@量子派

假如西湖真的是计量单位(西)

假如西湖真的是计量单位,那么:

宁波东钱湖=3.5西

图源:人民网

武汉东湖=6西

图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滇池=50西

图源:初高中地理网

巢湖=130西

图源:中国气象局官网

青藏高原湖泊年蒸发量=3570西

图源:扬子晚报网

滑动图片查看西湖与其他湖泊大小对比

那么,

西湖到底适合当计量单位吗?

别说,还真挺适合的,

它方便直观,且不大不小。

比如将西湖换算为北京降雨量,

差不多“1西≈1毫米”,刚刚好。

杭州西湖,日落时分的“三潭印月”

西湖表面积为6.39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27米,水体体积1429万立方米;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410平方千米,大约是西湖面积的2568倍;如果将西湖的水全部洒在首都,计算可得——降水约为1毫米,即1西≈1毫米,看起来非常直观。

由此可知,北京1天降下10个以内的西湖,是小雨或阵雨;25个西湖,基本上是中雨;50个,是大雨;100个是暴雨;300个是特大暴雨。

国家气象局颁布的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暴雨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级,

那么,在北京——

蓝色预警:12小时50个西湖,约每小时4个;

黄色预警:6小时50个西湖,约每小时8个;

橙色预警:3小时50个西湖,每小时17个;

红色预警:3小时100个西湖,每小时33个。

再以2021年曾有极端降雨的河南郑州为例,郑州全市土地面积7567平方千米,计算可得:

2西≈1毫米,也很直观。

凭啥“西湖”适合做计量单位?!

我“太湖”实名表示不服!

其实也行,但太湖,太大了。

44亿立方米的水量,是西湖的300多倍;“1太”就相当于在北京降下268毫米雨量,动辄就代表一次罕见特大暴雨,受不起,实在受不起。

太湖

况且,就算用太湖做了“计量单位”,新闻标题大概率也会是这样——

《北京在24小时内降下”1太”以上雨量,约相当于下了300个西湖》

我可太有名了

西湖文化景观遥感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1期

供图:西湖博物馆

“西湖”作为计量单位,

除了水量较为直观,

当然也因其足够有名;

提到中国湖泊,

绝大部分人闪过的第一印象

那就是“西湖”。

回望今年五一假期

西湖成为游客量最多景区

这里曾是南宋御花园

如今杭州能把西湖免费开放给全国游客

这份气魄放在全国5A景区也是相当炸裂

图源:央视新闻

西湖很“小”

名声却很大;

西湖很“土”

最初确为解决淤塞而逐渐形成;

西湖很“美”

下场雪就能上热搜被全国热议;

雪后杨公堤

杨公堤与苏堤白堤并称“西湖三堤”。

西湖很“好吃”

鲤鱼和藕粉名扬天下;

西湖也很“热血”

雷峰塔成为鲁迅的“锋利匕首”,

西泠桥成了秋瑾的魂归之处。

西湖不仅可以是水量方面的“计量单位”

还是民族之魂的“精神家园”

1917年,坍塌前的雷峰塔,

原塔于1924年坍塌,仅存遗址。

图源:Wikipedia,Sidney David Gamble

现在的雷峰塔重建于2002年

此外,西湖还很“多”——

广东揭阳榕江西湖的九曲桥

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

明代《永乐大典》有记载,浙江有9处西湖;广东、湖南、四川各4处;福建、江西各3处;河北2处;广西、云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各1处。

滑动图片查看其他“西湖”

及至如今,仍然较为著名的西湖——如图,依次为扬州瘦西湖、颍州西湖、惠州西湖、北京西湖(昆明湖)、福州西湖、南昌西湖。

西湖太有“文化”——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曾去西湖秦望山拜访鸟窠道林禅师,询问佛法禅理。

图源:《中华遗产》2017年06期

唐宋时期,白居易“白市长”和苏东坡“苏市长”都为西湖问题操碎了心。

“白市长”修筑堤坝、蓄积湖水,以便农业灌溉,改善民生,“苏市长”则将疏浚和营建合二为一,继承与创新;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一张图看明白西湖的营建历史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1期

唐宋之后,叠加了白、苏两位大诗人的超强buff,西湖作为人文景观湖泊的重要地位,再也无法撼动;中国乃至东南亚,没有一个湖的知名度能超越西湖。

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兼具审美属性、精神家园属性和文化意味,本身还要承担水利民生和生态作用,作为西湖,身兼数职,真的好忙好忙;

如此看来,如果此时仍把西湖作为一种“计量单位”,那不仅可以代表水量,它代表的可就太多了——

一座“西湖”≈半个“杭州”,

这,不为过吧?

毕竟,早在唐朝,“白市长”其实就已经为这个更“大”的“计量单位”背过书了——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

南宋画家夏圭的《西湖柳艇图》

图源:《中华遗产》2022年08期

比“西湖”更有趣的“计量单位”

在此,罗列了几个有代表性、大众喜闻乐见的“计量单位”。

这些“单位”,有的像西湖一样,是人们出于方便而捏造;有的则是看起来离谱,却真实存在。总之,越往后看,便会越发吃惊。

地理人文类

珠穆朗玛初冬的日落

首先,较为常见的,“故宫”、“天安门”、“珠穆朗玛”、“马里亚纳”…….它们与“西湖”的待遇相近,非常出名,且经常拿出来在面积、海拔与深度层面去类比;诸如此类,由于太常见,就不赘述了。我们着重来看看下面这个“单位”——

“1通辽”

通辽,西辽河与彩虹桥

内蒙古通辽市,常被网友戏称为未来的“地球首都”和“宇宙之根”,通辽有自己的“宇宙观”,也有自己的“通辽宇宙”。

当通辽作为“面积单位”时,1通=6万平方公里;作为“人口单位”时,1通=285万人(2021年)。

有一个诙谐的例句:“苏联作为一个面积不到400通的小国,也有自己的难处。”

日常生活类

“1甩”

这是人们使用蚝油时的计量单位,该单位的基本定义为:一甩甩半瓶,或半瓶甩一年,甩多甩少全是缘,该单位在标定方面具有很强随机性。

“1鹅”

战斗力计量单位,1成年男子≈0.5鹅

这只大鹅可以吹一辈子

“1 poronkusema”

这是来自芬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长度单位,“poronkusema”,在此姑且简称“泡”

相传,驯鹿无法边行走边小便,所以芬兰的“泡”,用来计量驯鹿不停下来排泄所能走的最远距离;通常,1泡≈7.5公里。

美国阿拉斯加德纳里国家公园的驯鹿

“1香蕉”

这不是一个人能吃多少香蕉的计量单位,而是——用来计算辐射剂量

印尼的红毛猩猩化身”储粮高手“

该单位正式名称为香蕉等效剂量(Banana Equivalent Dose,BED),1香蕉等效剂量=0.0778微西弗,也就是人吃一根香蕉所带来的微小辐射量。

香蕉含有大量钾元素,天然钾当中又有0.0117%天然放射性的同位素钾40。

但完全不必害怕,只要每天吃香蕉的数量不要超过1000根,就完全没有问题。

受“辐射”影响,香蕉修炼成“狗”

数字数量类

(一些大到恐怖的单位)

印度佛教曾把一些表示大数的词传入中国,但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到,比如,1恒河沙=10的52次方,1不可思议=10的64次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居然是个数);

夕阳照在恒河与其支流亚穆纳河交汇处

美国人也曾创造出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大数单位,1古戈尔=10的100次方

《数术记遗》记录中国古代关于大数的记法

提出了诸如亿、兆,京、垓、

秭、穰、沟、涧、正、载等大数。

今年5月,中国引入国际单位制新词头,对一些大数的表述会更加简洁与规范——

容[那],ronna:10的27次方

柔[托]ronto:10的负27次方

昆[它],quetta:10的30次方

亏[科托],quecto:10的负30次方

例如,电子质量仅为0.9柔克;而全地球的质量,只需6个容克就能代表。

这幅明朝的《坤舆万国全图》

是当时的“全世界”

该图由意大利人利玛窦编绘

图中在各大洋描画各种帆船共9艘

15头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

犀牛、象、狮子、鸵鸟

等8头陆上动物竟出现在了南极大陆上

图源:《中华遗产》2008年04期

数据存储中也有一个单位——

“NB”,更是大到难以想象。

图源:知乎@分享家丞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2025年的175ZB,举“世界之力”,依然与“NB”依然差着好几个数量级。

“NB”,能装下万千个世界的所有数据。

最后——

阿根廷艺术家巴勃罗·卡洛斯·布达西(Pablo Carlos Budassi)曾制作了一张插图,并用它代表了“一切”,也可以看作是本文最大的“计量单位”——1切

请看下图

图源:Wikipedia,Pablo Carlos Budassi

所以,请问上图能装下几个“西湖”?

【参考文献】

[1] 《有什么奇怪的单位制?》知乎 Luke LOU

[2] 《“西湖的水”是怎么成为计量单位的?》知乎 量子派

[3] 《我国西湖有三十六处》山西老年 2003年11期

[4] 《定义中国之美,凭什么时西湖?》地道风物 2021年1月21日

[5]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研网 2022年12月19日

[6] 《成都理工大学开设核辐射科普讲座辟谣“盐” 》科学网 2011年3月29日

[7] 《“10的30次方”有简称了!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发布》人民网 2023年5月20日

[8] 《西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完成》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13日

[9]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2010年10月20日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

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计量单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aafb9522b7f859fc9cfba14aead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