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活动 | 中国少年营——甘肃站

2023-11-08     中国国家地理

原标题:寒假活动 | 中国少年营——甘肃站

寒假活动 | 中国少年营——甘肃站

中国少年营

甘肃

跟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1月22日—29日

《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月刊 甘肃专辑(上)

《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2月刊 甘肃专辑(下)

活动内容简述

在本站活动中,我们自张掖出发,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向西,直至敦煌。一路上,我们将徒步在河西走廊上的五彩城池——张掖彩丘;考察世界上最大的古墓壁画——魏晋古墓群

嘉峪关,我们实地推演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攻城术;探访锁阳城遗址,了解古水利灌溉系统。在榆林窟,我们根据彩塑、壁画中的细节,还原玄奘取经的相关故事。

在老一辈敦煌艺术家的指导下,品鉴敦煌壁画艺术,并体验壁画的绘制与上色。在敦煌魔鬼城,考察奇特的雅丹地貌,并在玉门关外听取边城往事。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

2024年1月22日—29日(8天)

活动地点:

张掖(集合)、敦煌(返程)、嘉峪关、瓜州

活动组织方: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

活动形式:

单飞或亲子(青少年限9—16岁)

活动中根据年龄分班级管理

队伍由中国国家地理考察领队、专家、指导老师、摄影师、来自全国的小队员及家长组成

报名方式

咨询方式: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

电话 (工作日9:00-18:00)

010-64865566-分机号227

添加客服微信,咨询更多信息:

cngteenagers 或 cngexpedition

(如加微信请注明“咨询少年营”)

欢迎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来电咨询、交流!

五张名片看甘肃

01

根脉 • 收起祁连长画卷,铺开河水小涛声

甘肃省东部面积最大、最重要的地形地貌区是黄土高原区。这片高原对甘肃省甚至全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这里孕育了省会城市兰州和第二大城市天水,也因为这里从古到今都是西北地区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区,更因为这里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微缩的“丝绸之路”模式

黄土高原不仅沟壑纵横,亦有良田千顷

祁连山冰川

河西走廊著名的“玉米制种田”

祁连山下的山丹军马场

梦柯冰川

滑动查看更多

而该地区的这些特征都与位于其西侧的祁连山息息相关。作为这片高原忠实的庇护者,祁连山像是一座伸进西部干旱区的湿岛,改变了黄土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滋润着面积广阔的塬、墚,让这片西北地带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根脉地之一,孕育着世世代代的子民。

02

通道 •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从遥感图上遥望甘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祁连山、龙首山、合黎山等山脉的夹峙下,和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片沙漠的围堵下,依靠着发源于雪山冰川下的几条大河,一片片绿洲顽强地生长着、连接着,终于连缀出一条“走廊”,使得中华文明以一个个绿洲为踏脚石,西出玉门,迈向西域,最终搭建起一条横贯亚欧大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西北民族迁徙的必经通道

祁连山东西向绵延近千公里

祁连山山脉示意图

丝绸之路驿站悬泉置遗址复原效果图

公元609年隋炀帝主持“万国博览会”

滑动查看更多

丝路之所以伟大且极具传奇色彩,是因为这条路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路:大漠戈壁、雪山冰川、酷暑严寒、战乱盗匪一路设障,鸣沙山浩瀚的沙海之上,驼队如织,驼铃悠扬,让人禁不住遥想当年河西走廊古丝路的繁忙与辉煌。

03

造像 • 栩栩雕琢观自在,芸芸壁彩众生谦

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历程中,甘肃是重要的通道,而教徒的来来往往也使佛教在这片大地上镌刻下了深刻的印痕。早从前秦时期(公元4世纪)始,甘肃大地上就开始开凿佛教石窟,此后石窟的兴建绵延1500余年而不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沿着遍布甘肃西部、东部的石窟长廊,佛教一步步迈入了中原地区。

张掖马蹄寺石窟

甘肃东部石窟

弥勒佛

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

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拉卜楞寺鸟瞰图

滑动查看更多

甘肃东部有中国最为密集的石窟群分布带,这在其他地区是极为罕见的。如今,那些渐渐被岁月遗忘的石窟,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它们汇聚了当时所有的艺术成就,是人们世俗与精神生活的殿堂。

04

宝藏 • 天高地迥羊儿壮,马疾蹄轻前途遥

在中国自然区划地图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恰好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区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岭、岷山等多种迥然不同的地貌单元在这里聚集;长江水系的白龙江及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从这里发源。在甘肃你可以领略到西部大漠的干旱荒凉,也可以体会到青藏高原的“高冷”,还可以深切感受到随着季风变化而富有节律的季节更替。

党河与野马南山间的宽谷地带

黄河石林

甘南的大型珍稀野生兽——羚牛

花农正在收集采下的苦水玫瑰花瓣

血雉雄鸟

大熊猫

鬼鸮

盐生肉苁蓉在阳光照耀的荒漠中绽放

滑动查看更多

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养护着斑尾榛鸡、四川林鸮乃至大熊猫等珍稀鸟兽,同时也造就了甘南境内如万花筒一般的民族、宗教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这样多层次的人文自然体会,在中国其他地方是很难感受到的。

05

苍生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甘肃亦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戍边功臣、乱世豪雄、文臣谋士、清官廉吏在这片土地上轮番进场,上演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山丹县东二十里堡村拍摄到的汉长城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甘南玛曲县阿万仓草原

甘南治力关

3000年前秦人的器物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黍、粟、油菜子标本

色彩斑斓的定西梯田

滑动查看更多

在陇南发迹的秦人从这里走向关中平原,最终成就霸业;三国蜀汉从这里起军北伐,将相谋士施展军事谋略,斗智斗勇。鞠躬尽瘁天子赞,南柯一梦惊世人,甘肃这片土地有着太多太多的史记传说等着后人饱览。

本站活动亮点

01

胡杨翠荫阁道外,崖壁纷披五色霞——张掖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广东丹霞山的地名来命名的地貌。丹霞地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陡崖坡,即所谓“赤壁丹崖”;二是物质基础必须是红色的陆相碎屑岩。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其概念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干旱区的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

张掖彩丘地貌

这可被认为是“彩丘式丹霞”

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最常看到的误解是:彩色丘陵被当成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城堡又常被认为是雅丹地貌;雅丹地貌、风蚀城堡有时又被说成是丹霞地貌……

色彩斑斓、层理交错的彩丘风貌

张掖彩丘

光影下的张掖彩丘

滑动查看更多

张掖的彩色丘陵面积广大而且色彩斑斓,曾一度被认为是丹霞地貌,有广告语曰:“金张掖彩丹霞”。直到近两年,才有学者提出“彩丘是否是一种与丹霞相区别的地貌”的论题。

02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天下雄关

嘉峪关俯瞰远景

雪山与嘉峪关交映

落日余晖下的嘉峪关

长城第一墩

滑动查看更多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0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玉门关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约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遗址区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区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东西线性分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0.5公里。

小方盘城

玉门关外汉长城

百年前的玉门关

滑动查看更多

玉门关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此区域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千百年来,多少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瞻拜,登上古堡,遥望大漠,追忆祖先的光辉业绩。

04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瓜州

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

鸟瞰锁阳城

锁阳城西南瓮城

滑动查看更多

锁阳城——唐代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城,自东而来的人们沿着疏勒河冲积扇面的外缘经过此地,再向西而去。行走在锁阳城遗址,目之所及,黄土、高墙、荒凉、破败、萧索。千年前繁华的城,现在只有残垣断壁。

榆林窟鸟瞰图

榆林窟

榆林窟6窟大佛

国内最早的唐僧取经故事壁画之一

滑动查看更多

榆林窟——榆林窟内壁画的内容和风格,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又被称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榆林窟的石窟艺术绝非是莫高窟的简单“翻版”,而是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

05

风雨沧桑神韵在,千回百转梦隋唐——敦煌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古今往来的种种痕迹,都被包容在敦煌的气质里,那不只是千年古城的历史气韵,更是大漠与山水流转之间,旷远肃穆的“时间沉积”。

莫高窟北区崖壁

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第158窟横卧的释尊涅槃像

一千年前就有了“一次性牙刷”

唐宋时期的婴儿车

滑动查看更多

魏晋壁画墓——在河西走廊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埋藏着数千座魏晋时代的古墓。这些魏晋古墓中有不少绘有精美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由于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处于乱世,留存的绘画资料极为罕见,而河西走廊壁画古墓的发现,恰好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魏晋时代的空白。

嘉峪关3号墓《屯营图》

进食图

《宰猪图》说明当时富裕的生活

此砖壁画为《出行图》

滑动查看更多

行程介绍

D1-1月22日(周一)

张掖市集合|单飞青少年全天安排接机。

-欢迎晚宴结束后,开展行前说明会以及“跟中国国家地理看甘肃”主题讲座,了解活动的组织细节和注意事项,并帮助孩子们架构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

D2-1月23日(周二)

张掖—彩丘&丹霞

-考察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大巴车和徒步相结合的形式深入非常规路线,考察彩丘、丹霞两种奇特地貌的地质特点,了解它们在成因、地层结构等层面的区别。

-晚上进行“彩丘、雅丹、丹霞地貌”主题讲座,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奇特的地形地貌。

D3-1月24日(周三)

张掖彩丘—魏晋古墓群—悬臂长城—嘉峪关

-自张掖出发前往嘉峪关;考察世界最大的古墓砖壁画——魏晋古墓群,通过罕见的魏晋时期砖壁画,了解当时的生活面貌和民俗文化。

-下午考察嘉峪关关城和石关峡口附近的悬壁长城,从地形防御方面,理解嘉峪关对河西走廊地区的控制与封锁。

-晚上进行“嘉峪关长城”主题讲座,从古代军事地理、文化交流、政治和经济等各个层面,解读嘉峪关长城的重要性,理解嘉峪关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D4-1月25日(周四)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讨赖河谷—瓜州

-考察嘉峪关南面的讨赖河与长城第一墩,理解天然的河谷屏障对于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意义。

-下午参观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了解以“玄奘出使西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精彩故事。

D5-1月26日(周五)

瓜州—锁阳城—榆林窟—敦煌

-探访锁阳城,考察中国古代城池构筑的形式,理解古代水利灌溉与防御系统的原理。

-在榆林窟,我们寻找彩塑和壁画中的细节,了解玄奘西行中的“孙悟空”的真实形象和历史故事。

D6-1月27日(周六)

敦煌—魔鬼城—玉门关遗址—敦煌

-考察汉玉门关、汉长城、河仓城等重要丝路遗迹,听专家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并进行汉服体验。

-在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大巴车+徒步的形式,考察奇特的雅丹地貌,探讨这种地貌的地质学成因。

D7-1月28日(周日)

敦煌:壁画绘制、彩塑创作体验、莫高窟

-在敦煌艺术家的指导下,品鉴壁画艺术,观摩并体验壁画绘制或彩塑;走进石窟艺术的殿堂——莫高窟,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国壁画艺术;开展“丝绸之路与敦煌”主题讲座,学习并感受这座大漠深处的历史文化名城。

-晚上进行课题汇报、结营,并颁发考察证书。

D8-1月29日(周一)

敦煌返程|单飞青少年全天安排送机。

特别说明

本行程为常规线路,因受自然灾害、政治、军事原因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领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行程作出合理调整。

参加中国少年营,你将经历到

探人之所未至,见人之所未识

采用绳降的方式进入天坑地心

孩子们围着鄂温克族饲养的驯鹿

孩子们在秦岭偶遇川金丝猴

西沙群岛的底栖鱼类——鬼鲉

在热带雨林里发现的荧光植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与名师大家同行

西沙的船长在讲述航海“奇遇记”

刘全波教授在分享玄奘取经的故事

郑希龙老师带我们考察药用植物

敦煌艺术家杜永卫在创作彩塑

历史学者才仁加甫讲述土尔扈特东归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走进自然,读无字之书

一只刺鲀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在植物学家的带领下尝百草

在西藏曲水乘坐牛皮船考察

寻找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

孩子们惊叹于王莲叶子强大的承重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生动的文化生活体验

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博物绘画

在白马藏寨体验独具特色的圆圆舞

汉代河仓城遗志外的求知少年

孩子们学习制作傣族包烧

清晨的阳光洒向露营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领略尖端科技,见识国之重器

造访国家天文台,领略天文科技

观看考古人员修复秦始皇陵兵马俑

亲历FAST射电望远镜,一眼万年

听大副讲述邮轮复杂的驾驶系统

在南药基因库了解我国中药资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学习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学习制作具有科学价值的植物标本

在鹦哥岭为树蛙营造产卵场所

在王朗保护区查看红外相机

体验红树林的育种工作

学习最先进的植物种子储存方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学做系统的科学考察报告

汇报“古代玉门关究竟在何处?”

讲述自己对雨林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记录大熊猫的生境特点

绘制西北干旱区代表植物插画

孩子们在西沙邮轮甲板上准备课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严格的管理和团队纪律

在西沙海风中成长的中国少年们

领队正在指挥队伍有序地跨越溪流

晚上,孩子们在会议室认真听讲

我们的队伍整齐地穿梭在沙漠中

安全有序地行进在大兴安岭丛林中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小营员的荣誉

中国国家地理颁发的科学考察证书

孩子们能够通过课本了解省份概况

课题汇报优秀班级获得特色奖品

用于讲座互动的各种奖品

来自中国国家地理的精美奖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答家长问

你们是谁?

向上滑动

“中国国家地理·青少出行”是中国国家地理的青少年&亲子活动平台,由“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组织策划,包括:中国少年营(寒暑假长线活动)、周末少年行(城市周边短途活动)、“中国国家地理小记者团”,以及“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青少会员”组织。

我们的职责是带领全国的青少年,在各学科权威导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各地分站活动,行走中国,认识中国,获得书本无法触达的鲜活知识,增强独立思考、科学发现、文化认知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赢”得自我成长,在成长中“赢”得未来时代。我们坚信看过中国的孩子更强大!

想了解更多活动细节,请查看下方滚动条

向上滑动

一个活动有多少人?带队老师有几位?

每站活动的参与人数在30至50人之间。我们将按照年龄、兴趣分班级管理。在总领队的统筹下,各班主任相互配合,有序地管理好各班日常的生活、纪律以及活动。

或许您认为队伍大会影响活动质量,而实际上,随着队伍人数的增加,我们为活动所配备的指导老师和专家就越多,所涵盖的学科领域越广,小营员们在活动中可以接触到更宽的知识面。同时,一些体验、参观、访谈环节,我们将以小班为单位交替进行,以保证活动的体验感和质量。

我们的老师团队由"随队老师"和"驻地专家"组成。随队老师包括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领队、各学科老师和摄影师;驻地专家主要为沿途各地的学科专家。

随队老师和孩子的数量比不小于1:7,例如,2020年甘肃站队伍共50人(包含15位家长和35位孩子),我们配备了7名随队老师和3名驻地专家。

2020年甘肃站十位老师

活动中是什么样的食宿标准?

住宿:在较为发达的城市,住宿标准不低于四星级酒店;在地方县、村庄、保护区等设施相对简单的活动地点,将优先选择或安排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体验;在相对安全且舒适的环境中,也会安排露营。

饮食:在城市、地方县、村庄活动时,我们将在餐厅进行自助餐或围桌餐;特殊情况下,例如较远的行车、无条件的野外,将安排路餐或营地餐。

无论哪种食宿形式,我们都将保证食宿的卫生条件与安全性。

单飞的孩子接送机如何进行?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与家长们密切配合,完成活动集合和返程当天的接送机工作。我们会根据家长提供的航班信息制定详细的接送机安排,并于活动前与各位家长联系,告知接送机安排和接送机老师的信息。孩子落地后,按照家长给到的联系方式,与接机老师单线联系。接送机完成后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针对9—12岁的孩子,家长们还可以办理无成人陪伴儿童乘机服务。值机后,由机场工作人员带领登机,飞机落地后,机务人员将带领您的孩子下飞机、提取行李,并在确认接机老师身份信息无误后,将孩子交给我们管理。及时通信以及人员的无缝对接将保障孩子的安全。

报名之后无法参加活动怎么办?

因自然灾害、政治、军事原因等不可抗因素,导致活动取消或部分队员无法参加,所付的活动费用全额退还。往返机票等相关预付费用,需要队员自行承担。

因自身原因不能如期参加,队员在活动开始前30天以上(含30天),可向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申请退出,我部将扣除3%的手续费,剩余97%的活动费用可退还队员;在活动开始前30天以内提出申请,退款将不予受理,但可以申请更换参加的人员。

你们有哪些以往的活动案例呀?

这里只列近七年的青少年活动案例,如需了解本部门其他活动,可关注“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微信公众号查看。

2017年

三门湾海岛夏令营(浙江)

鹦哥岭少年科考营(海南)

老挝热带雨林亲子营(老挝)

2018年

“中国国家地理号”西沙群岛亲子营(海南)

香格里拉国际少年营(云南)

丝路文化亲子营—张掖、敦煌站(甘肃)

鄱阳湖观鸟·古徽州文化冬令营(江西)

2019年

昆虫户外课堂(北京)

王朗国际少年营(四川)

英国博物馆亲子营(英国)

海南热带雨林童军营(海南)

环中国海少年科考营: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站

2020年

西沙群岛少年科考营(海南)

跟中国国家地理看中国——中国少年营 第一季

甘肃、陕西、四川、海南、江苏、贵州、云南、广西站

2021年

跟中国国家地理看中国——中国少年营 第二季

青海、西藏、山东、辽宁、京津冀、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广东、重庆、吉林站

2022年

跟中国国家地理看中国——中国少年营 第三季

34省级行政区的36条线路 全盘上线

2023年

跟中国国家地理看中国——中国少年营 第四季

青海、西藏、甘肃、京津冀、海南、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新疆

你们是如何保障活动安全的?

向上滑动

首先,我们在设计每一站的活动时,都会充分考虑活动中的不稳定因素,规避不安全环节,从设计上保证活动的整体安全性;

其次,每一站活动在执行前,领队都会实地探路,了解各个活动环节的场地、路线、环境,排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对活动整体进行合理安排;

另外,我们的活动均会向当地相关部门,例如政府管理部门、保护区管理局、景区管委会进行报备,并获得由相关部门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后勤支持;

活动中,队伍有严格的安全纪律,同时老师们会对小营员进行有序的管理和安全培训;在手机的使用、作息时间、日常卫生与防疫等方面,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队员评价

上下滑动查看

-END-

编辑 | 赵翔

图片 | 单之蔷 王勇 稻城 Y.C. 铁穆尔 脱兴福 郑晓峰 萧春雷 袁蓉荪 吴健 任世琛 戴友春 张超 雍严格 孙翀 葛蔼 张承荣 聂作平 李翔 宋举浦 王金 汤世光 陈锐 苏蘅 蔡铁鹰 孙志军 李晓峰 萧易 孙彦 孙悦华 常铭 路梁 姜昊 韩经荣 李果 孙忻 安翀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旅游局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旅网 多彩榆林窟 北朝考古 中国国家地理 国家动物博物馆

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9ee9870ba4f321c7a6cbe13e5bb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