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桐华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一种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种因懒散而失败。如果想要孩子成为前者,成为一个强者,父母就应该多方面看待下面三个问题,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快乐教育已经成为了家长圈里教育孩子的成功标准。
我身边一个有娃的同事奉行的就是快乐教育主义,她对孩子看管可以说是放养式管理,一不问作业,二不问成绩,三不问近况。
孩子成绩考差了,没关系。
孩子又闯祸了,没关系。
孩子学东西不想学了,没关系。
每次我们都问她,你真的不担心孩子的将来吗?
她却说,你看国外那些小孩子不也奉行快乐教育吗?他们不也成功了吗?
最经典的一次就是,她家孩子周一说的想跟其它小朋友一样弹钢琴,她妈妈第二天就花了一万多给报了某名师的钢琴课,可是没出半个月小家伙就说:“妈妈,练琴好累啊,我不想去上课了。”
我本以为她会劝孩子两句,没想到刚挂下闺女电话,就开始给老师打电话直接通知孩子不去了。
就这样报班,退班,我们光是听见的就不下三四个。
这就是快乐教育吗?这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吗?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给孩子的未来造成更多的隐患。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每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那当她真正遇到困难又将如何面对呢?在儿时还能被父母保护,当成人后走向社会,谁又会给她可以拒绝的机会呢?
我们都知道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只有克服这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让自己走上更理想的人生道路。
虽然说过很多次,但这里还得借用龙应台对儿子说的那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孩子快乐,但是更要教会孩子如何通过努力,取得成绩和回报,那时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且持久的。
二、告诉孩子请不要怕努力
借用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想取得一番成就,那就必须勤学苦练。
那些在我们眼中非常风光的名人,在童年时期也并非一帆风顺。
著名教育集团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就是这样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父母不是知识分子,他高中成绩也并不理想,几次高考落榜的经历并没有打垮他,他每天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直到第三次参加高考,一举考进了国家重点大学。
同样高考3次没有放弃的还有著名企业家马云,他也是在第三次高考后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破格录取。
这些“大人物”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成长,最终让自己走向成功。
这让我想起了李开复说过的一句话,他说:
高考只是人生表面上的转折点。真正转折点应该是你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在积累的东西。
所以,请告诉孩子们,不要去害怕努力。
虽然取得成就的道路,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了艰辛。
但只要我们肯付出,肯努力,看拼搏就一定会有收获。
三、告诉孩子坚持可以带来的好处
孩子能不能坚持,是否有恒心,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
有些时候家长在最后为孩子做出抉择的时候,总是爱说:
我的孩子太小了,没有定性,我怕他坚持不了。
坚持,不仅是培养孩子的毅力,更是对孩子信念的速成。
孩子人生道路当中,每一次决定,都是靠坚持来铺垫的,一个人做事的成功与否,在于你对这件事坚持的信念是否坚定。
坚持,从某些程度上,它也是一种品德。
不要说一年,两年时间太长,孩子人生道路上,一两年只是他成长一个短暂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利用好了,终身受益。
有时候家长们可能搞错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有兴趣不代表能做好,而做好了才觉得有兴趣,这才是成就一件事的标准。
这是一种来源于环境给的认可感和自信心的,能被刺激起来的战斗力。
这种感觉,已经超越了性别、体能等,就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取各种知识经验,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然后获得最终的胜利。
美国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表明: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而让孩子遇事能坚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陪着他一起坚持。最好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在当代,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教育焦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既怕管太多,又怕管太少。
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对象,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人民日报PO出一组母女相隔20年的对比照,让很多网友感到惊叹。
照片下方的是王同学,一名药学专业的大一新生;照片上方是她的妈妈,也是药学专业的。
女儿简直就是妈妈年轻时的翻版,无论是外形气质,还是母女俩做实验时严谨认真的劲头,十分相似。
据王同学介绍,自己从小便看着妈妈做各种化学实验,耳濡目染之下也爱上了药学,于是高考时果断选择了跟妈妈一样的药学专业。这就是“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的真实演绎吧,女儿在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努力想要收获更好的自己。
这对神仙母女让我们看到,孩子从父母那里传承的,不仅仅是长相,还有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等。
优秀的父母,就像孩子前行路上的路标和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