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年追踪两万个孩子发现:优秀的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2022-05-31   未来春藤

原标题:花6年追踪两万个孩子发现:优秀的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美国教育部曾花6年时间跟踪两万个儿童,揭示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最终的研究结果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知。

有4个因素跟孩子的成绩有强烈的相关性:

  • 孩子拥有高学历父母;
  • 孩子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 妈妈在30岁或更晚的时候生第一个孩子;
  • 孩子家里有很多书籍(父母阅读)。

还有4个因素不会对孩子的成绩造成影响:

  • 孩子拥有完整的家庭;
  • 孩子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区;
  • 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到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 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这项研究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正如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的: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与其费劲改变孩子,不如做好自己。

一、自我牺牲的父母,养不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许多家长特别担心孩子走弯路,于是替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哪怕牺牲自己。

比如动画小短片《巨婴》中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是事无巨细。

哪怕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母亲依然帮他穿衣、喂饭、洗脸、甚至刮胡子。

后来,父亲因意外去世了,母子二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全靠变卖家中的物品来维持生活。

有一次,儿子看上了一款VR眼镜,实在没钱买的母亲做出一个惊人的动作,她掏出了自己的肾脏递给了儿子。

如愿买到VR眼镜的儿子始终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直到他饿了想让母亲给自己喂饭的时候,他才发现失血过多的母亲早已去世了。

为了不让自己活活饿死,失去了庇护的他选择回到母亲的肚子里……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谈到:

做父母的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控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多少“伟大”的父母,无视孩子内在的成长需求,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孩子身上,为孩子打理好一切,自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殊不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阶段性的。

孩子独立行走之前,需要父母无时无刻的关注,来避免遭遇不可预知的危险。

孩子学会走路之后,自主意识开始萌芽,他会发现自己是独立于父母的个体,他需要的是自由探索的空间,而不再是父母的管控。

尤其孩子步入青春期以后,自主意识不断强化,无边界的爱就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无法体验独立完成一件事的快乐。

所以大家会发现,在青春期,父母越是想要贴近孩子,孩子越会想逃离。

父母为孩子牺牲了一切,结果不仅没有培养出理想中的优秀孩子,反而招来了孩子的不满和抵抗,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

“你们的孩子,其实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孩子更长远的未来,请学会适当放手,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支持即可,而不是控制他的一生。

二、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看过一个职场妈妈的故事,内心五味杂陈。

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她在工作之余备战考研,熬过无数个夜晚终于成功上岸。

由于舍不得孩子,思虑再三,她还是放弃了。

后来,每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她都会抱怨:

“要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妈妈早就事业有成了。”

“早知道你这么不争气,当初我就不放弃自己的机会!”

我们见过太多妈妈,为家庭和孩子无条件付出,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兴趣。

可结果不仅没有让家庭、孩子变得更好,还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活得不再是自己。

作家柏邦妮说过:

“你要活成一个人,你才能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社会人。”

妈妈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去照耀孩子。

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就是这样的典范。

梅耶结婚后没有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而是挤出时间学习,25岁考取了营养师的证书。

31岁离婚后,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打5份工,业余时间还攻读营养师硕士学位,并着手开营养咨询公司。

在教育上,她没有时间事无巨细地照顾与指导孩子们,三个孩子完全是“放养”模式。

但是,梅耶非常重视孩子的独立思想和自主能力,她不会擅自为孩子们做决定,而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无条件给予鼓励与支持。

后来,她的三个孩子都是所在行业的翘首。

孩子们事业有成后,梅耶同样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走T台、当模特、出自传当作家,63岁全裸出境为《纽约》周刊拍摄杂志封面,呼吁人们关注高龄孕妇问题。

心理学家贺岭峰说:

父母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保有独立的生活非常重要,不仅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更充盈,也是为了用自身的积极状态去影响孩子。

父母善待老人,孩子也会孝顺懂事;父母热爱生活,孩子也会努力过好每一天;父母追求终身学习,孩子也有了不断往前的内驱力。

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本身就强过了无数个教育技巧,更胜过无数句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