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长,就是处在不同的无知中

2023-01-18   中外概览

原标题:所谓成长,就是处在不同的无知中

小学生看学前班小朋友,很有优越感,自己上学了,认为小朋友太无知。

中学生看小学生,很有优越感,自己升了级,认为小学生太无知。

大学生看中学生,看不起,认为他们很无知,又苦又累又无见识。

研究生轻看大学生,博士生轻看硕士生,认为他们还太嫩,很无知。

看过某本书的人,小看没看过这本书的人,认为他们很遗憾,很无知。

发现天圆地方的人,认为自己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轻看四方蛮夷,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我心即宇宙。

混沌说比不思考的人有知识,地心说比混沌说有知识,日心说比地心说有知识,银河说比日心说有知识,后人还会不断地推翻前人认为自己有知识。

有知识的人,看到了自己的知识,而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和愚昧。看不到,就认为自己是真理。

其实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跳了一步,还未必是往上跳的,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以为发现了宇宙奥秘,实际上一直没有跳出井中。一直都在井中,一生都在井中,这就是人生的光景。人永远无法认清宇宙的真相,但是都觉得掌握了宇宙真理。

知识不能让人摆脱无知,就像你在井中再爬,还是在井中。读书人常被称为知识分子,也常觉得自己是知道分子了,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其实就是在你的知识领域中,你永远还是无知的,不是你读的书还不够,就算你学富五车,就算你读遍所有图书馆的书,还是无知的,说一个小的原因,你不知道的永远要比你知道的,多得多。知识还可能让人变得愚蠢,而且极可能,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有知识,结果变得愚不可及。

知识给人一种真理的错觉。知识研究的只是现象,现象不是真理;知识还研究世界,世界也不是真理。真理在真理那儿,不在世界中,不在宇宙中,更不在人的头脑中。知识只是给人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一个不同的方位,但是无论人站在怎样的角度,都无法认清问题的全貌。人在世人,只是盲人摸象。

所谓成长,就是处在不同的无知阶段,处在不同的无知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学识,实质就是处在不同的无知状态。这里主要谈无知,还没谈愚昧,无知的人,看重知识、看重科学、看重知识分子,这就是愚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