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3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信仰体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信仰,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面相。
尽管中国人的信仰看起来复杂多样,但是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非常容易把握,那就是:一是实用主义,二是享乐主义,,三是虚无主义。
所谓实用主义信仰,就是什么有用信什么,本质是什么迷信信什么;
所谓享乐主义信仰,就是信仰金钱权力,本质是现世主义的追求,追求的是钱财和荣誉;
所谓虚无主义信仰,就是信仰无神论和物质主义,或者是信仰四大皆空,本质上也属于现世主义追求。
因此,中国人的三类信仰又可以表述为:
什么都相信(实用主义),成了中国人的信仰;
什么都不信(无神论,四大皆空),成了中国人的信仰;
只信仰财神(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成了中国人的信仰。
上面的表述也可以表述为:
中国人的信仰,本质是迷信;
中国人的信仰,本质是无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本质是物质主义。
如果进一步地总结,关于中国人的信仰完整表达,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信仰,实质上是迷信;迷信的本质,是追求钱财利益;以物质和现世为追求目标的信仰,实际上是没有信仰。
因此,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可以说中国人有信仰,信仰相当多,但是,又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他们不明白信仰是什么。真正的信仰和真理相关,真正的信仰是超验的。
不过,如果说中国人没信仰,我看到很多人不服气,他们列举过中国人的很多信仰:如祖先崇拜,孔孟之道,家龟情怀,为他人服务,某种理论或者主义,远大理想等等。
这些算不算信仰呢?只要你把它视为至高无上,就可以称为信仰。不过,这种信仰比较低级,因为这些信仰的本质,如果扒开底裤看,无外乎还是钱财权力崇拜,最终是物质利益追求,这又回到了上面我所说的,这种信仰又算不上真正的信仰。
信仰作为至高价值和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中国人的这三个信仰,你就了解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和精神特质。也就是说,这三个信仰,共同孕育了传统文化和东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