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零碳建筑!概念分类、项目案例,附20份专家PPT下载

2023-12-18     低碳新风

原标题:一文读懂零碳建筑!概念分类、项目案例,附20份专家PPT下载

零碳建筑是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使年减碳量大于等于建筑全年碳排放量的建筑。

近日,河北雄安新区印发了《雄安新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融合发展,聚焦零碳建筑关键技术!

为什么要发展零碳建筑,如何发展,目前有哪些技术路径,有没有可以参考的项目案例?

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并分享了20份专家PPT,帮大家深度了解建筑如何实现零碳!

下载全部资料,请前往公号【低碳新风】

目录

01 20份零碳建筑PPT

02 零碳建筑概念意义

03 零碳建筑技术分类

04 零碳建筑技术创新

05 零碳建筑项目案例

01

20份零碳建筑PPT

给大家强烈推荐以下三份:

1、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碳减排路径和科技创新启示.PPT

PPT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林波荣,主要观点如下:

要有碳排放的天花板限制,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供暖热水的电气化和可再生化,在北方地区要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推广低碳、零碳的供暖系统。

2、城市双碳战略与绿色建筑.PPT

PPT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梳理了建筑单体和建筑集合体(城区)的耗能情况和碳排放特点。

他指出,要实现建筑乃至城区的碳中和,需要利用正能建筑、立体园林建筑、分布式污水处理等技术,引导建筑和城区从易到难、分阶有序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

3、光储一体化技术及零碳建筑.PPT

PT共43页,对光伏+电池储能技术,及六个与建筑结合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PPT指出光伏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代表了可再生能源未来实现跨界创新和大规模应用的方向,光伏的应用模式正在日趋多元化。

以上仅为资料部分内容截图,如需下载全套资料,大家可以扫码领取120元大额优惠券后开通星球下载。

02

零碳建筑概念意义

1、什么是零碳建筑?

在“能源、碳排放”的双重约束下,我国推动了建筑领域的低碳转型,在零能耗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全生命周期,提出了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

零碳建筑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更是全面考虑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目标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碳的零排放。

零碳建筑

零碳建筑是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年减碳量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

它除了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中的高效保温、高效节能窗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外,更多的是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的效率,引入更多的智能控制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光伏。

同时注重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有效的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减少碳排放。

2、为什么要发展零碳建筑?

根据《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统计结果,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tCO2,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为21.6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比重高达21.7%。

可见降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大力发展零碳建筑,将大幅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有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CO2排放量占比

03

零碳建筑技术分类

零碳建筑通过主动式建筑理念与被动式设计理念相结合,最大幅度地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使建筑排放的碳量处于较低水平。

1、主动式建筑设计

(1)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系统在建筑中的利用主要有附加光伏系统(BAPV)和光伏一体化建筑(BIPV)两种形式。

BAPV是最早且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与建筑结构常见的安装形式,主要是屋顶光伏电站;

BIPV是将光伏建材与建筑融为一体,直接替代原有建筑结构,BIPV采用的光伏技术目前主要可分为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晶硅组件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单位装机功率高,转化效率可达16%至22%,同样装机面积下发电量优于薄膜组件。

我在《万亿BIPV大爆发!一文梳理项目方案、应用设计与投资收益》一文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梳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题目跳转阅读。

(2)地道风技术

利用土壤夏冷冬热的特点为建筑提供热(冷)能,通过设计阶段对管道冷却能力的计算,确定管道的尺寸、长度、埋深及间距等,利用地道风技术,可以有效的缩短空调开启时间,极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的使用能耗。

地道风技术

(3)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指所有使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热泵全部称为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是一种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即可实现较多的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制冷,与传统中央空调技术相比能耗可降低20%以上,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18d9c1fa66aa30eb7bf32b4ad9b8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