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洋娃娃,吓得6岁女儿满嘴胡话,医生:几种洋娃娃别给孩子买

2020-02-18   母婴说

对于疼爱孩子的家长而言,似乎买什么都不够,总想着把好的都给孩子。只不过,有些时候家长做的不到位,疼爱反倒会带来伤害,令孩子的身心受到影响。

大部分的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对于娃娃这种物品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家长会在这方面有开支,目的自然是为了哄孩子开心。


赵女士(化名)便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她的工作待遇很好,收入一直都很稳定,为此在女儿6岁生日的时候,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一个仿真洋娃娃,看起来几乎跟真人是一样的。

一开始,女儿很喜欢这个洋娃娃,还特意跟妈妈说会晚上搂着一起睡。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赵女士却发现孩子不再搂着娃娃睡觉了,并且晚上还会像做了噩梦一样,睡着的时候满嘴说胡话。

看到女儿这种情况,当妈妈的自然很心疼,赵女士立刻跟公司请假,并且带着孩子去了儿童医院。经过一系列的咨询与检查后,医生告诉赵女士,孩子极有可能是被过于像真人的洋娃娃玩具,在某个瞬间给吓到了。

了解大致情况的赵女士感到很懊恼,觉得自己办了一件错事,原本想着让女儿开心,如今却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安抚受到惊吓的女儿,可谓是花钱遭罪受。

虽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将娃娃在网上买给了喜欢的人,不再让女儿看到。但她还是想不透,一直都很喜欢娃娃玩具的女儿,为何害怕她特意挑选的,不会做任何动作也不会讲话的洋娃娃。


实际上,这件事情并不难理解,对于刚刚满6岁的孩子而言,过了一开始的新鲜劲之后,对于洋娃娃的热爱会打折扣。再加上,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有一个跟真人差不多的洋娃娃在旁边,时间一久会造成心理上的暗示,带来“害怕”这种情绪。

而且,小孩子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去判断、感知他人的情绪。面对如同真人,却一动不动,毫无表情的娃娃,小孩子在判断不出情绪的基础上,内心会有抵触感,也就是所谓的“娃娃恐惧症”



许多儿童医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告诉孩子的父母,有些娃娃不适合买给孩子玩

1、仿真人娃娃

这种设计感很强的娃娃,其实更适合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对于孩子而言,更多的会带来恐惧感。毕竟长久面对一个跟真人才不多,却不会说话、做动作的娃娃,即便外形再好看,也会让孩子内心感到不安。更何况,现在的仿真娃娃,越做越像真人,有些成年人也会害怕。


一个洋娃娃,吓得6岁女儿满嘴胡话,医生:几种洋娃娃别给孩子买


2、搞怪型娃娃

有些玩具在设计的时候,会带有搞怪的性质,对于成年人而言,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但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小孩子来说,一旦被惊吓到,造成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跟赵女士的女儿一样,只是说胡话这样简单了。特别是一些做的千奇百怪的娃娃,不要随便买给孩子,避免造成伤害。

3、部分毛绒玩具

看起来毛绒绒的玩具,似乎没有任何“攻击力”,摸起来也会很舒服。但是,这一类玩具并非是没有缺点的,如果不经常清洗,将会携带大量的细菌,孩子如果一直抱着睡,对健康会产生些许影响。另外,一些毛绒玩具质量不过关,会导致孩子皮肤过敏。



宝爸宝妈们要记住,不是所有的娃娃都很适合买给孩子玩,在认真挑选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要自己认为孩子会喜欢。尤其是给心思细腻的女孩子挑选玩具,更应该付出心思,避免孩子在心灵上遭受创伤。

倘若孩子对买来的洋娃娃有抵触心理,家长千万不能觉得花了钱就应该留下来,须知孩子的身心健康才应该被放在更靠前的位置上。再说了,宝爸宝妈们舍得花钱买玩具给孩子,目的还不是为了能促进亲子关系更为紧密,为何不买能让孩子喜欢的、不感到害怕的。



此时就涉及到双方角度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家长而言,会希望自己送出去的礼物被孩子接受,但换个角度来看,孩子也希望得到会让他(她)们有安全感的礼物,而不是拿成年人的感觉去购买的。

身为父母想要发挥出更好的水平,需要将这门“学门”给吃透了才行,否则很难做出亮眼的成绩。就拿买洋娃娃这件事情来说,平时不妨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喜好,这样才会买到符合心意的,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