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朱熹升堂在哪里?“紫阳古署”何处去!

2019-08-20     用户公孙奴

古漳州府衙,是历代主政者的升堂办公之地,文物无价。福建漳州现存的府衙旧址于中山公园内,源于唐,名于宋。号称紫阳古署,名气远播。

府衙隐蔽在园中,原址变为园林部门办公室。有人讽之鸠占鹊巢,古主政府官相当现在正厅官,园林干部古代为吏,这等于厅官级别数降,不免泪涕泣。

(府衙古墙今犹在。)

古代府衙的范围,远远不只现存这巴掌大,包括整个中山公园。旧府衙源起于唐、成型于宋。

历经千年风霜,其间历经拆、毁、改、变,就剩下如今这般模样。专家呼吁:恢复漳州府衙,倾注历史之家。使古城身价提升,让古城名附其实。

(府埕,府衙之小广场。)

漳州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州治设于今云霄县火田乡,火田者,原刀耕火种之地。陈元光带来中原文化,使牛耕地,才在闽南普及起来。

(南门双石狮,守卫千年时。)

首任刺史陈元光开元四年(716年)移至今漳浦县城,其子陈垧继任。70年后贞元二年(786年),其孙陈谟任刺史,他于786年迁至龙溪县芝山南麓的桂林村(今芗城区)。

陈在今芗城区中山公园所在地,筹划兴建新府衙。到宋代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完成格局。因此,漳州府衙有“紫阳古署”之称。

漳州图书馆馆藏的《漳州府志》,保存着一张当年府衙地图。中厅即公堂,朱熹开堂之地;两侧厢房及后堂,西侧有刑房档库,后有休息室,最后面是花园绿地,荷池假山。花园东侧是府官寝室书房,还配套家眷梳妆楼等,一应俱全。

民国初年,陈炯明军入漳。1918年,陈将府衙改公园。1926年,北伐军定名为“中山公园”至今,现南大门外两尊石狮为宋代原物仍在。

(七星池,池中七口井。)

现存升堂之处衙署,依然可见这段古旧墙,墙厚达1.2米许,砖石材料都依府衙古制。现墙上爬满榕树气根和藤蔓,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流淌。

仰文楼原为唐宋府衙后楼,民间称梳妆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为纪念朱熹知漳州时文风昌盛,改为仰文楼。可惜已废,原址成了书法国画展馆所。历史的厚重感,就体现在原历史文物还在,它能无言自明!

(二十年代仰文楼。)

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仰文楼曾为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会址。这红色记忆怎能抹去?这革命文物能不重修?

(老亭焕新)

宋代开凿的“七星池”、假山上的梅岗亭最幸运了,虽然1950年改名为“漳州解放纪念碑亭”。但是,亭台还在,假山不改,韵律奏起永不败。

(宋代龙亭)

府衙占地近60亩,漫步其中,唐宋元明清风骨处处,民国时代文物也数不清。抗战期,此处屡遭日本空袭,但闽南人民宁死不屈,日冦始终止步漳州。

(新建的孙中山雕像)

1956年建设的闽南革命烈士碑,由于设计与制作精巧,已经成了近代记忆。它位于府衙东侧,执枪红军战士之雕像,诠释着什么是不朽永生!

园内的博爱碑,立于民国8年混凝土结构,通高687.5公分。东面楷书“博爱”二字孙中山题; 西面楷书“互助”二字陈炯明书;南面隶书“平等” 二字汪精卫写;北面篆书“自由”章太炎作。民国大佬,千秋功罪自有评说!

中山纪念亭在旧府署左侧,民国8年陈炯明立《漳州公园记》碑。民国16年元月,北伐军废陈炯明碑文,另镌何应钦的《漳州中山公园记》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

(中山纪念亭)

历史就是历史,她不是任人妆扮的女孩。府衙是千年古城的积淀和象征,还原条件俱在。所以建议恢复重修,实为机会已来!

(国家级文保,当然是国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oEGs2wBvvf6VcSZrx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