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宝妈求助网友,她前段时间在开学季送自己不满三岁的女儿上幼儿园。因为看过,也听说过别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会有哭闹的现象,所以她也算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比如带着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告诉孩子上幼儿园会有很多小朋友,尤其是每天放学会保证第一个去接女儿。
看着女儿懂事地点了点头,宝妈很是欣慰,她觉得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充分,那么送女儿入园自然不会有哭闹的现象。
等到了入园的第一天,如宝妈所想的一样,女儿很乖地就跟老师进去了,还跟自己摆手说“再见”。
一周下来后,宝妈觉得女儿真的很棒,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特别懂事听话,上幼儿园一点没用自己操心。
可是前几天接孩子的时候,宝妈却被老师留了下来,因为听老师说孩子已经入园快一个月了还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宝妈多注意一下。
听了老师的话,宝妈觉得不解了,因为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女儿没掉过一滴眼泪,怎么能不适应呢?
没想到幼儿园的老师给出了答案,判断孩子是否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的标准并不是哭。看着宝妈疑惑的表情,老师接着作出了解释。
原来这位宝妈的女儿虽然不哭,但是在幼儿园一直都是独来独往,集体活动也总是不爱参加,每天都很闷闷不乐的样子,所以孩子初上幼儿园不哭,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
其实像这样“懂事”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往往最容易让家长掉以轻心,觉得孩子其实是很让人省心的,但其实如果家长不注意,孩子反而会越来越不愿意上幼儿园。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都有哪些?
1.不参加集体活动
就像上文中的孩子一样,虽然不抗拒去幼儿园这件事,但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却并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一起玩,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是集体生活,之所以送孩子去幼儿园,也是为了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人,能够多一些与别人的互动。
如果孩子迟迟不能正常地参加集体活动,或者是与他人沟通,那么就说明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2.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独立性,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忙,这也是老师的工作内容。
不过一些没有适应幼儿园的孩子往往会不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没吃饱想再吃一碗,或者是想喝水了,想上厕所了。
所以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晚上回到家后很饿,或者经常尿湿了裤子,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仔细想想是不是孩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种出现了问题。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1.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的乐趣和意义
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前,一直都是呆在熟悉的家庭环境里,对孩子来说,也许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变这种模式。
所以家长不妨让孩子明白,小朋友上幼儿园就像大人上班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任务。
而幼儿园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能玩到更多的玩具,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会有很多乐趣,这些方式都能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
2.尊重孩子的抵触情绪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就是没出息的表现,这其实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孩子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分离焦虑的情绪,也有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这是一种本能,是很正常的,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有这种情绪。
在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被理解之后,家长可以多跟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逐渐消除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
3.适当的小奖励
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肯定自己,夸奖自己的话,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长也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
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今天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或者帮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了一件事情,那么便会得到一个小奖励。
这些适度的奖励也能够更加激励孩子在幼儿园好好地表现,对于孩子形成对幼儿园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即使发现孩子没有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也不用太过焦虑,一方面自己做好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另一方面要相信老师的能力,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我是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是自己码字,如果错别字请见谅。本账号已开通维权,欢迎个人转载,但不允许抄袭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