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伤害孩子的潜在危险,造成的后果不是闹着玩,很多家长还不懂

2020-10-12     幼教咖

原标题:这个伤害孩子的潜在危险,造成的后果不是闹着玩,很多家长还不懂

梁欢是一名宝妈,女儿今年两岁半。因为是全职妈妈,所以独自一个人在家带娃的梁欢格外小心,生怕一个疏忽就导致孩子受伤。

如今女儿两岁多了,正是活泼调皮的时候。很多时候梁欢既要做家务,又要看孩子,时常觉得精力不够用。

看过孩子的都知道,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重,愿意探索的时期。

所以孩子每天最喜欢做的活动就是翻箱倒柜,每当梁欢不注意的时候,柜子里的东西,角角落落都会被孩子翻个遍。

这个伤害孩子的潜在危险,造成的后果不是闹着玩

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所以梁欢把家里的危险物品都提前收了起来,比如剪刀,药品。

有一次,闺蜜来家里做客,梁欢在厨房准备做饭的时候,让闺蜜陪着女儿玩一会儿。

等到吃饭的时候,闺蜜跟梁欢说:“我可提醒你,你女儿现在就喜欢抠插座,这要是一旦过了电,到时你哭都来不及。“

梁欢一听有些错愕,因为她从来都没发现女儿有喜欢抠插座的习惯。

因为有了闺蜜的提醒,所以之后的几天,梁欢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女儿。

果然,梁欢发现女儿不仅爱抠插座,而且还喜欢玩iPad和手机的充电器,甚至比玩具都更感兴趣。

梁欢自然知道女儿这样做的危险很大,毕竟触电跟磕磕碰碰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不是闹着玩,可很多家长还不懂!

所以,梁欢连忙上网买了一些闭合板把家里宝宝能用手够到的插座都封了起来,还把家里电子产品的充电器也都收到了柜子里。

不得不说,梁欢作为一名宝妈真的是很称职。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受伤就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毕竟孩子小,自己没有规避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家庭触电危险不容忽视

很多家长都觉得家庭对孩子来说是最安全的环境,但根据儿科医生的经验来说,绝大多数孩子发生触电的危险就是在家里。

尤其是孩子处于空间敏感期的时候,对于插座的小孔非常感兴趣,总想要用手指头抠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

而一旦发生触电,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当然,随着网络知识的科普和育儿专家的呼吁,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插座漏电的问题。

殊不知正在充电的充电器也是具有安全隐患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即使充满电了,也不会及时把充电器拔下来。

一旦宝宝把充电器的另一头放在嘴里啃咬,即使电流量很小,也有触电的可能。

尤其是那些使用劣质充电器的家长,无疑是增加了宝宝受伤的几率。

曾有很多新闻报道过,因为使用劣质充电器没有及时断电,导致充电器爆炸,使人受伤。

想要避免宝宝触电,家长应该如何做?

1.使用原装充电器

大多数电子产品在购买的时候都会配有正规充电器,但是因为使用的消耗,充电器往往会比电子产品先损坏,所以很多人为了图便宜就会购买杂牌子的充电器。

但是非原装的充电器和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不稳定,数据线里面的金属部分也容易暴露出来,一旦发生漏电,对宝宝将是极大的危害。

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尽量使用原装的充电器和数据线。

2.及时拔下充电器

有了孩子之后,凡事再小心都不为过。所以家长在给电子产品充电之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拔下充电器,不要让被疏忽的隐患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另外,家长在拔下充电器之后,也要记得把插座封闭起来,避免家长疏忽的时候,孩子用手抠插座而发生触电的危险。

3.正确引导孩子远离充电器和插座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越是告诉孩子不要去做什么,孩子往往更愿意去做什么。

其实这既是出于孩子的一种叛逆心理,也是因为孩子本身的好奇心强导致,孩子想要去了解被禁止做的事到底是什么?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发生触电,家长不能单单靠禁止,可以通过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绘本,或者小故事,这样能更生动形象地让孩子了解到触电之后的危险性。

教育孩子有技巧,所以家长要学会迂回地帮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最后,家长也要学会一旦发生孩子触电之后的急救知识,比如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不能用手去触摸或者拉孩子;使用绝缘的物品拨开电线等等。

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更要谨慎,细心保障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

我是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是自己码字,如果错别字请见谅。本账号已开通维权,欢迎个人转载,但不允许抄袭文章,如有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SFEHnUBd8y1i3sJ6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