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C获奖作品展

原标题:TDC获奖作品展

原创 董月夕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TDC68获奖作品展于2022年7月13日在纽约库珀广场41号的库珀画廊展出。纽约TDC成立于1946年,是国际专业字体设计师组织,全称为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Type Directors Club)。今年是自TDC与创意俱乐部(One Club for creative)合并以来的第二届TDC设计竞赛。

在TDC68展览开幕式上,公布了本届比赛的全场大奖、评审奖、顶尖青年学生奖和奖学金获得者。本届评审团由来自全球的27位多元化设计师组成,从来自全球63个地区的参赛作品中,TDC68传达设计类别评选出来自36个国家的202件获奖作品,25TDC字体设计类别评选出来自13个国家的29名获奖作品。中国的获奖作品数量,为本届亚太地区最多的国家。本届TDC68传达设计奖,纽约五角设计(Pentagram New York)共获得了7个奖项,成为本届获奖最多的机构;其次是《纽约时报》杂志共获得了4个奖项。

TDC68全场大奖:国际摄影中心,设计:五角设计

纽约五角设计为国际摄影中心所做的品牌设计,斩获了本届TDC68全场大奖。五角设计以国际摄影中心的首字母ICP作为品牌形象识别主体,白色的细线在黑色的等宽矩形中分割出简洁的ICP,整体字形压缩紧凑,呈矩形块面状;ICP的黑白主色,凸显了摄影的纯粹与胶片感;等宽的字形设计,隐含了网格的视觉比例关系,使ICP可以进行不同比例的伸展变化,以适应不同比例的版式,同时配合相应的图文信息,构成丰富的版式。

TDC68全场大奖:国际摄影中心,设计:五角设计

本届TDC68传达设计获奖作品,整体呈个性化和多元化面貌,字形特征更加直接和强烈,字体排版也更加大胆,突出字体的设计优势,色彩鲜艳明快,版式自由且富有形式感的结构和变化性。受疫情影响,线上对于图片的评选方式,也需要设计师对所提交作品的照片和图片的设计感和质量,进行再度的设计和把关,数字化动态的字体表达,以及具有空间形式技巧的作品展示拍摄也成为了近年趋势。品牌设计类获奖作品丰富,例如Thonik和The Foundry Types所设计的荷兰设计周品牌形象。Thonik连续多届为荷兰设计周做整体视觉设计,本届荷兰设计周的主形象,将英文字母以字高和基线等划分出4层高度,用三个相同空间的同类单元形——矩形、一角有圆角的矩形和一角有圆角且带斜边的矩形,拼合成完整的字母表,形成了简洁、巧妙、有秩序的独特视觉形象。中国获得品牌设计类奖项很多,比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品牌形象,一排排纯色的彩旗上,穿插放置着独立的宋体与黑体字,整体层级分明,粉、红、黄、绿交织的彩旗图形,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

TDC68品牌设计类获奖作品:荷兰设计周设计:Thonik + The Foundry Types

广州的TEN BUTTONS设计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录取通知书,通过抖动叠加的大字以及鲜艳明亮的色彩,将文字信息直接呈现,同时抖动叠加、重复和边缘切割字形,在具有识别度的条件下,巧妙地体现出一些动态趣味。

北京的薄荷设计为嘉德国际书展设计的品牌形象,通过文字环绕式排版,用色块划分文字的组别和范围,将中间留出的负空间进行强化,形成可变化的几何空间,四周文字的字间距变化和文字转折处的错行,为大文字增添了一些形式趣味的细节。

TDC68品牌设计类获奖作品:熹事火锅设计:悟形VDG

上海的悟形VDG设计的熹事火锅品牌形象,通过将部分字形结构不断重复,铺满整个纯原色表面,巧妙的制造了独特的形式感。

TDC68品牌设计类获奖作品:中国皮影博物馆 设计:良相设计

成都的良相设计的中国皮影博物馆,黑白绿的中英文字以及精选的皮影形象,呈现俏皮的戏剧性;澳门UNTITLED MACAO + Witt Design设计的DINO BURGER,红色剪纸般的抽象袋鼠、鸟、兽等动物形态,仿佛腹中撑满了美味的汉堡套餐,dino的字形也表达动物的脚掌,充斥着饥饿与美味的趣味。

TDC68标识设计类获奖作品:成都市美术馆

中国获得标识设计类奖项的包括:成都的HappyBrand设计的成都市美术馆、福建的不亦乐乎工作室设计的F(U)=FORMULE CAFÉ、吉林的后和广告设计的无方建筑、漳州的Chengdesign设计的秋游KYOYO和重庆的Mao Mao设计的西兰卡普。获奖标识作品整体从字形出发,延伸至相关视觉图形,使标识从静态的平面字形,延展至其他文字,或其延伸图形,更具延展性、空间性和动态可变性。

TDC68标识设计类获奖作品:无方建筑,设计:后和广告

书籍设计类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字形特色鲜明,装帧形式多样。例如,新德里Ananya Khaitan设计的《Guftgu》牛皮纸材质与专色黑白印刷的油墨很好的表现土地主题,封面多语言混排的细节考究,牛皮纸壳呈现编排信息和目录,内文中强化信息的层级变化形式新颖;柏林Burrow设计的《Crisis of Now(当下危机——亚洲当代摄影展)》三册封面以及内文英文都展现了精细的编排;柏林hesign何见平设计的《DAYDREAM(白日梦)》封面字形切割叠加,立体拉叠工艺等变化丰富,内文专色印刷与彩条和毛边形成一种手工记录感。中国地区获得书籍设计类奖项的包括:南京的瀚清堂设计的《瀚书十七》,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六感工作室和陈楠设计的《中国汉字设计史》,北京的薄荷设计的《北京服装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作品集》、北京的STONESDESIGN Lab设计的《爱的形态》。

汉仪颐和仙境体

瀚清堂设计的《瀚书十七》记录了赵清三十余年设计中的17本“最美的书”的设计过程,内文版式与原书版式相对应,为整本书提供了丰富多变的版式,封面17道压痕、毛边和直边的交错装订以及纸张质感,都体现17次设计的过程,整体雅致、细节丰富。

Mallikātype的锦华明朝体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六感工作室和陈楠设计的《中国汉字设计史》梳理了中国汉字设计的发展历史,从封面字形的变化和版式设计,可以直观的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内文中线条和浅色块与文字的交错,构筑了具有分析感的视觉面貌,整体简明,结构清晰。

薄荷设计的《北京服装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作品集》多册彩色透明壳和点状英文,营造了自由多彩的青春画面;北京STONES DESIGN Lab设计的《爱的形态》切割、不规则、多变的字形,表现主题复杂多变的形态。

海报设计类获奖作品,每件作品的字形和版式,都充满活力与独特性,设计师们通过拆解、分割、叠加、错位、并置、分散、挤压等方式,使不同作品的字形呈现不同的聚合化、碎片化、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等状态,字形、层级和版式细腻丰富,风格呈多元化。例如,柏林地区的hesign何见平设计的《2021 TDC东京ggg画廊展》海报,纸张裁切的文字层叠,形成清爽自然有温度的面貌。毛思雨设计的《FLIBBERTIGIBBET》在绿色底上不规则波形流动的文字,具有饶舌语言的节奏感。

中国获得海报设计类奖项的包括:Tao平面设计为《现所X创邑》设计的主视觉,手写感的大字母、几何线条和数字,精心安排的反复书写、标记和涂改的元素,形成了轻松自由的版式;李根在设计的《道可道Fashion道》通过黑条构筑拟人姿态的文字,具有实验性;澳门的Todot Design和 Jun Cai设计的《BOK FESTIVAL戏剧节》海报,将“非”字作为拆解“Give It A Shot”的框架,虚实拼接的字形具有剧场感;无锡的HDU²³ Lab设计的《科学家咖啡系列海报》通过散落的数字和叠加的数值分类等文字信息,呈现了具有研究和记录感的咖啡品牌的视觉面貌;北京的OAD为当代功夫茶饮T.CUP设计的《change》主题海报,满铺并置的黑体字汉字、英文和数字,与隐约的茶渍状的茶壶动态混叠,具有现代饮品的时尚感;中山的圆心设计的曹步图书馆《中国五岳》海报和台北陈彦廷设计的《万殊一辙》海报,通过黑白山水和剪纸透叠构筑汉字,形意结合具有文化意境;杭州的白吐白设计事务所设计两件海报作品获奖,湖南常德美术馆《正在生成——常德柳叶湖当代艺术邀请展》,图形切割字形呈现碎片、叠加、错位、散点等非常规化状态,《日历》海报用独特的像素感字形和色块呈现一年的工作和休息状态。

本届25TDC字体设计奖 ,来自于海牙的Typotheque凭借Greta Armenian、Lava Syllabics和 November Tamil三款字体,获得了3个奖项,成为了本届25TDC获奖最多的机构。由于近年来,阿拉伯语、印度语、中文、日语和韩语字体参赛人数不断增加,这也促使了该竞赛首次增设了专门的字体设计类别,以及额外增加了相应的设计专家评委,这也成为了25TDC的一大亮点。本届25TDC中国有5件作品获奖,包括:方正乾隆行书体、方正国美进道体、汉仪颐和仙境体、3type基本美术体和Mallikātype的锦华明朝体。其中,方正乾隆行书体获得了评审奖。中文字体以书法体、手写体、美术体和具有印制感的宋体为主,笔形的细节变化,体现汉字书写性的美感。

除了常规的字体语言字形以外,苹果设计的SFSymbols 3包含了大量图标符号,作为系统字体以及符号语言字体,也成为了本届获奖作品,这也是本次评选的特色之一。

文 Article / 董月夕 Yuexi Dong

图 Pictures / 各设计机构、设计师 All Design Studio&Desig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