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看短视频,却不知被洗脑,谨慎面对家中早熟宝贝

2020-02-27   鸽子医生育儿

视频不只能让成人消磨时间,一解上班承受到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是孩子学习的平台之一,但因取得方便,能观看到的内容相当多种,爸妈须严格挑选出适合孩子的内容,才能成为临时好保姆。

长期观看,以致孩子过于早熟

有些平台,广告收入是一部分,因此爸妈无法自行选择广告类型,也因为随处可见,而无法准确把控孩子观看状况,若是孩子长期观看这类型的视频,就可能在生活中讲出不太得体,甚至是过于成熟的话语。


闺蜜曾经苦恼的说:孩子在房间拿着玩具电话说话,清楚一听,竟发现孩子称对方为‘老公’,闺蜜和先生惊呼不已,心想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类的词语,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后来才发觉,原来是孩子把在电子产品上所看到的内容,融入游戏当中;孩子不只会在家中玩,若是在公园玩、在学校玩,吸收的资讯过于早熟,就可能脱口而出不适当的词语。


把控时间,通过时间交换及观看姿势来调整

短视频平台,多为时间短又有丰富的声光效果,如何把控孩子观看的时间,爸妈可准备计时器,严格执行孩子观看的时间,或是将‘观看’这件事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让孩子呈现一个‘大熊熊’的姿势,维持与瑜伽的‘棒式’一样,孩子看久了,觉得身体酸了就不会想再继续往下看。


另外,爸妈也能用等价的时间交换看影片的时间,例如:要求孩子玩多久的拼图,才能看多久的视频,就像是兑换等值的宝物的概念,让孩子知道‘要付出相对的代价,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管控孩子观看的时间,也能训练到静态活动,孩子也会因为姿势上的难度,而不再那么着迷。

日常游戏也能取代视频效果!

其实进行一些游戏,也能取代视频所具有的声光效果!爸妈可多陪玩,学习想象模仿游戏,把近期热门卡通或是电影当成是题材,融入游戏当中,让孩子觉得不是一定要有声光效果的视频才有趣,运用自己的想像力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运用沟通技巧,缓解哭闹情绪

当然若是已沉迷一段时间的孩子,对于父母掌控观看时间的做法,一开始一定会有所反弹,爸妈需具备沟通上的技巧,若孩子反应越激烈,爸妈给予的回馈越大,孩子就会觉得‘只要我哭闹,我就能达成’。爸妈应渐渐地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当发觉孩子哭闹的情绪开始缓和时,爸妈要给孩子台阶下,使用技巧性的话语,转移其注意力,像是孩子如果说‘不要不要’,爸妈可回应‘对,不要现在看’,孩子可能会再回答‘我要看’,那爸妈可回答‘对啊,我们改成明天看’,态度坚定且顺孩子的反应回答,同时也要提醒爸妈,若是答应孩子明天看,爸妈一定要遵守承诺。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久了才能有效训练孩子不再沉迷于电子产品。


看到不适当内容,爸妈应正面教导

在2018年,有家神秘的公司,专门制作儿童动画,以蜘蛛人、海绵宝宝等知名角色,标题使用一些可爱、幼稚的字词,吸引孩子的注意,但内容却包含了暴力、血腥等情节,若是爸妈没能陪同观赏,这些恐怖情节就可能在孩子眼前赤裸曝光。


若孩子真的不小心看到了不适当的内容,该怎么办?与其让孩子自行想像,爸妈应主动且正向地与孩子解释视频内容,像是如果孩子不小心看到裸体,爸妈可用教育的话语,表示‘这是你我长大后都会有的身体样貌’,让孩子清楚了解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同时也提醒爸妈,这类型的视频内容就不该让孩子再看到第二遍,也要教导孩子不要将这样的内容融入游戏当中。

给予适当内容,但切记不因噎废食

由于现今网络十分发达,虽鼓励爸妈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手机,而能多从事一些静态活动,但毕竟不是在任何场合,爸妈都能随身携带画笔或是故事书,当遇到孩子吵闹时,爸妈以短暂播放视频的方式安抚孩子,但仍要挑选适当内容,也不要因为有一次的经验而让孩子动辄予取予求。


曾在某平台看到这样一个短视频,颇为有趣:爸妈发现孩子总是往窗外看,每次都是看往同个方向,但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仔细一瞧才发现,因为爸妈都不让孩子在家看电视,孩子竟然在偷看对面的电视!丰富的声光效果的确会吸引孩子,但爸妈也别因噎废食,‘过多的内容对于大脑发育不会有益处,但适当的内容对于生活品质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