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个以水果、猪、电饭煲闻名的县级市廉江,有两块飞地

2019-09-10   网络醉江南

廉江市,广东省湛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接壤,濒临北部湾,地处粤、桂两省区交汇处,北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沟通大西南和东南亚的门户。

廉江地域,秦属象郡地;汉属合浦县地;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

南朝宋、齐,属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隋朝,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

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注:罗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面积约6万平方米。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1962年,此城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时,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县。唐天宝元年,招义县改为干水县,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公元623年(唐朝武德六年),罗州徙治石城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石城县易名为濂江县。

廉江市人民公园

972年(宋太祖开宝五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复析置石城县。

元朝,属化州路;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化州府,1374年(洪武七年)属化州,1376年(洪武九年)属高州府;清朝,属高州府。

1915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1920年(民国9年),废除道制,仍属高州善后处。

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

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

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廉江市土地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户籍人口178.71万人。2014年,廉江市辖罗州、城北、城南3个街道和18个镇:石城、新民、吉水、河唇、石角、良垌、横山、安铺、营仔、青平、车板、高桥、雅塘、石岭、石颈、塘蓬、长山、和寮。廉江市境内还有黎明、红湖、晨光、红江、东升、长山6个国营农场(属粤西农垦局管辖)以及廉江、石岭2个国营林场(属雷州林业局管辖)。

另外:廉江市的飞地共两处,均在廉江市的东北边,归石角镇管辖。一处在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的源头)东侧茂名市的化州市的兰山镇内,面积不大,只有一个村落——长垌。另一处在化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之间——北、东、南边是化州市的平定、合江、兰山等镇,西边是陆川县的古城镇。这块飞地较大,内有棉地、山腰、山角、山底、榕树圩等村庄。

廉江是传统农业大县和工业强县,盛产水果,号称百果之乡;是广东40个产粮大县中表现较突出的县级市;是粤西唯一一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工业类别齐全,尤以电饭煲产业表现突出,其电饭煲产量占全国3成以上,是“中国电饭煲之乡”。

廉江境内多代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种众多,素有“花岗岩王国”之称,储藏量达200亿立方米。

全国闻名的鹤地水库,储水量达12亿立方米,水面积122平方公里,有“人造海”之誉,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曾莅临考察并予题词。

廉江旅游景点:塘山岭、人民公园、鹤地水库、高桥红树林、良垌文笔塔等。

(文、图版权属原作者,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