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的胶东半岛有一块飞地,这块飞地不算很大,是烟台市范围内的一个小山村,村子的四周都是栖霞市的地盘,村子本身却归海阳市管辖。这个村叫“黑石庵”,在海阳北部,位于榆山脚下。
黑石庵村其实算不上一个独立的行政自然村,它隶属于三公里之外的徐家店镇野夼堡村所辖。从地图上看,黑石庵村位于海阳栖霞交界的北榆山山后,村子已深入栖霞市境内,周围隔山与其相邻的村子也都为栖霞市桃村镇所辖,村子通过一条两公里长的蜿蜒山路与204国道相通,交界处便是栖霞市桃村镇的安东村。也就是说,黑石庵村的人,到自己村(野夼堡村)去办事,也要跨越两个县的地界。
为什么黑石庵会成为海阳的飞地?这还要从明朝时说起。在古代,村庄之间的边界是很模糊的,一般适用“地随人归”的原则,即地的主人是哪个村的,这里就算是那个村的地。在明朝天启年间时,黑石庵村这一片山地(黑石山),是海阳县(当时还是莱阳的一部分)野夼堡村人于守国祖传的产业。后来,于守国将这片地捐献给了附近的一座庵(名字好像叫作贤良庵)。
庵里的居士平时要诵经念佛,虽然有田产,但自己不能耕种,需要雇人。根据推测,这种雇工通常不固定,从天启年间到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换了好几茬。
大概在清末民初的时候,附近台上村的一户张姓人家,迁徙到现在的黑石庵村,成为庵里的雇工。不过,跟以前的人不同,这户张姓人家此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即便后来庵不存在了,他们也没有迁离,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如今的黑石庵村,大概有20多户人家,都是当年那位张姓祖先的后代,亲缘关系上还没有完全出五服,算是一大家的人。
(图文作者牙山农夫,版权属原作者,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