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们以为像胃部这么酸性的环境是没有细菌可以存活下来的。
直到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Marshall 与 Warren发现了唯一能在胃部存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在2005年,Marshall 与 Warren还因发现并证明了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感染率很高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的感染性菌。
以上专业术语不明白没关系,记住它的特点就是了:感染性,即可传染。
P.s. 还有一个小知识点:是目前已知的能在人类胃部存活的细菌~
除了在人的胃部外,幽门螺杆菌还能生存在十二指肠、人的口腔等其他的人体部位。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靠口—口、粪—口,就是你接个吻、吃个饭都有可能被染上,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小薇要上一组数据证明这点:
- 全球几乎有50%的人口都受到了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感染人数可达90%。
- 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
幽门螺杆菌真的会致癌吗?
是的,但你也不要太恐慌,不然一半的世界人口都得胃癌了。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了第1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明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癌症的分级只是看致癌证据是否可靠,是否充分,而不是看它导致癌症的能力强不强,比如烟草、酒精饮料、槟榔等也是第1类致癌物。
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里,只有不到1%的人会最终发展为胃癌。
并且,在这1%的人群里,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是主谋,因为胃癌也有可能是饮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引起的。
虽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得胃癌,但是却有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淋巴瘤等胃肠道疾病,甚至它还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多种胃肠外疾患有关。
所以,对于幽门螺杆菌,你不必太过恐慌,但一定要引起重视。
怎么知道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其实,大部分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没有什么症状,有症状也很少想到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过,通过一些症状和检查,也能看出端倪。
看症状
1、口臭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不仅会在胃部,还能在牙菌斑中生存,它会产生氨气等臭味的气体,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所以,如果是顽固性口臭一直找不到原因,不妨考虑是否是幽门螺杆菌的原因。
2、泛酸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酸过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出现泛酸和烧心。在餐后常会出现嗳气、恶心、腹涨等肠胃不适。
3、胃痛
随着病情的严重,幽门螺杆菌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起胃溃疡,而胃痛是溃疡病最典型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多在上腹部。
看检查
目前医院常用以下4种检查来诊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1、14c或13c呼气试验
通过服用含有14C或13C的尿素后,对着机器呼气,阳性说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目前医院广泛使用的检查方法,但有可能出现假阳性。
2、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就是抽血检查。阳性只代表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代表目前仍有幽门螺杆菌存在。
3、快速尿素酶试验
在加入指示剂酚红的尿素液中放入胃黏膜活检组织,尿素液变红则为阳性,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准确度不如14C或13C呼气试验。
4、组织学检测
将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说明组织中存在幽门螺杆菌。
得了幽门螺杆菌要治疗吗?
这可不是个傻问题:
虽然幽门螺杆菌是第1类致癌物,但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需要治疗。
不需要治疗的情况
假如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没有什么症状,又排除胃溃疡、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吃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有胃病史等因素,可以不用治疗。
因为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使用3~4种的药物,其中至少2种是抗生素。而抗生素这种药是一把双刃刀,杀死病菌的同时还有可能带来如胃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问题,有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需要治疗的情况
- 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 有胃癌家族史、直系亲属有胃癌的;
- 长期服用影响胃粘膜功能药物的;
- 感染幽门螺杆菌带来了严重心理负担的。
在治疗前,建议做一个胃镜检查,看看幽门螺杆菌对胃部造成了何种程度的损害如胃溃疡的程度等,方便医生判断如何用药。
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要抗生素+抗酸药,需要3~4种药物联合,专业上的治疗方案叫3联或4联,疗程在10~14天。
P.s. 由于现在医生开药最多只能开7天,所以药吃完的时候,不要自己配药吃。请一定及时到院复查,医生会视你的情况判断是否要改变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能预防吗?
其实,幽门螺杆菌还是很难预防的,口—口就能传染,总不能接吻前让对方到医院吹个气,看看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吧。
而分餐制,又没有证据能证明能减少感染率。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两个措施:
-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食和喝生水,餐具定期消毒,保持口腔健康。
- 定期体检:一来,可以尽快发觉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若需要治疗可尽早开始;二来,如果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定期体检还可检测病情的进展。
总之,对幽门螺杆菌不要恐慌,
感染了也不要紧张
也别讳疾忌医
尽快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哦~
学到新知识了
记得点赞+关注
转发给更多的人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