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父母也看成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和其他职业相比,养育一个孩子真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了。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优秀的成长,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当看见孩子在苦苦挣扎时,我们的内心常常会觉得很受伤。
作为父母的我们惊慌失措,不知道怎样去做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孩子,同时让自己的心里也变得踏实轻松。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本《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给出了答案。
本书的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博士指出,一次短暂的倾听可以让情感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当父母学会真正的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就有机会帮助孩子和自己渡过难关,从疗愈中得到成长,并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作者戈尔德博士从事普通儿科和行为儿科学二十多年,一直致力研究问题行为孩子。
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本书,共同解决育儿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
01
父母为什么要学会倾听
身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必须现在要做些什么,不然等孩子长大就会来不及。当我们带着这些想法去管教孩子时,却发现遇到了种种问题。
作者在书中告诫所有的家长,正是因为父母们没有试着去理解孩子,才造成了很多养育问题,所以每个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这样才能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因为倾听是一种带着爱意说话的能力,当我们学会了倾听,就能挖掘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们也会明白孩子那种种看似叛逆的表现,其实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倾听可以重新建立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说:“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有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听到孩子这句话会有多么的失望,但她没有训斥儿子,而是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的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说:“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瞬时母亲的心里充满深深的感动。
如果妈妈没有接着倾听孩子的话,是不是就会误会孩子呢?所以学会倾听孩子真的很重要。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倾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需要保持冷静的能力。
其次要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正确面对孩子稚嫩的情感,不要随意给他们贴标签。
最后要意识到孩子的冲动叛逆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学会正确对待。
父母要从心中明白年幼的孩子会哭闹,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都是成长中正常的一部分。
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独立自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够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
02
孩子叛逆失控行为背后的真相
孩子有一些叛逆或者失控的行为,作为家长不能老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孩子的迫害,而是要端正心态,去积极的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
当我们有机会用心的去倾听孩子时,我们会发现叛逆的行为其实是孩子试图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
这种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孩子不被理解的感受。
六岁的麦琪以前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最近却拒绝自己上床睡觉。妈妈觉得她有点叛逆。她带女儿在情感咨询师的帮助下知道了真相。
麦琪有一个经常酗酒的父亲,在她刚学会走路时抛弃了麦琪和她的妈妈。他也时常来看望女儿,但他每次出现时总是喝得醉醺醺的,而且说话声音很大。
咨询师分析出麦琪拒绝自己上床睡觉,是因为父亲带给她了压力。于是妈妈在麦琪睡觉前陪伴她,不允许她的父亲醉酒的情况来看她,过了一段时间,麦琪可以自己上床睡觉了。
由此可见,孩子其实对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接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当孩子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叛逆行为时,父母应该这样去做:
对待孩子要进行面对面的管教。
不要把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单独关进屋子,这样并不能达到让孩子好好反思的效果,相反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自己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父母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在自己怒火攻心的时刻,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冷静,比如看看窗外转移下注意力或者进行深呼吸。
当孩子身上出现叛逆行为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要做到自查,查看一下家庭环境是否对孩子造成了影响。
03
陪伴孩子要做到有效倾听
亲子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倾听,教养孩子的最佳方法也是要求父母要做到有效倾听。可见倾听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作者建议大家用以下方法可以遵循。
首先要做到反复倾听。
孩子在成长中遇到挫折时,压力可能会让他们曾经发生的问题再次出现。这就要求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反复倾听。
倾听的办法很简单,不去和他讲道理,努力的表示关爱和安慰,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去跟孩子讨论一些事情。
新的问题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父母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敏锐的倾听。
其次是要做到认真倾听。
书中提到老师倾听的例子,教师夏洛特陪着四岁的小男孩在一起画画。她不时会问小男孩画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画笔,会一直和小男孩交流。
就这样在画画的过程中,她和孩子说着话。她用心观察着孩子的表现,认真倾听着孩子的谈话,同时也提供了全心全意的陪伴。
家长应该像老师倾听学生一样,去认真倾听孩子,因为认真倾听就是要做到用心观察,并且与孩子进行互动。
最后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倾听。
现在的生活都是快节奏,大家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常常会感到时间紧缺。但即使是这样,作为父母也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04
父母倾听孩子的正确姿势
想要正确的做到倾听孩子,父母应该具备的正确姿势是:疏解出自己的悲伤,满怀希望的去倾听孩子。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卡罗,找到作者向她倾诉,自己五岁的女儿因为不好好吃饭,导致在他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斗争。
当作者安慰卡罗:我知道你真的很爱女儿,为女儿操了很多心。听到这句话的卡罗情绪有点失控,声音变得沙哑,突然间泪水就汹涌而下。
很多父母因为担忧害怕,总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生怕因为自己做的不好而影响孩子,心情每天都处在自责和担忧中,无限循环。
作者却告诫我们,虽然担心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只有把自己的担忧、自己的悲伤表达出来,才能够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个体,才能认识到真我。
其实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想要更好的倾听孩子,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安放,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疏解自己的悲伤呢?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明白缺憾是为人父母的一部分。
其次意识到孩子挑起了自己的情绪时,要找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让自己的悲伤宣泄出来。
最后要正确面对曾经那些痛苦的记忆。
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苦苦挣扎是成长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当我们学会了真正的去倾听,就有机会帮助孩子和自己渡过难关,倾听孩子也倾听了自己,在一次次的自我疗愈中得到成长,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当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我们的肩上就被赋予了教养孩子的职责。学会倾听,我们才能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
在摸爬滚打的经验教训中,我们终于懂得了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专注投入的去管教孩子。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倾听孩子也倾听自己,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爱、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