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崔雪莉自杀,让我想起那些孩子的苦……

2019-10-15     家美会

10月14日下午4时,25岁的韩国女艺人崔雪莉,被发现在家中自杀。

因为抑郁。经纪人向警察陈述时,说明了雪莉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情况。而就在自杀当天的上午,她依旧拍广告、上节目,仿佛一切如常。


你永远想象不到,那个在人前笑得最开心的人,背后却在死亡线上徘徊。


请多疼爱我一些吧。”

在雪莉离世之前,有多少人曾意识到这是来自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求助。

而在雪莉走后,又有多少人能记得这句求救,能“多多疼爱”那些仍在世间挣扎的其他艺人?


张国荣、乔任梁......抑郁症带走了记忆中熟悉的多少人?


在娱乐产业高度繁荣的韩国,艺人因抑郁症自杀的数量令人咋舌。

自2005年知名影星李恩珠在家中上吊自杀起,在随后的10年间,共有超过30位韩星相继走上绝路,其中不乏崔真实、郑多彬等知名艺人。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在这三十余位韩国艺人中,有21人因抑郁症或疑因抑郁选择自杀,其中近半数艺人去世时的年龄不超过30岁。

如果对韩国娱乐圈不太熟悉,在国内影视行业中,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明星艺人也不在少数。

最让人印象深刻又扼腕惋惜的,莫过于“哥哥”张国荣与乔任梁——

在公众眼里,他们开朗、爱笑又才华横溢,有值得骄傲的作品,在圈里也受人尊敬与喜爱,可没人能想到,在他们微笑的面具下面还有一颗饱受抑郁症困扰的,伤痕累累的心......


2003年4月1日,饱受抑郁折磨的张国荣,从24楼一跃而下。“哥哥”的死,第一次让公众将目光聚焦在艺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上,第一次让公众明白了这份光鲜的背后,承载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与痛苦。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统计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而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17岁少女带妹妹自杀

遗书:已患抑郁症多年

9月底,河南洛阳17岁的姐姐带着10岁的妹妹跳入水库自杀……

而其自杀的原因,就是患有抑郁症,她在遗书中写道:

“我觉得之前的抑郁症从来都没好过,一次次地折磨我,更折磨您二老的心,我难受啊……抑郁症太可怕了,不深入治疗是不可能会好的,我知道我不需要治疗了,也就不需要再浪费家里的钱……”

孩子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

孩子抑郁症具体的发病病因不明,研究表明与以下因素有关,因此,可以从以下影响因素入手防止自家孩子患上抑郁症。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是抑郁症患者,孩子得病概率较普通人高,但并不是说父母是抑郁症患者,孩子就一定会得。

大脑功能的异常:研究发现,部分抑郁儿童的大脑会出现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2、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如经常打骂孩子、苛责孩子;或者父母之间关系不良,夫妻经常吵架,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个人性格:一些不好的性格习惯容易让孩子患上抑郁症,如悲观的孩子,容易对事情抱有负性认知,遇事容易往不好的方向联想;自卑的孩子,容易遇事责备自己。这些都容易让孩子积累负面情绪。

重大不良事件:家庭、学校、社会等的不良事件的刺激,如亲人去世、学校霸凌等等。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别再让悲剧发生

这些年,很多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只要孩子不发烧不头疼,没病没灾就可以了,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甚少,孩子心理健康要从小开始关注,其实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孩子健康心理的表现

1、求知欲强: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9禁忌”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5、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6、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8、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9、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ZbZ0W0BMH2_cNUgZ0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