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蔬菜为伴,以菜棚为家
这个厦门青年人火了!
还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鹭岛青年说
你有没有玩过《蛋仔派对》这款手游?
这款手游的主ip就是一个个外形
圆圆滚滚、酷似鸡蛋的“蛋仔”
页面可爱,关卡丰富
受到众多玩家的热捧
还一度登顶iOS端游戏下载榜
截自 蛋仔派对
但是
这款游戏在霸占小学生社交圈子的同时
其社交过程中的“诱导消费”行为
也让家长们面对着高额充值单
屡屡崩溃
近日甚至爆上了热搜榜单一位!
01.
家长们直呼离谱!
大量投诉套路未成年充值
《蛋仔派对》是一款标注适用年龄“8+”的游戏。游戏中还设置了多种竞技关卡,还可以换上漂亮可爱的“皮肤”。玩家们从鹌鹑蛋一路升级,历经鸽子蛋、鸡蛋等,直到成为凤凰蛋。
截自 蛋仔派对
尽管,在游戏中存在免费皮肤,玩家可以通过游戏竞技,积攒“瓶盖”兑换,但更华丽的、有特殊台词、以及特殊滚动音效的皮肤,玩家只能通过盲盒抽取或者直接购买,才能得到。
*要抽到好看的皮肤装扮,抽一次需要花6个许愿币或者6个彩虹币,要用60蛋币兑换,折合人民币6块钱。游戏鼓励玩家进行十连抽,能打五折,抽一次十连,需30块钱。
近日,福建多名家长反映
孩子在玩《蛋仔派对》时大量充值
一周刷掉上千元
一个月刷上万元的情况屡见不鲜
截自 海博TV
家长们虽然可通过
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渠道申请退款
但退款金额却在一定程度上“打折”
截自 新浪微博
各大社交平台几乎都有家长来求助:
“孩子偷偷大额充值游戏,如何退款”
截自 小红书
小鱼论坛也有“家长受害者”:
有同样经历的鱼友也不少
而关于《蛋仔派对》的这次退款风波
网友对此的评价可谓是
两级分化,各执一词
02.
永久关停还是家长全责?
网友吵起来了...
事情一出,网络上就炸开锅了
一边是被孩子“偷偷消费”了
大额金钱的家长
一边是自我支配氪金的玩家
双方开始了互相指责...
截自 新浪微博
有用户提出质疑:
孩子怎么知道密码?
手机怎么会到孩子手上去?
截自 新浪微博
而家长却提出对游戏的质疑:
“游戏防沉迷机制有问题”
“游戏注册绕过成年人认证”
图源 小红书
还有家长发出在抖音搜索“蛋仔派对未成年限制”的截图,一条发布于8月3日的评论称:“好消息,渠道服没有防沉迷”。此评论获得了7.2万点赞。
*渠道服是指由一些手机厂商或平台与游戏厂商合作运营推广的版本,用户利用相关渠道的账号就可以直接登录游戏。
图截自 抖音
此外,任何玩家只要点击《蛋仔派对》“快速游戏”选项,填写任意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就能完成“实名”认证,正常登录游戏。
双方“指责战”以及游戏机制的争议
从游戏上线始
就好像不曾停歇
那么,游戏官方的回复是什么呢?
03.
官方:AI巡逻识别未成年!
投诉受理平台:13000+条记录...
早在8月,备受争议的《蛋仔派对》一方进行了对风波的回应:
针对未成年人通过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的行为,《蛋仔派对》借助前沿AI大模型技术对未成年保护体系进行了智能升级,行业首次推出AI巡逻员,提高未成年风险行为识别准确率,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进行多方面的大数据分析,AI巡逻技术能够从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特征,来精准判断疑似未成年玩家,及时进行拦截管控,并辅以人脸识别进行高效验证。
然而,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蛋仔派对”
发现与这款游戏相关的投诉记录
累计超过13000条
截自 黑猫投诉平台
其中
以关键字“未成年”搜索
产生6000+条结果
以关键字“退款”搜索
产生7000+条结果
截自 黑猫投诉平台
不难看出
“蛋仔派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
绝大多数投诉
系因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而起
截自 黑猫投诉平台
话说回来,近年来,未成年游戏用户不断增多,有关部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让游戏行业“有规可依”: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网络游戏实名注册、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充值金额上限都提出了明确的限制;而后,又于2021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进一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除了有法律法规约束游戏提供者之外
家长在平日里也应加强
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管理
向上滑动阅览
那么
关于《蛋仔派对》这款游戏的退款风波
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哦
┃编辑:小路
┃图文来源:新浪微博、黑猫投诉平台、中国青年网、网络综合
点击查看厦门六区积分入学实施细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