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清官海瑞罢官,德道与法律信条,挽救不了土地兼并的态势

2022-08-23     适应生活

原标题:明朝清官海瑞罢官,德道与法律信条,挽救不了土地兼并的态势

在农耕时代,土地是国家重要资源,拥有土地也就拥有幸福生活,可是身份高贵有别,某些人生来就有特权,能占有更多资源,也能用手中的权力或者资源全获得更多资源,结合古人对土地的热爱,土地兼并现象就是每一个朝代尾大不掉事情。

建国之初,由于战乱的影响,土地完全能够满足现有人口的需求,土地兼并现象并不严重,但随着朝代休养生息,人口数量开始增加,而且世代传承的小农家庭也不肯定都是一帆风顺,发展不平衡是必然会存在,尤其是当遇到大灾难之时,土地作为抵押去借高利贷成为百姓的首选,高利贷的结果可想而知,百姓根本无力偿还,那么作为抵押的土地也自然成功进入放贷者口袋,古代土地兼并大多以这样方式蔓延开来。

历代的开国统治者也深知土地兼并的危害,虽然支持地主阶级的发展,但也不得不有些限制性要求,否则失地之人越来越多,容易引起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作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提出很多确保农民土地不被吞并的方法,当然,明朝建立之初土地并不是稀缺资源,土地兼并矛盾也不突出,治理起来比较好治理,但是200年后的明朝呢?我们以明朝隆庆年间海瑞巡视南直隶事件也说说明朝建国200年后的土地兼并矛盾。

海瑞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之职时,是明朝公认的最正直忠臣,南直隶很多官员听说海瑞要来此,自动离职或者请求调离此地的比比皆是,确实被这么一个古怪的上司盯上,日后的生活就不好过了。言归正传,海瑞可能觉得日常处理的事情过于简单,想找些刺激的事情来处理,开始每月拿出两天时间专门接收土地争议问题。

古代传统的放贷者与本地地痞流氓结合,将手中大量的钱款放给需要之人,利率极高,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任何人也不愿意去碰高利贷,但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决不了突如其来的家庭灾难。为了遏制高利贷的利率,明朝政府规定是不得超过三分,而且不论借贷者借贷时间长短,利息总数不能超过本金的一半。不仅如此,朝廷还规定,作为抵押的土地,因无法还贷而被放贷者占为己有的土地,可以在五年内原价赎回。虽有这样的规定,但不作为政府官员的考核内容,官员也自然不去触碰这棘手的内容,因此这一法律规定相当于一纸空文而已。

海瑞可是出了名的为民办事的清官,既然插手了农田所有权的问题,他自然也会努力做好,但当时的背景是,土地抵押贷款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哪怕是海瑞手下也会完全认同这样的事情,他完全是孤军奋战的局面。即便是海瑞打着维护法律的尊严和道德的神圣,但仍然无法打动任何人愿意加入他整理土地队伍中去,孤胆英雄独自上战场。

南直隶最强豪绅富户则是原明朝首辅徐阶,也是借贷百姓最为痛心疾首的人物,即便是徐阶闲居在家,他的人脉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同时徐阶还在就任首辅之时救了海瑞一命,因此海瑞一方面为了执法不阿逮捕了徐阶的弟弟,另一方面只是责令徐阶退回田产的一半,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增加了他的威信。

不是所有的放贷者像徐阶这样容易处理,毕竟牵扯面太广,而且土地的现实情况使得解决农田所有权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南方土地现实情况是大多种植水稻,为了方便灌溉以及土地肥沃程度,把水稻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因此每一户人家的土地也不可能连在一起,还有可能相距很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问题,使得豪绅富户与普通百姓的土地交错其间,很难分清楚到底是谁的土地。

如果仅是豪绅富户放贷,私占土地的话,情况也许好处理,但是高利贷本就不是一个垄断的行业,一般的自耕农也希望把富裕的钱财拿出去以便赚取很多的钱财。起初,一般自耕农与借贷者经济收入无多大差距,由于借贷者一方急需要用钱,从一般自耕农手中用土地换得急需的钱财,当然一般自耕农越来越富,逐渐成为地主。为何要说起自耕农变地主的过程呢?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过程告诉大家,当时高利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上到达官贵族,下到贫民百姓,已经深入人心,把高利贷的合法性已经上升到道德层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强占土地的行为,对于广泛的、貌似合法的高利贷行为,也只是凤毛菱角的行为,所以海瑞“挑起”整治土地兼并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又必须他单兵作战,胜利的天平偏向哪一方可想而知。即使与全世界作对,只要你所遵循的信条足够强大就行,但海瑞所依靠的明朝法律也有不足之处,虽然法律上考虑到借贷关系需要有字据,但民间借贷,通常很少有这方面的常识,因此海瑞激起的千层浪也只不过是批准赎还不到百分之5的土地,效果甚微不说,还惹了一身“骚”。

还未等海瑞继续发力,弹劾的奏折已经到了皇帝面前,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他自然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海瑞不得不弃官回乡。从一年前的无人敢非议的忠臣,到一年后的众矢之的,海瑞触碰了明朝200多年的民间以高利贷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兼并问题,他触碰的是很多官员的切身利益。明朝官员工资收入微薄,贪污又不敢,税收一年才两次,不足以养活家人以及“孝敬”上层官员,如果再有人敢出面禁止这些“不法行为”,那么此人成为众矢之的也是“咎由自取”。面对明朝200多年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张居正都无能为力,更别谈海瑞了。道德与法律的信条已经无法撼动土地兼并的局势,面对海瑞的也只有罢官这一个选择了。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52f232350f24f26715c58626b40ae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