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所谓熟能生巧,经过不断的重复尝试与深入研究,最终人们会将一项技能培养得近乎完美。《卖油翁》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有所了解——“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在宋代欧阳修的笔下,卖油翁的“绝技”让人叹服。对此“绝技”,卖油翁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句话恰在说明“熟能生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譬如剪纸、书法、雕刻艺术等等。在国外人眼中,中国人不仅聪慧,而且心灵手巧,这些由古代“手艺人”发明而传承至今的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诸多爱好者……
01
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手艺”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然在走向落寞,而许多传统艺术文化也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不论是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上,人们往往更多地使用智能化设备,而逐渐忽略了动手的重要性。“传统手艺”更是面临着无人继承、濒临失传的困境,许多的传统手工艺术已然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下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在便捷、高效中感到了乏味,从千篇一律的商品中感到了审美疲劳,而手工艺术作品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手工艺术品也开始走向市场,走向了百姓的生活。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许多人以短视频的方式,发布了自己的“绝活”视频,这些人中有些可以写一首漂亮的书法字,有些能够用一块平平无奇的木料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模型,令人拍手叫绝。
02
古代有一项名叫“根雕”的手工艺术,号称能够“化腐朽为精奇”,《五杂俎》中记载到“以枯木根做禅椅”,也就是用枯木的树根雕刻成禅椅,听起来十分高大上,由此看来,将枯木雕刻成椅子,赋予它崭新的价值,的确有一种“枯木逢春”之感。
曾经,有一位来自广西的雕刻师傅,他姓龙,大家都叫他龙师傅。据了解,龙师傅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根雕”的爱好者,具有很强的雕刻实力。龙师傅在当地十分有名,倘若有人想要龙师傅帮他雕刻一些东西,龙师傅都会欣然接受,龙师傅在根雕艺术方面的心灵手巧也给他带来了一份不错的收入。
在许多人眼里,龙师傅的根雕手艺不过只是一种赚钱的手段,是他的“饭碗”。但是,外人所不知道的是,龙师傅一直有一个理想,那便是怀着将根雕这一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初衷,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并鼓舞着人们重拾这一非物质文化艺术。
为了让人们重视根雕艺术,龙师傅下定决心雕刻出一座气势宏伟,规模庞大,能够代表中国的根雕作品。
通过龙师傅坚持不懈地打磨雕刻,一座高达15米的“东方雄狮”形象屹立在一片开阔的工地中,据了解,参与“东方雄狮”雕刻的工人包括龙师傅在内多达10余人,这些手艺人马不停蹄,耗费半年多才打造出了这座15米的根雕作品……
据龙师傅透露,雕刻“东方雄狮”所用的木材为珍贵的金丝楠木。众所周知,金丝楠木十分名贵,经常用于制造高档家具,如此大的根雕作品,花费的物力、财力更是不容小觑。
“东方雄狮”一经曝光,引来了众多雕刻艺术品爱好者前来观赏,更有富翁出价400万,企图买下这座宏大的雕刻作品。即便除了制造本金,龙师傅还可以赚得100万,但他却没有答应。龙师傅表示,没有上千万元,“东方雄狮”是不会出售的。
那么,这么久过去了,“东方雄狮”雕刻品最终怎么样了呢?
令人惋惜的是,“东方雄狮”因为出价太高,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而它最后也是被锁在了仓库里,一直无人问津。
结语
既然是艺术品,又怎么能用金钱去衡量它价值呢?龙师傅出价千万是否是因为不想出售“东方雄狮”,我们暂且无法得知。但是,龙师傅为了体现中华传统手艺——根雕之魅力,不惜兴师动众,打造“东方雄狮”,这一行为着实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