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小妹逆袭为申通霸总,146亿卖掉申通后,靠卖雨伞又挣200亿

2022-02-24   军武四分三十三

原标题:从工厂小妹逆袭为申通霸总,146亿卖掉申通后,靠卖雨伞又挣200亿

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古往今来,商海中不乏生财有道的女子,陈小英就是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她白手起家,从工厂小妹逆袭为申通霸总,和马云一起谈笑风生,把申通146亿卖给马云后,东山再起,卖雨伞又挣百亿,陈小英是当之无愧的女强人,那么这位身价百亿的“快递女王”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陈小英

工厂小妹

1976年,陈小英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钟灵毓秀之地的称号,宋名臣范仲淹更是对此地赞叹不已,并写下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来赞美桐庐县,现在的桐庐县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号,那就是“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陈小英小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还正在处于起步的阶段,那个年代很少有富裕的人家,日子也都刚能温饱,而陈晓英的家庭更是苦上加苦,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全家的经济重担都压在她母亲柔弱的肩膀上。

为了能让贫困的家庭早一天过上好日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初中毕业之后就辍学了,在家乡的一名老木匠那里做学徒,每个月仅仅只有30元的微薄收入,全用来补贴家用。

和哥哥陈德军一样,陈小英也早早地就放弃了学业,来到了杭州的一家印染厂打工,十几岁的女孩子初进社会,总想着把挣来的钱寄给家里。日子过的很辛苦,幸运的是,陈小英在这家印染厂认识了和她同命相怜之人—聂腾飞。

聂腾飞比陈小英大三岁,和陈小英一样,聂腾飞的家境贫寒,他本人更是连个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穷苦家庭出身的聂腾飞比谁都更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陈小英

好运总会眷顾勤奋努力的人。性格开朗,工作努力的聂腾飞得到了印染厂老板的赏识,也赢得了陈小英的芳心,二人的年龄相近,家庭状况也差不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在工友们的撮合下,二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

二人在一众印染厂工友们的见证下结了婚,有了自己小家庭的聂腾飞心中的责任感更为强烈,他清楚地知道,印染厂不是他一辈子的归宿,他必须为自己的小家庭以及亲人们谋一条更好的出路。

抓住机遇,白手起家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凭借着人口红利,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沪杭两地的进出口贸易生意非常火爆。此时,陈小英和丈夫聂腾飞还在印染厂辛苦地打着工,但是商业嗅觉敏锐的夫妻二人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是1993年,印染厂接到了来自美国商家的20多个订单,但因为出境的港口是在上海,而为了不耽误货物的出关,在杭州的海关报完关之后,报关单必须在第二天就到达上海。

从杭州到上海虽然距离很近,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邮政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杭州到上海,往往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90年代的印染厂

想要抓住机遇,就不要固化思维模式,那么,既然邮政做不到,那就自己送,聂腾飞自己一人带着报关单搭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很顺利的把报关单送到上海的码头,而且来回趟的路费要比邮政的运费少多了。

陈小英和丈夫就算了一笔账,用市场上一单的报价再扣除来回趟的费用,那么一单就能挣到报价的70%,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盈利。

看到如此可观的利润之后,夫妻二人果断辞去工作,来回跑了几趟之后,挣的钱就抵得上他们夫妻一个月的工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夫妻二人很快便把身边的亲朋好友拉入伙,这其中就包括了詹际盛、聂腾云和陈德军,尤其是詹际盛和聂腾云二人,这两人在后来一个创办了天天快递,一个创办了韵达快递,都成为了快递运输业的大佬。

说到中国的快递公司,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邮政、韵达、天天、百世、申通、中通、极兔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公司老板们的背后也有一个链条,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

聂腾云

申通的老板是聂腾飞和陈小英,韵达快递的老板是聂腾云,而聂腾云是聂腾飞的亲弟弟,天天快递的老板是詹际盛,而詹际盛又曾经是聂腾飞的工友,这几人联合起来,占了中国快递市场40%左右的份额。

辞去工作的几个人,可以说是破釜沉舟。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是对的,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虽然能养家糊口,但也挣不了大钱,与其一成不变还不如放手一搏,去挣一份事业。

万事开头难。聂腾飞和几个男人们在外奔波运货,为了省钱,他们常常抱着货物,一站就是一夜,一天的睡眠时间仅仅只有几个小时,日子过的虽然辛苦,但是钱是挣到手了,有了奔头,大家工作也就更为努力。

彼时还在辛苦奔波的几人,或许还没有预料到,他们开创了中国“另类”的运输市场,填补了中国民营快递市场的空白。

仅用一年的时间,夫妻二人就挣到了两万多块钱。这是一笔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工资。对比今天的人均储蓄计算,90年代的两万元,放到今天的话,折合人民币将近200多万元,200多万的身价哪怕是现在也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了。

图源网络

获利如此之多,哪有不继续干下去的道理?很快陈小英他们夫妻二人成立了“盛彤”,也就是申通的前身。男人们在外跑运输,陈小英就去拓展业务群,陈小英一家一家地给杭州的一些贸易公司打电话洽谈生意,但由于公司是刚起步,时常遇到一些外贸公司把她当成骗子的情况。

陈小英也丝毫不气馁,她一遍一遍地打着电话,只要对方要求见面,她就飞速地赶过去,但大部分都是不成的。因为报关单不比其它普通信件,贸易公司还是更为信任邮政快递。多数时候陈小英一天要打上千个营销电话,即使成交的几率不大,但陈小英也依然坚持下去,这个江南女子身上总有一股越挫越勇的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小英的努力下,申通的业务市场被拓宽。随着和一些外贸公司业务的深入往来,公司的名声很快就被打响,陈小英与聂腾飞抓住机会积极拓展业务,从1995年开始至1996年,仅仅只用了两年的时间,申通就完成了在江浙沪地区的快递站布点。

申通快递的出现迎合了时代的发展。1997年公司业务进一步扩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市场也被申通快递占据。可以说,申通快递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开创了国内民营快递市场的先河,是国内第一家民营快递运输企业,90年代可以说是申通的天下。

陈晓英和聂腾飞的事业蒸蒸日上,荣归故里时,夫妻俩人开了一辆小轿车,家乡的亲人们也都为之自豪,甚至在村头放起了鞭炮。

事业有成之后,陈小英与聂腾飞夫妻二人就想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发财,他们从老家桐庐招了很多同乡,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申通快递

“快递女王”

事业有成,娇妻在怀,正是人生风光无限之时,然而意外却悄然到来。此时,聂腾飞正想进一步扩展全国市场,一场意外的车祸,却残忍地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陈小英16岁的时候就和聂腾飞相恋,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二人少年夫妻,相知相爱,风风雨雨中一路走来,尝遍了辛酸苦辣,如今眼看着日子变好,却也永远的天人永隔了。

彼时的陈小英也才22岁,正值青春靓丽之际,丈夫却意外身亡,留给她的是夫妻二人的共同心血—申通。

快递行业的巨大利润,公司的元老们也都是看在心里的,有聂腾飞在,还能够管住他们。但如今聂腾飞已经去世,公司群龙无首,人心涣散,刚刚失去丈夫的陈小英只一心沉浸在悲痛之中,那时的她还没有后来的成熟与果断。

很快,公司的元老们都各奔东西,自立门户,就连聂腾飞的亲弟弟聂腾云也自立门户,创办了后来的韵达快递。

少年夫妻又共度风雨,总是情义深长,但如今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要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陈小英不得不逼着自己坚强起来,在哥哥陈德军的帮助下掌控了申通,整装旗鼓,成为了申通的当家人。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男人走进了陈小英的视野,他就是后来天天快递的董事长奚春阳。奚春阳原先是聂腾飞的司机,聂腾飞去世之后,奚春阳给予陈小英很大的帮助,并陪着陈小英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二人日久生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奚春阳

此时,“快递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行业竞争力度加大,申通不仅要同其它的“两通一达”竞争,也要同正飞速发展的广东顺丰抢占市场。申通如果想要继续保持民营快递业龙头的位置,那么就必须要另辟蹊径,才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间杀出一条血路。

因为公司元老们的出走,申通快递流失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很难再创往日的辉煌。但是与韵达,圆通等不同的是,这些年的经营下来,申通的口碑明显更大,拥有其他快递公司所没有的品牌效应。

陈小英和哥哥陈德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占领,于是便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开创了快递行业的加盟制度。

可以说,兄妹二人的想法非常大胆,也非常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的具体状况。

因为当时民营的快递企业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口碑不好,很难形成一定的气候。选择加盟申通,那么就能够用到申通的品牌,就可以扩大自己的业务,自担风险自负盈亏,除此之外,只需要每年向总部缴纳保证金,信封面单费以及中转派送费就可以了,何乐而不为呢?不得不说兄妹二人走了一步非常聪明的棋。

这种加盟性的商业经营模式,是最为简单粗暴的市场占领模式,也被后来很多行业所借鉴。

陈小英

申通的这一操作让其它的快递企业看傻了眼,利用加盟模式,申通迅速占领了国内绝大多数的市场。算上加盟的门店,申通的门店在全国已经达到4000多家,提供社会就业岗位5万个,日均业务量达150万件之多,早些年的申通完全当得上民营运输行业老大的位置。

但是加盟的模式明显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说有些代理商不受约束,配送的质量差,频繁遭到客户的投诉等,另外,客服服务的质量也拉垮了整体团队的运行,从而进一步导致了申通口碑的下跌。

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正式成立,淘宝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网络零售的王国。

中国的网民从此开启了网上购物的时代,那么,在网上购物就得需要运输,电商的兴起将是快递行业新的机遇,这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这个机会不仅申通看到了,圆通也看到了。

在2005年的时候,圆通的创始人张小娟和喻渭蛟就找到了马云和他商谈合作的问题,但一手创立淘宝的马云也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双方对价格展开了拉锯战。

马云

当时邮政快递的价格是22元,如果说用邮政的话,那么快递费就必然从购物网民中间薅羊毛,这明显很不利于淘宝版图的扩大,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马云就选择同桐庐县的这些民营快递企业合作。

但是马云给出的价格是8元钱,很多快递企业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但喻渭蛟夫妻看到了淘宝的商业价值,不顾同行们的骂声,以8元的价格和马云展开了合作。

喻渭蛟和张小娟的做法显然是破坏了桐庐县民营快递企业们的“行规”,他们一边骂圆通,一边眼红圆通抢占了淘宝的市场,而喻渭蛟与张小娟夫妻二人却在与淘宝的合作中挣了不少钱。

所谓树大招风,随着淘宝的越做越大,淘宝的这块蛋糕,人人都想来咬一口,而马云则有恃无恐,进一步压低快递的价格。

2007年,为了提升网民的购物体验,方便用户能够实时监测到自己快递的位置,淘宝平台打算增加物流跟踪服务,当时很多家快递公司都不以为然。然而失去同淘宝合作先机的陈氏兄妹却很看好淘宝的发展,在其他股东们的反对声中,陈小英坚持自己的观点,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全国分拨中心,很快统一的快递信息管理系统被被建立了起来。

在2009年天猫的双11之际,蛰伏已久的陈小英和陈德军兄妹,则以远低于市场价,以2.7元的价格抢到了淘宝的快递市场。

陈小英与陈德军

在当时,一份快递只有保持4元的价格才能勉强维持不亏本,但是申通为了能搭上淘宝的快车,放出了2.7元的价格,这完全无异于自杀,申通的这一操作,让其他家快递望而却步,但也促成了和阿里的成功合作,2009年申通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自从和淘宝合作之后,申通的订单量年年递增,2012年申通以1.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前员工詹际盛创办的天天快递,陈小英的现任老公奚春阳出任天天快递的董事长。

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上市,陈晓英与哥哥陈德军一起敲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钟声,至此,“快递女王”陈小英正式进入大众的视线。

通过上市,陈小英获得的财富将达110亿元,完全可以排得上国内排名前30的女富豪,其哥陈德军所持申通的股份加上艾迪西所支付的现金也多达117亿元。

转换行业,再挣百亿资产

2019年3月份,陈氏兄妹以46.6亿元的价格,卖掉自家快递公司14.6%的股份,接盘的东家正是阿里巴巴。

2019年8月,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的一则公告震惊了快递界,申通的员工们这才知道阿里集团以99.8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自家公司31.35%的股份,阿里以46.05%的股份占有率成为了申通的新东家。

陈氏兄妹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卖掉自家公司,套现146亿元,选择急流勇退荣归故里,这一步不可谓不绝。

因为在申通上市之前的2014年至2015年间,申通的市场占有份额就已经从16.8%降到了12.4%,到了2016年度申通的市场占有份额更是一度降到了10.4%,申通借壳上市之后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辉煌。

申通的颓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加盟模式没有及时转直营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众所周知,快递行业中间有“四通一达”,前有顺丰、京东,后有极兔、天天,腹背受敌之下,申通的市场占有份额一再缩小。

陈小英退出申通后她就不是董事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企业家更明白。除去申通,陈小英名下还有完全控股以及相关联的公司共9家,如杭州瑞兆控股有限公司、杭州昌彤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等,除此之外陈小英还控股天天快递49%的股份,妥妥的人生赢家。

然而回到家乡的陈小英也没有闲着,她选择再次创业,一番运作下来,再一次打造了商业神话。

陈小英对市场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这一次她选择了从最常见的雨伞做起。

市场上的雨伞有上千种品牌,雨伞市场已经饱和,那么陈小英又是靠着什么翻身再挣200亿的呢?

雨伞

我们常见的雨伞无非是在造型上多变,但陈小英团队设计的雨伞在性能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她在原来伞面的基础上增加反光的作用,增强了夜间外出的安全性,采用荷叶仿生原理图层,雨伞上的水珠一甩就干,完全不用担心弄湿地毯的烦恼。

凭借着优秀的营销策略,和雄厚的资金支持,陈小英牌雨伞在一众雨伞品牌中脱颖而出,一经上市,立马引起巨大的反响,陈小英也狂揽200亿利润,2020年陈小英跻身胡润百富女榜第60位。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陈小英的成功与她过人的胆识和聪慧是分不开的,更为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在丰富自己,申通快递成功运营之后,陈小英自考了本科,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她不断地学习与进步,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容优雅地面对一切。

陈小英不仅是一位极具魄力的女企业家,她还是一位慈善家,2016年陈小英向浙江大学捐赠了4000万,设立教育基金、医学基金。

陈小英

纵观陈小英的前半生,她过得并不算是一帆风顺,青年时丧夫,她并没有沉溺于悲伤,反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保住了夫妻二人的心血,中年时遭遇事业危机,她勇敢果断,急流勇退,东山再起,衣锦还乡。

我们或许无法复制陈小英的成功,但是她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抓住机遇,不怕吃苦,不半途而废,即使是遇到最大的坎坷,悲伤过后也能再次坚强,愿我们都能风雨无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