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六国游-维兰诺夫宫公园

2022-03-17   军武四分三十三

原标题:东欧六国游-维兰诺夫宫公园

维兰诺夫宫公园

维兰诺夫宫外面,有个园子。园门两边各立四方粗大石柱,石柱上有帽盖,盖上站立的男士赤身像。园门被高大树荫笼罩着,呈现出一种神秘感。我们几人在门前驻足,像刘佬佬在大观园门前徘徊,不敢马上造次。当我们发现里面有二三游人后,就鱼贯而入了。万分诧异,壶肚里别有洞天!圆形大草坪,绿草如茵。周围小石块拼铺成宽马路,似把翡翠草坪镶上银边。该皇宫,呈长方形,主楼为双层建筑,南、北两端纵卧两座宫殿,每座皇宫中间部分均是三层,而且塔楼高耸,似要领起皇宫起飞。整个皇宫,呈院落凹字形,那安谧幽香的翡翠草坪,就处于宫院之中。南宫主要有肖像画廊,北宫有前厅、书房、卧室、图书馆和皇宫教堂等。该皇宫造型别致,雕塑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群。我来到主宫跟前,那门柱,门眉,窗台,墙体,壁龛,屋顶到处是精美细腻的雕塑,目不暇接。那四方鱼鳞白石一对门柱上,各挺立粗壮半身男士,他们肚脐内凹,小肚外凸,胸部排骨根根外露,头稍前倾,顶起楼上的立柱,那头顶得很吃力,粗壮的两手,弯臂紧抱厚发的头颅;有的头用包巾垫着,一只手帮头顶楼柱,一只手撑腰。我看到他们那吃力的模样,就联想到希腊伊瑞克提翁神殿那些头顶楼板楼柱的少女,感觉任何时代,艺术家们有相同的认知: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走到中国的长城,走到埃及的金字塔,都会得出这个结论!再看大门立面,数根黄色圆柱,柱下均似须弥座,柱顶都是花瓣缠绕。圆柱之间,两个壁龛里男神、女神,衣裙飘动,神彩奕奕。二壁龛上方,有两个一老一少的半身神像,其下还有繁复雕花的托座,烘托上面神像更加风采。朱漆玻璃大门框上,有一对挥手舞足的神童,还有神马飞奔,仙人舞裙。楼顶许多男女神像,异彩纷呈。有的男雕像,赤身露体,尽展裸体俊美。神雕比比皆是,处处可见。这就是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其实就是奢华无以复加的风格。

我和汕头的老黄及他老伴三人,下到地下室,一个长长的棕色柜台,有两位女服务员,她们金黄短发,白外套,热情接待游客。室内纵排的柜子都关闭着,我猜测里面都是书籍。我们三人,往前走,被红绳拦住,往暗道进入,想去看看希奇,也被栏杆上的红绳拦住。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手足之时,来了一大群青年学生。我们看到他们是买票参观,我们也可以买票参观,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呀,有人说,我们刚才,被拦住的两条通道,是穿过地道到对面宫殿的,旅游往往越看不到的,就越想看个究竟,就觉得越好看。我们三人无奈从地下室返回地面。

(维兰诺夫宫公园地下室)

导游告诉我们:最初维兰诺夫宫为一庄园,1677~1696年间被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购买,命意大利建筑师修建。18世纪归伊·卢博米尔斯卡公主所有。 1805年,她的女婿波托茨基在宫内创建了波兰第一个博物馆和图书馆,并在其周围扩建法国式公园。纳粹占领期间文物被盗,公园及园内建筑被毁。 1955~1965年重建,说明该公园有200多年历史。

我见大家还在四处游荡,我便争分夺秒在园内猎奇。浓荫送爽,花香四溢,蜂蝶清唱,使我神清气爽。

前面是一栋白墙红瓦两层长方形楼房,多像中国建筑风格,听说是图书馆,与武昌昙华林我就读的华师大图书馆,何其相似啊!两个图书馆旁都有一棵古树,我似乎在梦中进入昙华林中的母校!

我怀揣喜悦前进,前方出现一座精致的小屋。屋下有数层大理石相叠的基座,四角有石狮雄踞。两头均是一门、两侧均是两门的长方形凉亭式小屋,屋内有高高石棺,馆上睡着石人。据说这是纪念台,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纪念台,一连拍了好几张。用这种方式纪念过世的名人或伟人,是世界所独有!这里是纪念什么人,我不清楚。

在附近,有一座皇宫教堂,虽不高大,但很别致。它四角有三层塔楼,第二层塔内还立有精巧的神像。教堂通体白色,唯有塔顶鼓肚都是蓝色,仙鹤是白色,鹤头是蓝色,这教堂参合中国仙鹤元素,彰显这教堂是神仙福地。教堂前后构建对称美:都是三座逐步高升的连体神堂,这三座神堂又是圆形与方形相结合,凸显教堂结构繁复奢华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还有光洁如洗的长方形三层的钟塔楼;还有圣像龛、雕塑群、草地、水池;还有中国式和法国式的小花园。这样便构成维兰诺夫宫大公园。

(皇宫内的教堂和墓亭)

据说维兰诺夫宫曾是外国元首访波时下榻地,戴高乐、尼克松、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都在此住过。

维兰诺夫宫大公园

神仙福地大观园, 鸟语花香逸兴酣。

白玉皇宫神女舞, 巍峨圣殿裸男翩。

草坪制氧颐颜少, 水榭吹凉泛醉仙。

元首下榻高卧处, 恩来曾是凭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