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金敏喜:“氛围”为何能让美貌翻倍?哪些人更适合做氛围美人?

2020-10-28   美即是正义

原标题:倪妮金敏喜:“氛围”为何能让美貌翻倍?哪些人更适合做氛围美人?

好看到底是靠硬件,还是靠包装?

常见观点之一,是认为明星网红其实并不比普通人硬件优越,之所以能成为大美人, 主要靠后天包装。

现在也经常能看到这种言论

不能说这种观点一点道理都没有——

毕竟,确实有些明星的“当年照”看起来并不那么光芒四射,后期硬件变动也不大,但 美人感强很多——感官上很容易归因为“主要靠包装”。

网友举的例子是倪妮

但这种论证方法存在一个逻辑问题:马化腾和马云“当年”看着也一般,难道他们后来的成功就全因为机缘巧合吗?

审美入门的人,往往能更全面地看待硬件问题:明星网红虽然可能也有“黑历史”,但往往 硬件“底子”更好,更适合包装甚至整形——用现在流行的词汇形容,她们的 天花板更高,当年状态差,也并不能说明不美。

然而这类人又往往会陷入另一个极端: 硬件迷信——鄙夷 风格、氛围、人设等包装手段,认为既然美感以硬件为基础,那么提升美感唯一有效的途径就必然是提升硬件。相对的,硬件不美者,比如凸嘴、小眼、低鼻,就很难成为“美女”。

且不说这种方法把审美变成了找茬,心态上容易否定自己否定他人,更要命的是,这种思路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解析现实,比如下面这张——

一般印象中,石原里美比水原希子美太多,但从这张来看,两者起码是平分秋色——很多人平时觉得水原希子都不算美女诶!

当一个观点走极端之后,必然会产生反思。

唯硬件论甚嚣尘上几年后,最近,也有不少声音对 美的标准性(一定要达到三庭五眼才美吗)整体性(美需要死抠每个细节吗)等重新思考。

传统说美人喜欢说五官轮廓,但现在也有人提出,整体美才是真美,只有五官美反而是假美

但要说美在整体,美在感觉,硬件派们又会举出一大堆翻车例子——

这两天很热的一个词叫“ 氛围美人”,基本说的就是这种 在特定环境特定风格下感觉很美,但脱离那种调调后,整体效果大滑坡的

脱离了晚晚风氛围的晚晚……

而如果“氛围美人”这词对你来说还比较陌生,那不妨换个例子来理解这个问题:

人的硬件没怎么变,但为什么经常有些明星 在某部剧里特别动人,比如彭小苒在《东宫》。

剧照也很美啊

但脱离红衣造型, 美感和辨识度都大大降低

造型灯光等当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全部,深究的话,答案依然是“氛围”

虽然这两年对“氛围美”的讨论很多,但简妮我感觉,倒没有写得特别在点子上或很有实操意义的。

之前我就预测, 接下来的几年中,氛围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靠氛围成功突围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几年前预测的整容会更精细化自然化个性化有准哦)——大家能快人一步,就能抢占很大优势。

其实我预测准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嘿嘿

也因此,虽然我之前已经写过一些关于氛围的解析,还是觉得以下话题值得继续深挖:

氛围到底指什么?哪几类人更适合走氛围美人路线?如何利用氛围让自己更美?

而今天这篇不仅会回答以上问题,看完后,相信大家对于 硬件、整体性、自我认知等问题也会有更新更深入的想法,马上来聊聊看吧!

01

氛围是什么?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氛围”并不是一个多新的概念,也绝不玄之又玄——

换成一个大家应该更熟悉的词,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 意境”。

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种种人物景物(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苍凉萧瑟的 意境——这里换用“ 氛围”或“ 整体感觉”也很恰当。

如果上面这段话对你来说很新鲜,那你可以要求高中语文老师退学费

把“氛围”和“意境”“整体感觉”交叉使用后,大家应该会更容易get到氛围到底指的是什么——但这跟变美有什么关系?(惊!简妮该不会要卖高中语文补习班的课程吧?)

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需要先扩展一下我们对美的定义,简妮我最近的总结,“ 美不仅关乎你拥有何等硬件,更关乎你用何种方式呈现,受众又以何种标准评价”。

当然,这句话乍一听很玄还有点扯,我们还是通过例子来说明——

“黛玉葬花”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红销绿尽,萧瑟又带点哀愁的氛围,配上弱柳扶风的林妹妹和经典的葬花辞:

经典美好场景

常有人以现代人的角度,认为林妹妹又作又小气,完了葬花这一行为也过于文艺没有意义,因为葬花而自伤身世那就更大可不必了。

但在这经典场景中,结合料峭的春寒,满地的落花,清澈的溪流,娇怯的林黛玉,她悲苦的身世,她孤高的性格,“葬花”这一场景在这一氛围下显得非常合理—— 当人被带到那种氛围中后,就更容易欣赏黛玉葬花式的美

但脱离这个场景,单论这个行为,你可能会觉得很矫情

类似的,李逵也是个很可爱的角色,勇武但经常犯浑,莽撞但忠义,他所适合的氛围是水浒传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式的。

这个氛围里,你觉得他很可爱

但假想一下把李逵放到葬花场景,你还会觉得他的大大咧咧很可爱吗——怕多半会觉得不解风情牛嚼牡丹对吧?

类似的,要是把林黛玉放到水浒传喝酒场景,她的孤高悲苦也就显得很做作——至于吗?矫情死了!叽叽歪歪的!

发现了吗? 氛围的意义不仅在氛围本身,更在于,每种氛围都暗含着特定“标准”——你在黛玉葬花的氛围下,纤细善感就是美的,粗犷粗俗就不美,反之亦然。

所有个人特质强烈的美人,几乎都需要特定氛围加持

伊娃·格林的暗黑力量感,在古罗马战场就又飒又美,换到需要精神光彩四射的现代红毯,你就会觉得她怎么那么憔悴:

其实妆发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场景变了,所适合的标准也变了

章泽天所适合的氛围,就是校园清纯、学习好、班花,所以她最佳状态一定是以下几张:

如青春一样干净的青葱校园环境,不要忘记衣服上清华所带来的学习好暗示

现在常有讨论说她颜值垮塌,从狭义来看是她的 少女清纯硬件不配成熟气场风,但从广义来看,是她本就不适合这种需要 气场和成熟智力感的场景氛围

右边是她学生时期(不存在硬件垮塌),但感觉还是不对

理解了“氛围”,再去看她之后的照片,会发现氛围选择对她的美感影响确实挺大:

她是那种美得很 生活化,让人感觉 放松温暖的类型,而场景和衣着应该尽量配合这种特质。

相反,穿得太成熟板直,表情太端正梳理, 场景太正式商务,都不是她 个人特质的最佳胜场——漂亮还是漂亮的,但感觉不那么对。

两张硬件配色都差不多,但左边要更动人一点,或者说,感觉更对

当然,这种现象很明显,我们之前也有讨论过很多,但当时主要是以“ 特定硬件适合特定风格”的思路去分析的,思路比较狭窄。

但扩展一下,除了“符合标准的硬件美”,其实不少人的长相还有一些宝贵的 特质(未必会被认为是美的),如温暖、气场、冷感等。

比如热巴,其实比例有点太过夸张,但这带来的强大气场让她红毯杀手感很强

顶好的包装思路,不应该是抹杀每个人的特质,向唯一硬件审美标准或流行审美模板靠拢——削足适履

热巴这么美,早期这种清纯照反而显得不搭也没气色

而是尽量尊重这些特质,把这些特质的魅力点挖掘出来,并通过风格氛围等手段,把大家带到更能欣赏这些特质魅力点的频道。

如果说低端包装是没有审美,中端包装是一味迎合审美模板,那么高端包装则有点像是重塑甚至引导审美—— 顺应规则的人永不如创造规则的人占便宜,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也大致如此。

从这角度来看,大家其实可以换个角度重新认识和欣赏自己:

美艳精致并不是美的唯一答案,比起千军万马挤在独木桥式的死磕硬件流水线脸变美,用“特质-氛围”思路变美,一定程度上真可以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个例子,煮家常粥时,用名贵的芹菜不如一般的葱,因为名贵的芹菜没有家常感——氛围感在别的领域的应用

02

哪类人适合做氛围美人?

好,现在你大概明白了“氛围”的深层其实是“欣赏频道”或“欣赏标准”,那么, 什么人更适合走氛围美人路线

以目前流行的观点, “氛围美人”往往被解读为“全靠氛围撑”,暗含“硬件不够美”的低人一等感

硬伤多,硬件不够美,就只能做氛围美人

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必须承认,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以倪妮为例,她的硬件确实不太适合古装,因为古装这氛围要求的硬件标准,恰好是她的短板。

宽眼距对于要求端正的古装氛围显然不算优势,而她五官形状也一般,没有什么优美线条,古装颜值主要靠颜色和化妆师重新勾勒线条撑起。

她嘴唇宽扁,也不符合古典美人要的圆润樱桃感,所以线条都虚化,不会画出真实唇形

但五官线条不够精美,比例不够端正,是否就代表“硬件有问题”,甚至按上图的说法,“ 有硬伤”呢?

倒也不必这么看。

既然“标准”是对应氛围的,那么,换个自己硬件更适合的氛围就可以了——不符合特定氛围的标准,不代表不美啊。

倪妮的民国造型(强调风情)和时尚表现力(强调风格)都很赞,这些氛围凸显了她的长板

与其说“氛围美人就是硬件不够美”,不妨换成更中性更公平的说法,“ 氛围美人的硬件往往不符合时下流行的硬件标准,因而往往不是本时代大众所认可的第一眼美人”,类似的,比如小眼、低鼻、大脸、方脸,都符合此类描述。

但如果你是本号的忠实读者,相信你会或多或少get到“ 审美并不绝对”,本时代的美是小头小脸优秀头身、柔和脸型、立体轮廓,但这显然不是美的唯一可能。

本届韩国小姐冠军就是时代审美最佳体现,刚好是头最小头身比最好的。

符合本时代绝大多数人审美的、能第一眼get到的美当然是幸运的,但这种美也有缺点——

因为 美得太明确太直白,会有点像可乐,第一口很爽,再喝就有点腻,而且缺乏惊喜感 (但时不时也总想来一瓶,喝一口的时候也确实爽)

第一眼美人由于往往高度符合流行审美标准,所以往往是一套配好的流水线脸,也因此很容易撞脸

相比之下, 氛围美人往往美得不那么直白,但也有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具体说来,就简妮我总结,常见的大概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个人特质突出,但个人特质并非时代大众审美偏好的。

前面说过,有些人长相虽然未必符合时代审美偏好,但是有特质有感觉的。典型例子钟楚曦:很明显,她长得很“ ”,最近的造型也基本没有回避这点。

大五官、高骨骼感低皮肉感、直线感强,感觉就是很“硬”

不难理解,“ ”这种特质其实并不符合时代一般偏好的 白秀幼柔——这特质长在很多人身上,会想方设法抹杀,包括早期的钟姐。

但后期她的造型思路显然大幅进化:虽然有很多人不欣赏“硬”,但硬也可以带来气场感、大气感、利落感、时尚感,比起削足适履,不如 加强“硬”发扬“硬”,并调试到“硬”显得有魅力的频道

左边的早期其实没有很硬,右边从妆容到光线都处理得更硬了,但反而显得很型格有范

而这类美人,由于硬件不符合时代审美标准,所以一定要避免过于“本时代”感的氛围,因为在这种氛围里,人就很容易 以本时代审美标准去审视硬件,从而得出“这人不美”的结论

而纵观钟姐成功造型,核心词不仅有“硬”更有“夸张”:

港风是一种颜色上的夸张,乱卷是一种形态上的夸张,其作用都是把你迅速拔离“白秀幼”的一般审美氛围,而带到 对自己有利的时尚大气氛围里。

在这种时尚感的氛围里,钟姐长得恰如其分

钟姐的例子相对好理解,下面说第二种, 复杂型味道型——

前面说过,符合时代流行硬件标准的美人,往往一套配好,美得直白但没有回味空间。

相比于这类,第二类氛围美人往往长得比较 矛盾第一眼get不到甚至觉得突兀,但结合特定氛围反而变得很有味道。典型例子是这位姐:

早期的金敏喜

这位姐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颜值评价如过山车:早年一直被称为丑女高攀男神的典范,这几年居然被说成长这么漂亮做小三也能理解——也是有点看不懂。

关于她简妮我曾详细写过一篇 ,写过她 不是第一眼美女的原因:

比例上,短鼻子长人中看着不舒服(早期刘海还加重了这一点),骨相更是超级短板,高且大块的颧骨衬得鼻基底凹陷,鼻子也不高,侧面半侧面一言难尽。

这两张是比较丑的

有一说一,仅从硬件角度看,早期的她也有优点,眼睛短圆眼珠黑亮如孩童般纯真(短鼻小鼻也是孩童特征),嘴唇饱满如花朵般娇媚性感,挑眉和颧骨又带了一丝丝冷感——不论你能不能get,是有“味道”的长相。

这种“指向复杂”很多时候是不利的:不像第一眼美女或钟姐这种风格明确型, 指向复杂往往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别扭,而舒服协调往往是第一眼美的重要基础,这类长相在这一步就背道而驰了。

当年看这张照片,大家都觉得男神恋丑

而雪上加霜的是,一般的包装策略往往是 套用流行模板,金姐不仅不适合金发黑肤的辣妹风 (估计因为她模特出身身材好?),她本身那种 曲折迂回的气质味道在常见氛围里很难被细细品味——

我们常说硬件与硬件最好形成合力(比如都是柔和),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样比较好get。

早期视频,可以看出笑容甜美,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而再看今天的金敏喜,虽然硬件上有往端正舒服努力(没有之前看着那么别扭了),但上述问题如人中长颧骨大块依然存在,为什么大家现在觉得她美了?

从硬件角度看,是她优势的 五官被颜色突出了,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 代表作《小姐》

剧照,右边依然可以看出硬伤,但看过的人很多表示被她美到

前面说过,她 美得很复杂很矛盾,这种长相在需要美得直白的氛围是吃亏的,但在电影中,可以通过 故事、人物等构建一个可以展现复杂美感的氛围,从而让人get到她的美。

而《小姐》恰好是这样一部电影——她可以懵懂天真乖巧:

眼睛纯真感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又可以狡黠心机:

长人中和颧骨带来的冷感,让她不是一味的纯真,又有点心机感,符合人物设定

可以清风明月一派干净清纯:

好纯真啊

又可以欲感十足:

她的嘴巴长得很欲,眼睛纯真,刚好两张闭眼睛强调嘴巴

可以清冷带点无所谓:

带点迷茫和不关心的冷感

可以不为所动冷冰冰:

男主抚摸她时,因为她不爱男主,所以表情很冰冷,显得很禁欲。

也可以一往情深:

这一段真的绝了

而最妙的是,因为这部剧中她的角色 又纯又欲又懵懂无知又机关算计,不仅能诠释她特质的各个方面,还让她有一种 不确定性

你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状态,那种神秘感就像拆彩蛋,提供一种 隐隐的刺激和欲罢不能——跟 缺乏惊喜的直白型第一眼美女,恰好构成鲜明对比。

所以她到底是纯真,还是算计呢?像不像有小勾子在挠你的心让你想知道?

普通人虽然很难像明星那样,构建一个凸显自己特色的角色或故事,但普通人依然可以 通过“人设”或“呈现方法”来展露自己的复杂特质魅力,有兴趣以后详细讲,这里不多说。

而除了“特质鲜明但不被广泛接受”“特质复杂导致别扭难get”这两类外,最后一类适合走氛围美人路线的,简妮我称为 “舒服但少亮点”型。典型代表董洁:

这两张硬件差距很小,但感觉上左边美很多

不同于第一类,这类人长相上一般没有什么太多大众不能接受的因素,所以普遍都能得到 清秀以上的纯硬件评价(早期晚晚也基本符合)

董洁长得端正清纯,笑起来又有点甜美

但这类人的问题也正在于此:

前两类氛围美人,虽然都有点让你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恰好能刺痛你,提醒你换个频道去欣赏——但清秀型很难,因为这类自带的 氛围感就是日常的、大众的、标准化的

提升思路依然在个人特质与氛围构建——

比起一般清秀型,董洁的“ 特质”其实在名品鼻子,以及由此带来的 清冷感

其实她眼睛略小了些,以当下审美脸也略宽些,略显寡淡,但这种淡结合名品鼻子反而显出一种清冷

而回味她最成功的角色,也是很多人眼中她的颜值巅峰——冷清秋,会发现,这造型的成功原因很大程度上在 氛围

清冷带点小孤高,董洁确实很适合诠释百合花,但这还不是全部。

阳光照下来带点暖和梦幻光彩,配上她微甜的笑容,学生装与马尾辫暗示的清纯乖巧,挺直的身姿暗示的自律出尘——花朵、光线、身姿、故事、人物,把她的 特质魅力放到最大

这一段太经典了

清秀型往往成就于也受限于舒服,对于这类人来说, 营造“高光时刻”抵消类型带来的平淡感非常重要。

而要高光,未必要浓妆艳抹,学董洁这样, 利用氛围,把个人特质放到最大,也是一种惊艳营造法。

而最妙的是这段,写美人要是写她的五官轮廓,总显得落了下成,比如金庸写香香公主的美,写两军交战一触即发,但看到她后都自觉放下武器——通过刻画别人的反应来虚衬美的程度,比具体详细死磕细节效果更好。

金燕西的表情,就是冷清秋美貌的最佳注解(他可是总理的儿子,刘亦菲的玩伴,什么美人没见过)

联想到一些单论长相不算出挑,但异性缘极好的女明星(其实金敏喜也算诶),再加上一些或真或假的“其实真人超好看”“太有气质了”的坊间传闻,氛围加成的美人感也没有那么玄学。

总结一下,美貌以硬件为基础,但绝不止于硬件—— 美说到底是一种感觉,心理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的一些方法都会影响这种感知,不过,篇幅问题,这期就先聊到这吧,点个“ 在看”就能加速见到,下期见!

想看更多关氛围美分析?

想看更多现代氛围美人?

金敏喜 / 钟楚曦 / 陈都灵

更多经典风格美人?

商业合作/转载申请,请联系bethebeau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