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是在皇宫里度过一生。然而,在国家面临对外战争、甚至存亡之际,一些皇帝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率军亲征,期望能够取得战争中的胜利。诸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英宗朱祁镇等都是为人瞩目的例子。然而,也有一些皇帝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亲自上阵。
在东汉末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王朝。当皇位传到第四代皇帝曹髦手中时,国家实际上已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掌握,而曹髦成了司马昭手中的傀儡。曹芳,他的前任,甚至被司马师废黜。在曹髦登基的第二年五月,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高平陵事件被迫害,曹爽被灭族,与诸葛诞有关系的大臣相继被司马氏消除。面对这样的局势,诸葛诞感到恐惧和不满。同时,他不信任司马氏的专权。司马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试图通过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并让其回京,然后借机铲除他。然而,诸葛诞未接受洛阳的任命,反而杀死了刺史乐綝,发动叛乱反对司马昭。这正中司马昭下怀,他准备起兵讨伐诸葛诞。
在准备讨伐的过程中,司马昭面临一个问题,他和哥哥司马师不能同时离开京城,而司马师已经去世。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皇帝和自己一同出征,这样一来,他手中就牢牢掌握了皇帝,其他的一切就不会乱。此外,为了防止再次发生高平陵事件,司马昭将皇太后也带上了征途。因此,皇帝曹髦在“御驾亲征”平叛的名义下,被迫陪同司马昭一同出征。在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之后,曹髦更是被迫封司马昭为相国,并加封晋公,赐予九锡。从此,皇帝曹髦在司马昭的眼中,变成了一个被他操控的玩偶。
然而,曹髦回到京城后并不满足于被司马昭操控,他不甘心成为一个傀儡皇帝。于是,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发生了。曹髦秘密发出密诏,计划除掉司马昭。然而,计划败露,曹髦领着忠于自己的士兵攻打相府,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御驾亲征。最终,在宫门下被成济杀死,年仅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