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夺取朱灵兵权的过程非常有戏剧性,曹操派于禁带了几十名骑兵,手持军令直接冲入朱灵军帐,宣布解除了他的兵权,朱灵和部下都不敢反抗,曹操让朱灵受于禁的管辖,成为于禁的部下。
开始,朱灵在曹营中的地位很高,位置非常之重,他的资历堪比“五子良将”要深厚很多。用曹丕诏书中的话说,"元功之将,社稷之臣”,辅佐曹操带兵多年,功劳比刘邦时的周勃、灌婴还要大。朱灵在曹操时期的官职是后将军,和夏侯惇、乐进、于禁同列,都为一等军职。
朱灵本是袁绍的大将,曹操征伐陶谦时,袁绍派遣朱灵率军队援助,战役结束后,朱灵留了下来决定跟随曹操,算是主动起义。
建安四年,僭号称帝的袁术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打算投奔袁绍的长子青州袁谭。从淮南到青州要经过徐州的下邳城。曹操派遣刘备、朱灵和路招拦截,袁术无法通过,途中病死。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后,让朱灵领兵五千守许南,但发生了程昂等谋反事件,曹操虽然很生气,因为这里是袁绍的故地,人心并未收服,但曹操并没有过多责备朱灵。建安十六年,马超叛乱,曹操从潼关以北的蒲津乘虚渡过黄河的四千人精兵,将领就是徐晃和朱灵。后来朱灵和夏侯渊平定鄃糜、汧氐之乱。曹操征张鲁时期,朱灵、张郃打败了挡住道路的氐族部落。
《三国志·武帝纪》对朱灵拦截袁术的事件有记载,让刘备、朱灵拦截袁术,等于说让朱灵率领一个方面,有方面之任,看来这时候曹操对朱灵很看重。
朱灵并没有反对曹操,于禁闯营,朱灵没有反抗,剥夺兵权后,朱灵也没有动作和怨言。
朱灵在袁绍手下时,朱灵的家人在朱灵面前死亡而朱灵不能救,朱灵的家乡鄃地背叛了袁绍投靠了公孙瓒,袁绍可能认为"人地相宜",既命令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袁绍叛将便将朱灵的母亲和弟弟都绑在城头要挟朱灵。朱灵望城哭泣但依然发动进攻,攻陷鄃城,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在三国时代,首先强调的是"孝",其次是"忠",虽然曹操一直强调"唯才是举",但朱灵此战中不顾家人安危的做法,恐怕就是影响朱灵的原因之一,一个人根本不顾自己至亲的安危,既然不孝,那么也就可能不忠。
冀州时袁绍故地,曹操的大后方,曹操不能容忍任何人觊觎这里,这是曹操的根基所在。而朱灵是冀州人,又是多年统兵的将军,他就成了曹操冀州的一个威胁。
曹操解除朱灵的兵权,曹丕的诏书上又大力的赞颂朱灵,这可能就是不为人所道的原因吧。
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