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首恶"就是盛宣怀,一直到今天也少被重新定论,他有一个同时代的著名人物,同他经历差不多的胡雪岩,两人一样都是"红顶商人",盛宣怀的后台是李鸿章,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这是当年鲁迅先生对他的定义。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江苏江阴人,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和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先是入李鸿章幕,是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曾被清廷授一品衔。
他并非没有干出什么大事,他名声如此之差的原因在于他个人的一些手段为人不齿,贪污腐化,所以即使他真的做出来什么事,人们也不愿意再提起。
盛宣怀还是做了很多事,盛宣怀身上不乏有“中国第一”和“中国之父”的桂冠,也算是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吧,洋务运动的总指挥是李鸿章,执行人便是盛宣怀。
盛宣怀很重视技术,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首创天津中西学堂,筹建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培育有用人才。
盛宣怀一生经商和从政,有很多创举,创办轮船招商局,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兴办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座公共图书馆,中国红十字会等等,还被 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实实在在地被当时人所推崇。
为什么盛宣怀的评价不高,这样一个有突出贡献之人?《清史稿》中,盛宣怀被定性为:“侵权违法,罔上欺君,涂附政策,酿成祸乱,实为误国首恶”。
“误国首恶”,主要指的是--铁路上发生的事件,盛宣怀成为邮传部大臣后,把官督商办的铁路国有化,而使那些铁路投资人的投资损失很大,其中尤以四川为最。四川《蜀报》登载;《卖国邮传部,卖国盛宣怀》,“即夺我路,又夺我款,又不为我造路。天乎!此而欲川人忍受,除吾川一万万人死尽”。当时四川人“得报展读,涕泗横流,且阅且哭。”这就是著名的四川的保路运动。几十万民众起事,清朝派湖北武昌的新军入川镇压,导致武昌空虚,爆发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大清因此亡国。盛宣怀也由此朝廷宣革职,永不叙用。因为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所以盛宣怀就被冠以“误国首恶”之名。
不过,盛宣怀确实是个商业奇才,他创立了许多"第一"之时,财富也富可敌国。他死后积累共有1350万两白银,比胡雪岩要高得多,算是清末的中国首富。
欢迎关注 历史料理师 我是王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