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地理课本中“熟悉又陌生”的景观
还记得课本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地理景观名词吗?
曾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还记得几个?
这些景观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说每个人听过或者学习过
陌生是说大部分的景观或许
很有人实际亲眼领略过
那么伴随着这首寓意着探索新世界的歌曲
跟着地理君的脚步一起重回当年吧
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马来西亚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视频自博主@pueight
这里究竟有多繁忙,这里的贸易量可以占到全球海上贸易的1/4。它不仅是石油运输的咽喉,东亚诸国还都必须穿过马六甲海峡,才能完成与非洲、欧洲、大西洋的贸易。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是当之无愧的海上生命线。这里承载了全球约25%的海上贸易运输,年通过船舶超过10万艘。
赤道上将消失的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赤道穿过其中部。就是这样一个热带大陆,曾经拥有一座冰川广布的山峰,它就是乞力马扎罗山。
但如今的乞力马扎罗早已不是终年白雪皑皑的景象,以前由于它的海拔足够高所以山顶常年积雪。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去看峰顶上壮丽的冰川。
视频自博主@Feisphoto
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的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现象愈发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目前只剩756平方千米冰川面积,并且厚度也在变薄。科学家预测仅仅数十年后这里仅剩的冰川也将消失殆尽。
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但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其实也不安稳,例如非洲板块。它的内部不断张裂,小型板块之间相互分离,导致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如此大的裂谷。
视频自博主@TripBook
看起来深壑万丈的大峡谷,其实并非生命禁区,这里隐藏着许多水光粼粼的大小湖泊。其中,纳库鲁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处火烈鸟栖居地,因而被誉为“火烈鸟天堂”。
湖水之上常常浮动着一条条红色的彩练,粉色的鸟群和翠绿的湖面织成了锦缎般的画面,给雄险的大裂谷平添了几分柔美。
东非大裂谷的纳特龙湖与火烈鸟
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到印度洋的出海口最最窄处,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之所以说一个海湾出口战略位置重要,完全是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石油的原因。
波斯湾就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方,波斯湾周边国家大多数都是清一色的“土豪国家”,在海湾及其周围100千米左右的范围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仅沙特一国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
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油气资源
与世界上其他海上石油运输海峡相比,霍尔木兹海峡也是最为繁忙海上航道之一。它每天的石油输送量超过了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国家海峡——马六甲海峡,后者每日输送量为1600万桶。按照平均的油价粗略计算,其每天输送的石油价值金额达到十几亿美元。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这里年平均降水量轻松超过10000mm,
10000mm是什么概念?
北京近几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70mm左右,需要17年;
上海近几年年平均降水量1260mm左右,需要近8年;
广州近几年年平均降水量1800mm左右,也需要近5年半才能达到10000mm。
据统计,在1960年8月~1961年7月短短一年时间里,该地区的降雨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6000多毫米,一举夺得“世界雨极”的称号。
视频自博主@一零
简单来说:非常强的印度洋季风水汽+迎风坡地形是造成该地降水极为充沛的原因。
每年6~10月,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数不尽的潮湿空气搭着顺风车向南亚次大陆奔来。湿空气无力逾越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只能在南麓凝结成雨降落,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地形雨。
从淅淅沥沥到哗啦巨响,往往只在短短数天内。雨季时候乞拉朋齐难以见到晴天,大雨一下可以连绵数月,直到季风消散,雨水才会停歇。
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
与乞拉朋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塔卡马沙漠,这里的平均降雨量不到1毫米,其干旱程度是撒哈拉沙漠的数百倍。曾经在1845到1936年的91年间滴雨未下。
欢迎来到“火星表面”阿塔卡马沙漠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干旱的环境之下,偶尔也能见到鲜花烂漫之时。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在一系列海水、洋流、风带的作用下,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埋藏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
2017年8月26日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花开遍地
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世界著名小国。这个国家名字你或许没听过,但你一定知道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拉近了欧洲与亚洲,欧洲与美洲、大洋洲的地理距离,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巴拿马运河被称为“世界的桥梁”。正是因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条运河曾是全世界收取过路费最高的地方,一艘船过路费高达近500万人民币。
巴拿马运河鸟瞰图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这里是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等等多条亚洲大河发源于此,被誉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隆起大约开始于8000万年之前,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还在继续挤压,所以,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还在继续增加。
海拔足够高,冰川足够多,冰川和高山融水不断汇聚到低洼处,便形成了数以万计的高原湖泊。像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然乌湖,也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
航拍雪域高原
它仿佛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冰川和九寨沟溪水的结合。湖周雪峰连绵,而山下近湖坡地则长满了青翠苍劲的针叶林丛,在这群山绿影环抱之中的然乌湖显得格外静谧而妩媚,再加上湖畔野花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藏区田园牧歌般风韵的风情画卷。
然乌湖
赤道上的企鹅——加拉帕戈斯群岛
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但你知道赤道上也可以见到企鹅吗?
没错,这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企鹅——加拉帕戈斯企鹅。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巴托洛梅岛鸟瞰图
因为秘鲁寒流的存在
使这里气候变成降温减湿
并没有热带地区植被丰茂的景象
加拉帕戈斯企鹅能够来到热带岛屿要归功于洋流。企鹅们顺着强大的秘鲁寒流北上,并最终停留在了加拉帕戈斯群岛,而后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在岛上安家落户。
与远在寒冷地区的亲戚相比,加拉帕戈斯企鹅没有那么胖,它们不需要厚厚的脂肪来抵御严寒。它们也不像南极的企鹅那样,为了相互取暖,一大群挤在一起。这里的小企鹅通常单独出没,显得有点孤独。
加拉帕戈斯企鹅交配
“地球之肺”——热带雨林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氧气,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氧气都是由雨林产生的,特别是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
视频自博主@BuonaUista
许多大河一样,亚马孙河流域也有洪水季,每年随着降水增加,亚马孙河的干流与各个支流相继进入洪水期,时间最长可以持续200天左右,河面最高可以上涨10—15米之多。
亚马孙河及支流两岸茂密雨林的高大林冠层也会随着河水上涨变成河面上的一个个绿色孤岛。生态学中,这类森林被称为“洪泛森林”。季节性的河面上涨,使得河水与森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作用,带动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促进着雨林的植被更替。
北极圈的黑暗海域——白令海峡
一些地理位置险要的海峡,多是以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就是后人为纪念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这位伟大航海家,将一座小岛命名为白令岛,将他发现的海峡命名为白令海峡,将阿留申群岛以北、白令海峡以南的海域命名为白令海。
这里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亚洲和北美洲大陆间最短的海上通道。
近年来,往返北极东北航道的商船有增多趋势。据俄罗斯北极物流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共近300艘,同比增长35%,给大家一个问题:白令海峡有可能成为“北方的马六甲”吗?
极地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你是北大西洋暖流,我是摩尔曼斯克港,因为有了你,我变成了不冻港。
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全城都属于寒带气候,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冷,但摩尔曼斯克在12月的气温一般也就-5℃(比同时期北京的温度还要高)。
视频自博主@旅行收藏家Like
这里常年受到来自大西洋海区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这股暖流势力非常强,其水温比周围海水平均温度要高出8℃且规模巨大,为摩尔曼斯克港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其次摩尔曼斯克港所在的港湾三面环山,山地以及丘陵阻挡了来自东北方向大量冷空气,相对闭塞的空间也有助于港口保温,因此摩尔曼斯克才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处终年不冻港。
无数人对摩尔曼斯克的向往
都是为了追逐一场超高性价比的极光之旅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堃堃
设计:巍巍
地图自:标准地图服务系统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你回想起了哪些课本上的地理名词?
评论区比一比
今年高考地理题,意料之外......
新疆!新疆!
这篇推文带你视觉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