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疫情之下,他们给上海的青年创业者提了这些建议

2020-04-26     话匣子FM

创新创业就是创造未来。昨天首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开幕,5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青年创业者齐聚上海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其中不少都来自疫情中有亮眼表现的企业,他们在危机之中闯出新天地的经验也为上海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借鉴。

请听记者陆敏、孙萍发来的报道:

郭广昌:“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

说这话的是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嘉宾、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

郭广昌:“危机中,更加需要去打造你的组织,创新你的组织结构,把你的人才团队锻炼得更强。”

疫情期间,复星集团呼吸机产能比平时增加了5-10倍,诊断试剂得到了欧盟、美国认证,正加快全球销售。郭广昌还亲自上阵直播带货卖口罩,他认为,危机也意味着需求,机遇无处不在。

郭广昌:“现在我每天最关注的是我们和德国合资的最新技术的疫苗进展,我们合作伙伴的疫苗前天已经上临床了,我也希望在中国可以很快上临床,这也是所谓的硬科技。”

“云经济”“非接触经济”等在线新经济同样蕴含着无限机遇。数据显示,阿里健康今年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叮咚买菜仅春节7天就完成400万单业务量;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兼饿了么首席执行官王磊认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进程,被疫情推着加速了,对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迅速响应,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

王磊:“最大的挑战,如果疫情之前你问我,还是数字化的难度。现在我觉得更多是大家对数字化能力的掌握速度有多快。本来是一个自然而然过去的节奏,突然之间加速,有一些人会跟不上,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跟上。”

第一季度,哔哩哔哩营收预计增长118%,由多位B站up主制作的抗疫视频,全网观看达到数十亿人次。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说,5G时代到来之后,视频将会成为主流的内容形式,人的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有市场机会。

陈睿:“无论是创业的公司还是现有的企业,还是现有的媒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找到更多用户,挖掘更多的场景以及创造更大的服务价值。”

上海近期出台的“在线新经济23条”提出,到2022年,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培育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成长性创新企业。今年5月1号,备受瞩目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也将正式施行。这些计划与方案中,青年的创新创业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鼓励更多青年来沪创业。

吴金城:“在上海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我们也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的态度,鼓励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发展在线新经济、打造上海新生代互联网经济的品牌是大有可为的,也需要广大的企业家一起来献计献策,共同努力,能够把品牌做大做响。”

首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将持续到4月27号,今明两天还有两场主题分别为《未来科技打造新格局》和《科创资本助力新生态》的主题论坛。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陆敏、孙萍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包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LZ0tnEBnkjnB-0zPo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