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南宋名将,跟皇帝思想不统一,最终被雪藏,郁郁不得志

2019-11-28   李夫子说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其实是一部文化史,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创作,涌现出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或挥斥方遒、或激扬文字,留下了一篇篇名传后世的文学作品,而在历朝历代之中,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巅峰,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而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说一说中国词坛之中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号称是能文能武、能打能写,名头一点不弱于苏东坡、李清照的词坛大师——“辛弃疾”!

早年尚武的辛弃疾

对于辛弃疾,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辛弃疾是大宋版的战狼!也有人说辛弃疾是大宋版的古惑仔!但不管是战狼还是古惑仔,最起码都反映了一点,辛弃疾刚出道的时候都是一个非常猛的人,并非大家脑海中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为什么辛弃疾会是这样呢?这叫不得不提到他的出身了。

辛弃疾,字幼安。出生在山东济南,南宋时期,中国北方已经沦为女真族大金国的领地了。也就是说辛弃疾最初算是金国人,祖父还当过金国县令。虽然辛弃疾的爷爷当过金国的小官,但是从心里还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宋国人,一直盼望者宋朝大军能够打过来,能够恢复天下。所以他就经常带着儿孙登高望远,遥望南方,这给辛弃疾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等到辛弃疾长大以后去燕京参加科考,他爷爷还特意嘱咐说,“一定要深入敌人的政治中心,好好侦查”。这第一次科考没考中,爷俩还很高兴,因为这就有了再去一次的机会了。几年之后爷爷去世了,辛弃疾这时候已经有22岁了,终于让他等来了时机。那一年金国起兵,进一步南侵,辛弃疾闻风就迅速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然后投奔了山东一个抗金起义军将领叫耿京。耿京很赏识辛弃疾,觉得辛弃疾文武双全,是一个好汉子,于是就任命他掌管军中大印。

和辛弃疾一块去的,还有一个和尚,叫义端,这个和尚据说懂点兵法,辛弃疾挺欣赏他,还特意把他推荐给耿京耿大帅。可是没想到义端居然不怀好意,有一天晚上竟然趁着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他保管的起义军大印,投奔到了金军。耿京知道这事后,觉得是辛弃疾进了奸细,大为恼怒,要把他处死,辛弃疾就慷慨立下了军令状,“请给我三天时间,一定把义端抓回来,如果不完成任务,愿受军法处置”。说完这话,辛弃疾就飞身上马,直奔金兵大营,那义端还没跑到敌营领赏,就被半路杀出的辛弃疾给抓到了,一刀砍下人头带回军营。耿京大喜过望,不单不办辛弃疾了,反而对他更加器重了。这个时候宋金两国在南方的拉锯战还在继续,北方的起义军也在一步步地遭受金朝的压迫。

这时候耿京就派辛弃疾和另一名武将南下,去见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请皇帝做好投奔朝廷的准备。但是万万没想到,两人还没来得及把好消息给带回去,却突然听到一个消息,耿京在军中被叛徒杀害了。辛弃疾在回来的路上得到这个消息是怒发冲冠,刚刚和南宋朝廷说好,准备下一步合作,现在主帅的脑袋没了,这哪行?这叛徒必须要受到惩罚!叛徒叫张安国,杀了耿京之后就投奔金人,还被封了一个官,这时候整天飘飘然的,完全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这时候辛弃疾率领了一支只有50人的敢死队,马不停蹄地回到山东,直奔5万人之众的敌营,冲进营帐之中,当时张国安正在喝酒,辛弃疾直接把张安国给摁住了,来了个五花大绑,在场那些人全都看傻眼了,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大声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谁愿意抗金的就跟我走,其他的好自为之”!士兵们是齐声响应,最后有上万人愿意跟着他,辛弃疾就带着这上万义军奔袭千里来到了临安,到那之后把叛徒押上刑场,就地正法。

现实的无奈,造就一代词圣

辛弃疾的英勇事迹在南宋朝野顿时引起了轰动,不仅老百姓敬佩非常,就连宋高宗也连声称赞,让大家都万万没想到的是,能做出这一番壮举的竟然是一个英雄少年,才20出头,辛弃疾那个时候血气方刚,起兵造反,收复失地,回去以后,大家都觉得辛弃疾这次肯定是受到朝廷重用了,但是现实是复杂的,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回到宋朝的辛弃疾很快就被解除了武装,让他当了一个文管官。本来辛弃疾一直指望着领兵北伐的事儿,却没有了动静。辛弃疾的一生都是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天天梦想着打回老家去,可以说是当时朝廷之中最坚定的主战派。按理说有这样的好部下,这朝廷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宋高宗对于抗金是有抵触的,收复中原以后把金国赶走了,父兄二人解救回来,这皇帝的位置谁坐?

再说,江南山清水秀,经济繁荣,生活富足,这小日子过的挺舒服的,何必劳师动众去打仗呢?所以当时在宋高宗的心里面其实是不想打仗的,当然了表面上他也得喊着抗金,者就是一种政治口号、宣传手段,说说而已。但是只有辛弃疾,还有岳飞这些主战派傻乎乎的当真了,认为宋金两国早晚必有一战,所以每天就磨刀霍霍准备收复失地。所以从这也不难看出,考虑不到领导意图在仕途上是不会有多大发展的!因此辛弃疾没多久就被封了个文官,而且从此之后,这一生之中,辛弃疾的仕途都非常坎坷。

为官40多年,始终没有得到过真正的重用,先后担任过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务。但是大多都是地方官或者文职,就根本不给他领兵北伐的机会。而且辛弃疾的仕途还是比较坎坷的,一生六次被弹劾,多次被免职。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工作岗位频繁调动了37次,可以说是几上几下、历经波折,总之朝廷怕他、烦他,不想让他好好工作。没有仗打,辛弃疾心里也很着急,就给皇上写文章,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同时也给当朝宰相写信,可惜这些到最后都是石沉大海。

公元1168年,他被调遣成建康府的通判,当时只能参加一些大观园的宴会这些事。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不经意间开起了自己的诗词创作,从此就一跃成为宋朝词坛的大神级人物。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辛弃疾又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了一些地方官,所以也写了很多诗词,比如“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就是他写的,辛弃疾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政绩不错,在湖南他有感于当地的暴动四起,就向朝廷建议,希望成立一支湖南飞虎军。他选拔了一批健壮勇武之人,还下了大功夫制造器械、操练士兵,在此后的30多年里,这支军队成了非常重要的抗金力量,被金人称为“虎儿军”!

做官的时候,辛弃疾雷厉风行,敢说敢做,也因此遭到一些非议。在长沙没待多久,辛弃疾就被人弹劾,说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干脆就直接把他的官给免了。辛弃疾一心想打回北方,但是不被重用,甚至被罢免,于是只能回到了江西上饶,回到了他自己的庄园里面,闲居了10年,并且以陶渊明自居!在这10年中他写了不少有名的诗词,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真实的辛弃疾

所以很多人说别人写的词都是笔写出来的,而辛弃疾的词是拿剑写出来的。如此正能量的爱国者经常被人告黑状,自然是陷害了。很多人为辛弃疾鸣不平,但是辛弃疾每次被弹劾也是确有其事,理由也都一针见血,确实是辛弃疾的软肋,其中之一就是贪财好色。辛弃疾真的好色吗?据记载,辛弃疾还真的是妻妾成群,除了大老婆范氏之外,辛弃疾的小妾有据可查的,至少就有7个,田田、钱钱、整整、香香、卿卿、飞卿、粉卿,等共七名,这些都在辛弃疾的诗词中有所体现!

据说这些小妾都是各有所长,像甜甜、钱钱这两位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主要是帮着辛弃疾抄写一些文章,回复一些来信。还有其他的几个小妾,香香、整整、卿卿,以前应该都是文艺工作者,有的擅长歌舞,有的擅长吹箫,总而言之是各有所长,主要负责照顾辛弃疾的生活起居。当然了这7位只是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事实上辛弃疾的小妾远不止这些。对于社会上的种种非议,辛弃疾倒是也挺坦然,大大方方的承认,比如他在一首词中就自嘲说,“自笑好山如好色”,好色怎么了?好色当然也得有资本,光有钱还不行,身体好,那才能真的好!辛弃疾是文武双全,既是读书人,也在部队里带过兵,打过仗,也杀过人,武将出身,身强体壮,一般人肯定比不上。

当时他的一个朋友刘过就曾经描述辛弃疾说“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啥意思?是说辛弃疾虽然老了,但是精神很好,身体像老虎一样健壮,面色红润,有白胡子,但是有一点双眼青,也就是黑眼圈。这为啥有黑眼圈?当然就是熬夜过度,夫妻生活比较多了。一直等到60多岁的时候,辛弃疾终于又等来了一次希望,因为当时金国以北的蒙古势力开始逐渐扩大,金国内部的内讧也越来越尖锐,这个时候大宋朝廷也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觉得可以北伐一下!于是就想起了辛弃疾。辛弃疾一心盼望抗金,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用兵不可草率。当时他在镇江做知府,他定制了一万套军服,招募了一万名壮丁,还派人连夜去刺探敌情,为大战做好准备。

不过当时朝廷并不是真的想拉他上前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中了辛弃疾的名望,说完了就算了,然后又直接把辛弃疾给安排到别的地方去当官去了,说白了这事就与他无关了。辛弃疾也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在他人生的晚年,他写下了那首千古流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太有名了,上中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背,一直到现在李夫子没事都还在嘴里念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远的辛弃疾

辛弃疾到了镇江之后,又有言官把他弹劾了,之后的几年,朝廷多次召唤辛弃疾,但是他的意见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当时已经昏睡了很久的辛弃疾躺在床上突然睁开了眼睛,大喊了几声“杀贼”。 之后就去世了。历史之中的辛弃疾就这样带着无限的悲痛逝去了,而文学中的辛弃疾却像一座不老的青山,永远豪迈地流传了下来。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人生中充满了无比的艰辛,他的词里才充满了金革铁马之气,他才因此而成为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