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型产品成闲散资金投资的主要选择,具体表现究竟如何?

2023-12-04     普益标准

原标题:现金管理型产品成闲散资金投资的主要选择,具体表现究竟如何?

今年以来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双升,规模占据理财市场规模的近1/3,成为了投资者打理闲散资金的主要路径。但现金管理型产品虽然收益稳定但收益水平有限,若个人投资规模超出了“现金管理”的定位,那就可能造成隐形的收益损失。

为研究市场上其他短期限产品是否能够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提供相对现金管理型产品更好的收益,我们选取三类具备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分别为每日开放型、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最小持有期型、定开型产品。通过对其收益、风险、胜率指标的分析发现,流动性越高的产品,收益水平越低,风险也越小,但正收益能力也越高。即低风险和高收益不可兼得。

综合分析,每日开放性产品的流动性与现金管理型产品最为接近,且正收益能力最高,风险最小,且长期收益高于现金管理型产品,适合对赎回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短期投资;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在最小持有期过后能够保证流动性且收益更高,适合短期不需赎回的稍长期限的投资;定开型产品长期收益更高,但产品分化较为明显,需要合理购买。

因而,投资者需综合考虑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理财产品,合理分散投资才能获得更高收益,不能一味追求稳定性而牺牲产品收益。而发行机构也需要提供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短期投资需求,从资金流动性、收益稳定性等客户需求出发,提供更多样的短期限理财产品选择,以满足对流动性需求较高的客户。

一、现金管理型产品成闲散资金投资的主要选择

(一)现金管理型产品数量和规模双升

今年以来,现金管理型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存续数量均大幅提升,在产品数量上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截至2023年11月20日,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数量40000[1]款,较2022年末增长了13.26%;其中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837款,较年初的337款增长了148.37%。

规模方面,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81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0.18%,而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8.81万亿元,较年初上升了1.00%。截至2023年11月17日,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占全市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32.87%,相较于2023年10月底,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增长了约1.1万亿元,存续规模增长贡献率高达86.94%。

从以上数据可见发行机构和投资者对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重视程度。虽然对单个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而言,现金管理型产品只是作为打理日常闲散资金的工具,可能个人投资规模并不大,但其整体规模足以影响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如此大体量的投资资金,值得每个机构和投资者进行慎重抉择。

(二)提供更多样和更合理的短期理财投资选择

2022年底正式实施的“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规模、投资范围、快赎额度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此背景下,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和规模不降反增,一方面是来源于发行机构的发行需求,希望通过现金管理型产品迅速募集资金,同时增加客户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投资者对稳定收益更高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绝大部分为低风险偏好,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和2022年的两次“破净潮”对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理财产品收益要随市场不断波动的情况下,现金管理型产品凭借相对更平稳的收益受到了广大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亲睐,不止被用来打理闲散资金,甚至成为了投资者进行短期理财的重要选择。

现金管理型产品的收益稳定性较高,但其收益水平受限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目前的严格监管下,投资标的被严格限制,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若投资者对现金管理型产品抱以更多的期待,超出了“现金管理”的定位,那就可能造成隐形的收益损失。

因而,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其他短期限产品是否能在保证资金高流动性的同时,兼顾收益的高稳定性,同时能够提供相对更高的收益,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和更合理的短期理财投资选择。

二、高流动性的其他理财产品有哪些?

纵观目前银行理财市场上的存续产品,除了封闭式理财产品外,大多以开放式的形式存在,而现金管理型产品作为其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产品类型,确实以其高流动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受到的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再加之快速赎回等特色优势,已经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

实际上除了现金管理型产品外,开放式产品还有非常丰富的产品形态,比如每日开放型、最小持有期型、定开型等等。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末,全市场存续的净值型产品中每日开放(含现金管理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了10.77万亿元,占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41.29%,而这其中有近八成的产品是现金管理型。

(一)产品选择

从流动性特点出发, 我们筛选了与现金管理型产品流动性最接近的三类产品进行分析,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性。

1、每日开放型

指的是每个工作日均可以申购和赎回的理财产品。为和现金管理型产品区分,下文中的每日开放型产品不包含现金管理型。

2、最小持有期

指投资者最短持有一个封闭期后可以随时赎回,期限的灵活性相对较高的净值型产品。为保证流动性,本文选取最小持有期限限制在31天以内的产品。

3、定开型

指定期开放的理财产品,如每周开放一天、每个月开放五天等,在开放期投资者可以申购或赎回,在非开放期则不能申购和赎回。为保证流动性,本文选取产品期限在31天以内的产品。

从数据的完善和准确性考虑,我们均选取信息披露较为规范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产品范围限制在今年以前成立且截止2023年10月31日仍在存续的公募净值型固定收益类人民币产品。

根据筛选条件,共筛选出统计样本产品799款[2](共计1564个份额[3]),其中,现金管理型产品190款(共计416个份额),每日开放型产品130款(共计273个份额),最小持有期产品184款(共计469个份额),定开型产品295款(共计443个份额)。

(二)指标选择

1、收益指标

在收益率指标的选择上,为更加全面反映产品收益情况,同时规避去年底“破净潮”对部分产品收益产品较大影响,采用近3月年化收益率、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和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指标,来分别衡量产品的短期、中长期和长期收益率水平。

2、风险指标

在风险指标的选择上,选取了与收益区间相对应的最大回撤和波动率,衡量不同产品的风险情况。

3、胜率指标

胜率指标为在指定的区间范围内,按一定收益率计算频率(日频、周频、月频等),获得正收益率的数量占比,用于衡量产品获得正收益的能力。胜率指标的区间范围与收益指标一致。

三、各产品各指标的表现如何?

(一)收益指标的分布情况

1、简单算术平均计算收益率[4]

通过计算各个类型产品在不同区间范围的收益率水平,可以清晰地发现,现金管理型产品的收益稳定性最高,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长期,均能维持在2.2%-2.5%范围内。短期内现金管理型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产品,但超过3个月后,其它类型产品迅速追赶上现金管理型产品的均值,并逐渐超过,长期来看,现金管理型产品的收益率均值明显低于其它各类型产品。

2、规模加权计算平均收益率[5]

考虑到规模对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我们结合各理财产品的规模,重新计算了不同类型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从统计结果来看,因现金管理型产品收益率水平本身相差不大,规模加权后收益率水平依旧稳健,保持在2.2%-2.5%范围,和未进行规模加权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但其他类产品在规模加权后,收益均值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变动,其中定开型产品的变化幅度最大,加权后的产品收益均值明显高于加权前的均值,说明定开型产品收益率较好的产品规模较大,而收益率相对较差的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加权后不同产品类型自身出现了收益率浮动,但整体趋势并未发现变化。现金管理型产品在短期依旧是收益最高的选择,长期来看,定开型产品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收益率冲到3.5%。

各类型产品的短期收益均低于长期收益,说明短期收益受到了市场行情的影响,若在市场牛市时,则短期收益可能高于长期收益。现金管理型产品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差距相对较小,即短期收益浮动较小,说明其对“择时”能力要求低,而其他几类产品的短期收益浮动较大,且开放程度越低的产品(如定开型产品)的短期收益浮动更大,在短期投资时若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则需要更高的“择时”能力,在行情不佳时,短期收益可能不及现金管理型产品。

因而,但从收益水平来看,若投资者择时能力不足,对市场整体行情和产品收益信息缺乏了解,在确定只能进行短期投资的情况下,更适合选择现金管理型产品,而如果可能的投资期限更长一些,如超过3个月,则每日开放型、最小持有期型和定开型产品有较大可能性能够获得要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且可能的投资期限越长,越适合投资开放程度更低的产品。当然,具备较高择时能力的投资者,根据当前市场行情进行投资才能获得更高收益。

(二)风险水平对比

现金管理型产品的风险几乎为0,具备明显的优势。但每日开放型、最小持有期型、定开型这三类产品在投资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风险,会影响投资者的选择。因此,风险水平的高低也是我们比较不同产品间的差异性需要考量的另一大因素。

1、最大回撤

从统计结果可见,现金管理型产品的最大回撤明显低于其它产品类型,短期投资基本不会发生破净、损失本金等情况。相较之下,其它类型的产品在回撤水平上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定开型产品的回撤水平最高,并且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发生回撤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短期投资情况下,每日开放型产品回撤水平最低,相对其他产品更稳定可靠,长期来看,每日开放型和最小持有型差距逐渐缩小,两者回撤水平相差不大,投资选择可以二选一。

2、波动率

波动率水平是衡量风险的另一大指标,通过波动率可以观测不同产品之间的稳定性差异。从统计结果来看,现金管理型产品无疑是最稳定的产品,波动率水平始终低于0.2%,因此在选择投资现金管理型产品时,无需考虑择时风险,随时入场都不会产品特别大的收益差距。同样地,定开型产品也无疑是波动率最大的产品类型,并且随着投资期限增加风险逐渐加大。每日开放型产品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在短期内差距明显,每日开放型短期的波动水平明显更低一些,但中长期来看,两者差距逐渐缩小。

综上,产品的风险水平随着开放程度的降低而上升,三类产品中,每日开放型产品整体风险水平最低,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居中,定开型产品则整体风险水平最高。

(三)胜率指标整体表现

为选取尽可能多的收益率样本参与计算,我们将选取每款产品每日的近1周收益率,计算每款产品的周胜率指标[6]。同时为排除行情披露频率对胜率指标的影响,我们将选取每款产品的周度收益率指标,计算每款产品的周度胜率[7]。

1、获得正收益能力

通过计算各个类型产品在不同区间范围的周胜率和周度胜率的平均水平,可见三类产品在各个区间范围的胜率指标均值[8]均在85%以上,且均明显高于理财公司固定收益类[9]产品胜率均值。表明,在胜率水平的绝对值方面,这三类产品胜率水平均较高,但与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乎100%的胜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在胜率水平的相对值方面,这三类产品的胜率水平具备绝对优势,收益稳定性相对较高。

分区间范围来看,各类型产品的今年以来胜率指标高于其他两个区间范围,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行情较好,产品运作更加平稳。而分产品类型来看,在各个区间,每日开放型产品的胜率水平均最高,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居中,定开型产品的胜率水平均略低于其他两类产品,表明相对其他两类产品,定开型产品的收益稳定性表现偏弱。

2、胜率水平的集中度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稳定且集中,产品同质化较强,即使“盲选”也不容易“踩雷”,这也是投资者更偏向于投资该类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验证三类产品的胜率水平是否较为集中,是否存在严重分化导致投资者选择难度大易“踩雷”,我们将通过计算胜率指标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来进行分析。

从上图可见,相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胜率指标的标准差,每日开放型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两个胜率指标的标准差均明显较小,具备明显优势,但定开型产品胜率指标的标准差与固定收益类产品基本持平,并无明显优势。

三类产品的胜率指标均值不同,只通过标准差判断胜率指标的集中性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为排除这种偏差,我们将根据离散系数=标准差/平均值计算每类产品的离散系数。

根据计算结果可见,每日开放型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胜率指标的离散系数均较低,约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1/2,可见其胜率指标的集中性更好,尤其是每日开放型产品表现最佳。而定开型产品的胜率指标的离散系数仅略低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胜率指标的集中性优势不明显。

综上可见,三类理财产品在胜率指标均值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均远超固定收益类产品平均水平,而在胜率指标集中性方面,每日开放型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同样表现良好,但定开型产品优势不足。综合分析,每日开放型产品正收益能力表现最佳,其次为最小持有期型,而定开型产品的正收益能力表现相对略弱。

四、总结与建议

(一)投资者需综合考虑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理财产品

三类产品中,收益水平最低的产品,风险水平最低且正收益能力最高,而收益水平最高的产品,风险水平最高且正收益能力最低,说明“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在低风险和高收益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对投资者而言,一味牺牲收益来降低风险,将短期投资等同于现金管理类产品,显然也并不可取,根据资金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合理搭配,才符合兼顾风险与收益的投资的理念。

因而,对于完全厌恶风险且短期内有快速赎回需求的投资者来说,现金管理型产品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可以接受当日赎回1-3个工作日到账且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尝试每日开放型的产品,与现金管理型产品最为接近,能在保证高流动性的同时获取更高一些的收益;对于短期内暂时不赎回且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一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最小持有期型的产品,在最小持有期过后能够保证流动性且收益更高;定开型产品的风险最大,流动性相对较差,但长期收益最高,适合投资暂不使用的闲散资金,但不同投资期限的产品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合理购买。

(二)机构需提供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短期投资需求

投资者偏好现金管理类产品,固然与投资者短期投资时厌恶风险有关,也与其他短期限产品相对优势不足有关。三类产品中,与现金管理型产品最接近的是每日开放型产品,但该类产品不但产品数量较少,而且在收益稳定性、风险水平、正收益能力方面都与现金管理类产品存在明显区别,而最小持有期型和定开型产品虽然收益更高,但风险也更高,且正收益能力相对更低。这就导致现金管理类产品几乎无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品”,才使得在短期投资中现金管理类产品一家独大。

因而,各机构若想得到全面发展,在短期限理财产品赛道提升竞争力,就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升产品的差异化。一方面,从产品流动性方面入手,提供更多样的产品期限选择,同时提升赎回到账速度,如部分产品已能够实现赎回“T+0.5”到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产品运作的稳定性。如部分机构推出的“低波”产品,通过优化底层资产配置来提升收益稳定性,能够兼顾收益的同时提升稳定性。

注:

[1]按产品登记码计数,不同份额不重复计数。

[2]按产品登记码计数,不同份额不重复计数。

[3]不分份额额产品按1个份额计算,分份额产品按各个子份额计算。

[4]此处在计算收益率指标时,为避免某时点的异常值影响整体结果,选取10月份所有可计算收益率指标计算其平均值的方式。

[5]此处加入规模因素,计算每款产品10月收益率指标的平均值后,基于规模对整体样本的收益率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平均值。

[6]周胜率取区间内每日的近1周收益率,计算近1周收益率大于0的概率,单位为:%。

[7]周胜率取区间内每周最后一个计算日的近1周收益率,计算近1周收益率大于0的概率,单位为:%。

[8]均值的计算方式为:每款产品每个指标均采用2023年10月内所有计算结果进行算术平均,平均值作为该款产品该指标的值,再对所有产品的指标值进行算术平均。

[9]范围为:理财公司在2023年之前发行且截至2023年10月31日仍在存续的公募净值型固定收益类人民币产品。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我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于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2d3bf1bfd0d7f9b9163d01f7829b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