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智障老农捡泥3年,徒手盖出7层“楼”,苦等弟弟归来一起住

2024-07-06   丹宝星辰

在山东的一个偏远小村庄,有一座七层高的独特建筑,这是一位名叫胡光州的老农用三年时间,仅凭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建造的。

每一块泥土,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他对家人的深情和期盼。

这不仅是一座楼,而是胡光州心中的一个梦。

故事开始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胡光州在归家的路上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困住。他回到家时,浑身湿透,因一场发烧,让胡光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此变得迟钝,而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

1.暴雨中的不幸

那个夜晚,天空如墨般浓密,暴雨猛烈地倾泻着。

胡光州下班后,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冷风夹杂着疾雨打在他的脸上。雨水顺着他的头发、脸颊流淌,衣服已经彻底湿透,每一步都沉重无比。他没有雨具,只得用双手护住头部,匆忙地穿过人行道,躲避着路边的积水。

到家时,他的衣服已经沉甸甸地贴在身上。第二天胡光州躺在床上,面色苍白,额头滚烫。父母发现后没有多想,急忙带他去医院看病。

到达医院,医生迅速接诊了胡光州。胡光州父亲紧张地站在一旁,眼睛紧盯着医生的动作。医生检查后,面色凝重地对他说:“这孩子已经发烧一整天了,你怎么现在才来?”

胡光州父亲张口欲言,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沉默地低下头。

医生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高烧可能会对他的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

胡光州父亲只感觉心中一紧,他紧紧握住了孩子的手。

“我尽力了,但孩子的智力可能恢复不了。”医生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胡光州父亲的眼神变得茫然。

胡光州最终被安置在病房中,胡光州父亲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躺在床上的孩子。孩子的呼吸平稳,但他的心却如乱麻般纠结。医院的夜晚异常安静,偶尔传来的轻微哭泣声和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似乎在提醒他,这一夜,注定漫长而艰难。

2.家庭的变故

胡光州从医院出院那天,村里的天空阴沉,阵阵微风带来了凉意。

他踉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神呆滞,步伐不稳,胡光州的动作显得笨拙,他时而停下,似乎在努力辨认方向,时而又迷茫地转身,好像忘记了要去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胡光州的状态没有多大改善。

他经常会在家附近徘徊,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需要邻居们的帮助。

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他的情况,纷纷表示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胡光州的父亲年事已高,母亲也身体欠佳。

他们原本希望能依靠胡光州支撑家庭,但现在只能依靠两个年幼的弟弟。

父母的健康状况日渐下降,两个弟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久,胡光州的父亲因病去世,这对家庭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母亲悲痛欲绝,但还要强撑着照顾胡光州和另外两个儿子。她的健康状况也开始恶化,不久后也随丈夫而去。

胡光州的两个弟弟,此时已经长大成人,但面对家中的困境,他们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赚钱。他们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来维持这个破碎的家庭。

3.弟弟的离别

在胡光州的两个弟弟准备外出的那天早晨,天空阴沉,一丝不挂的风吹拂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弟弟们起得很早,他们默默地将家中的粮食从储藏室搬到了厨房。一袋袋的大米和一些干粮被整齐地堆放在角落,足够胡光州维持一段时间。

弟弟们走访了附近的几户邻居,解释了自己即将外出打工的情况。邻居们纷纷表示理解,并承诺会时常来看看胡光州,帮忙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位邻居老李,还主动提出要定期帮胡光州打扫房间和院子。

当两个弟弟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时,胡光州还在家中的院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弟弟们即将离开的事实。直到看到弟弟们提着行李,走向门口,胡光州才似乎感觉到了些许异样。

弟弟们转身对胡光州挥了挥手,说:“哥,我们出去一段时间,你在家里要好好的。”

胡光州站在那里,目光追随着弟弟们的身影,看着他们走出大门,朝村口的方向走去。当弟弟们消失在拐角处时,胡光州突然加快了脚步,跌跌撞撞地跟了上去。

村民们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同情。胡光州越走越快,最终变成了小跑,他在泥泞的小路上滑了几次,但仍然坚持着向前。

弟弟们坐上了村口等待的车辆,车子缓缓启动,沿着村子的小路开了出去。

胡光州一直追着,直到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车子逐渐加速,最终消失在了远处的转弯处,胡光州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目送着车子远去。

傍晚时分,胡光州缓缓地走回了家。他走进空荡荡的院子,四处看了看,然后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呆坐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院子里显得异常安静。随后,胡光州站起身,慢慢走进了屋子。

4.孤独的守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光州独自在他们的院子里守望。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雨打,他总是默默地站在院子里,望着村口的方向。

村民们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孤独而坚定。

终于有一天,村主任来到了胡光州家。村主任面色沉重,站在院子里,看着胡光州,缓缓地说:“胡光州,你两个弟弟在外地过世了……”

胡光州站在那里,听着村主任的话,却没有任何反应。村主任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但胡光州仍旧站在院子里,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不久之后,胡光州开始在院子里收集木块和泥块。他四处寻找废弃的木料和砖瓦,有时甚至走到邻村去拾捡。他开始在院子的一角堆放这些材料,显然是打算自己动手建造什么。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到担忧。他们试图劝阻胡光州,担心他的安全。

但胡光州似乎并不理会,每天都坚持着自己的工作。他用找来的石块和泥巴,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小棚子。

虽然结构摇摇欲坠,但他每天都在那里忙碌。

有一次,胡光州在搭建的过程中不慎失足,从小棚子上跌落下来。

幸好附近的村民及时发现了他,急忙将他送到了医院。

胡光州的腿部受伤,需要在家中休养。

村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都非常同情。

他们轮流来到胡光州家,帮忙照料他的生活。有的村民给他送饭,有的帮他打扫房间和院子。

胡光州的伤逐渐好转,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建房的念头。

他的坚持感动了村民们,一些村民开始在闲暇时帮助他一起搭建。

他们帮着胡光州稳固了小棚子的结构,还教他一些基本的建筑技巧。

虽然这座小屋远远达不到居住的条件,但在胡光州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它至少变得更加稳固和安全。胡光州每天都在这个小屋旁忙碌,仿佛在等待着某个重要的时刻的到来。

村民们虽然知道弟弟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选择尊重胡光州的坚持,用实际行动陪伴着他。

5.村庄的温情

到了2016年7月的一个炎热的夏日,胡光州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他心中的那座房子。

虽然这栋建筑歪斜不稳,外观简陋,但对于胡光州来说,它是他对弟弟们归来的期盼的象征。

在完成这座房子的那天,胡光州特地到村子里的小店买来了红灯笼。

他小心翼翼地将灯笼挂在房子的四周和屋顶。那些红灯笼在夏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给这座简陋的建筑增添了一丝喜庆的气氛。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复杂的表情。他们在心中对胡光州的执着和坚强感到敬佩,同时也为这样一个无法居住的建筑感到惋惜。

村里的人们聚集在胡光州的房子周围,看着他忙碌的身影,不禁感慨万分。

这一切也引起了村委会的注意。村委会的成员们经过商议,决定为胡光州建造一座稳固安全的小平房。他们认为,这是帮助胡光州的最佳方式,既能保证他的安全,也能让他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造过程中,村里的一些村民也主动参与进来。

他们帮忙搬砖、拌泥,甚至有的人在工作之余还来帮忙。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座简洁而温馨的小平房就建成了。

房屋配备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包括床铺、简易的厨房和卫生间。

当小平房建成的那天,村委会专门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入住仪式。村长亲自将房门钥匙交到了胡光州的手中,对他说:“这是你的新家,希望你在这里能安心生活。”

胡光州接过钥匙,走进了新房。他四处查看,轻轻触摸着墙壁和家具。

房间虽小,但布置得十分温馨,窗外是熟悉的院子和他亲手建造的那座房子。

村民们看着胡光州走进新房,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们知道,这个新家将给予胡光州更多的安全和舒适。

从此以后,胡光州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虽然仍旧每天在院子里忙碌,但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平房中。

新房就坐落在他为弟弟们准备的“新房”旁边,仿佛在默默地陪伴着他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