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两救陈赓的命,为何解放上海后,陈赓却不愿意去见她?

2024-08-22   丹宝星辰

1949年,为了解决大军露宿街头的问题,陈毅下令动员上海百姓为解放军战士提供临时的住所。

因为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士兵对上海并不熟悉,所以竟然误打误撞闯进了宋庆龄的家里,陈毅得知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找到陈赓,想请他出面向宋庆龄说明情况。

要知道,宋庆龄和陈赓早在黄埔军校的时候就已经相识,是多年的老朋友,而且当初陈赓两次危在旦夕都是宋庆龄出面才将他救出来。

无论从哪方面看,陈赓都是最佳人选。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陈赓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陈毅的请求,并且说道:“我不能去,我没脸去见师母!”

陈赓为什么不愿意宋庆龄?他说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两个人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截肢危机,宋庆龄一救陈赓

陈赓是黄埔军校成立后的第一批学员,也是跟随过孙中山先生参加过平息官洲商团暴乱的黄埔学生军。

就是在这次平息暴乱期间,孙中山注意到了陈赓,之后更是多次找他进行谈话,有时候孙中山还会将陈赓叫到家里吃饭。

虽然当时蒋介石才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可是因为得到了孙中山的很多教导,宋庆龄也对他照顾有加,所以陈赓一直都将孙中山视作自己革命路上的导师,对宋庆龄也是尊称其师母。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孙中山先生因病去世,国共合作随即也宣告失败。

为了躲避蒋介石的追杀,陈赓开始跟着共产党的队伍四处作战,他也再也没有回去看过孙中山的灵位和宋庆龄。

一直到1927年陈赓在会昌战斗中不幸负伤,到上海骨科医院辗转求医的时候,两个人才再次见上面。

当时陈赓的左小腿的骨头已经被子弹打断,再加上以为当时忙于躲避敌人的追杀,所以伤口一直拖了两个月才住院进行治疗。

可是蒋介石早在发起反革命叛变的时候就已经下达了全面清剿共产党的命令,当时这个上海街头到处都是国民党特务,而且陈赓腿上的上一看就是中枪造成的。

再加上当时为了隐藏身份,陈赓的身份信息并不完整,牛恵霖在思考过后还是不愿意担风险,拒绝给陈赓诊治。

无奈之下,陈赓只好将自己的真实名字透露出来,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听说他的名字之后,牛恵霖竟然会这样激动。

“你就是陈赓,我经常听表姐提起你。”

也是这个时候,陈赓才知道原来眼前的医生竟然就是师母宋庆龄的表弟,他连忙向牛恵霖打听师母的情况。

晚上回到家之后,牛恵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宋庆龄,虽然现在已经知道陈赓的真实身份,但是他还是不敢冒这个险,所以想要找宋庆龄拿个主意。

宋庆龄听完这件事情之后,立刻要求牛恵霖尽最大努力治好陈赓,她还一再告诉牛恵霖:“陈赓他们谁为了革命,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光荣负伤的,你不但要尽力将陈赓治好,其他从南边过来的起义人士,你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

有了宋庆龄的这句话,牛恵霖第二天就给陈赓做了全面检查,可是因为受伤严重,再加上耽搁时间太久,伤口已经恶化,现在最快的治疗方法就是截肢。

这个诊断结果出来之后,不仅陈赓大受打击,坚决不同意截肢治疗,就连宋庆龄都再次赶到了医院。

看着面如死灰的陈赓,听着他嘴里不断重复的“不能截肢,我还有仗没打完呢!不能截肢......”

宋庆龄也忍不住红了眼睛,她看着陈赓认真地说道:“你放心,不会截肢的,师母一定会让你继续打仗的,”

出了病房之后,宋庆龄第一时间就来到表弟牛恵霖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陈赓的双腿保住。

可是这样以来治疗方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那就是将陈赓长歪的腿打断,在重新接起来,同时将伤口附近恶化的腐肉去除,可是这些都需要上好的麻醉药和消炎药,而这些都是国民党严格把控的药品。

最后,是宋庆龄不远万里托人将药从国外带了进来,又在术后多次关怀陈赓的回复情况,他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恢复健康,继续之后的地下党工作。

1931年,陈赓接到命令,需要赶赴江西苏区工作,在临行之前特意去向宋庆龄辞别。

本来都以为这一别要得到革命胜利之后才能再次相见,可是两年后陈赓就因为叛徒泄密,被抓捕入狱,而这次又是宋庆龄将他救出来的。

被捕入狱,宋庆龄二救陈赓

1932年10月,陈赓以为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受到重伤,被组织上秘密送到上海就医,因为这次是秘密行动,所以除了会见鲁迅等几个少数的中共地下党成员,所以陈赓并没有和任何人联络。

可是就在半年后,陈赓伤愈准备离开上海的时候,遭到叛徒的告密,被关押在租借的巡捕房里面,之后又被引渡给国民政府,落在蒋介石的手上。

起初蒋介石是准备用官职收买陈赓,可是最后却被陈赓狠狠讽刺了一番,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渐渐起了杀心。

但是七年前蒋介石带领黄埔学生兵征讨陈炯明的时候,不慎被重兵包围,最后还是陈赓冒着生命危险才将蒋介石从包围圈里救了出来。

当时很多参与东征的黄埔学生都知道这件事情,事后蒋介石也亲自向陈赓道谢,并且保证之后一定会回报他的救命之恩。

正是因为有这层救命的恩情在,所以虽然蒋介石不愿意陈赓其人回归敌营,准备除之而后快,但是他却不得不估计外界舆论的影响。

就在蒋介石苦恼该如何下手的时候,党中央派出来营救陈赓的人已经找到了宋庆龄,他们请求宋庆龄以民权保障同盟会的名义设法营救陈赓。

接到这个请求之后,宋庆龄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并且立刻找来杨杏佛商量进一步的营救计划。

短暂商议之后,他们决定由杨杏佛代替身体欠佳的宋庆龄拟一份保护陈赓的公开声明,给蒋介石施加压力。

可是还不等声明拟好,杨杏佛就收到两颗子弹头的警告,这也让他们意识到仅仅靠声明很难让蒋介石同意释放陈赓。

所以在声明发出去不久,宋庆龄就亲自带着媒体记者闯进监狱,将陈赓等人的真实遭遇展现在大众的面前,逼得巡捕房不得不停止对陈赓的言行拷问。

眼看着外面舆论愈演愈烈,蒋介石不得不假意同意释放陈赓,可是背地里他却只是将陈赓换了个地方继续关押。

蒋介石的这招偷梁换柱,让所有人都大为不齿,宋庆龄直接冲到蒋介石的办公室里面,厉声质问:“你这样对得起陈赓当年的救命之恩吗?当年要不是陈赓,你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现在你就如此对待你的救命恩人?”

可是无论宋庆龄怎么据理力争,蒋介石就是一副我不知情的态度,甚至还装模作样地将副官交过来骂了一通,指责他办事不力,让陈赓半路有机会半路逃走。

最后还是一个在监狱里受过陈赓帮助的犯人找到宋庆龄,将陈赓被关押的地点说了出来,才在宋庆龄和地下党组织的努力下将陈赓救了出来。

这次出狱之后,陈赓看着已经是第二次救自己性命的宋庆龄,认真地保证道:“师母,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救命之恩。等我下次来,一定带着20革命军来,让您看一看无产阶级的力量。”

多年重逢,宋庆龄送别陈赓

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自从上次陈赓许下带20万大军回来的诺言之后,他就一如既往地致身革命工作当中,可是如今上海已经解放,他还是没能实现20万的承诺。

虽然猜到宋庆龄可能会在上海的住所,可是因为愧于没能实现当初对师母的承诺,所以陈赓也一直没敢前去探望。

然而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陈赓为这件事情烦恼的时候,陈毅就找到了他,希望能够由他出面向宋庆龄解释一下“征占”房屋的事情。

这是一件大事,毕竟因为中央下达的不得扰民的命令,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在进城之后都是露宿街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还要进行接下来的战斗,长期下去士兵们的身体会吃不消。

陈赓也明白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可是20万大军的数字就像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他怎么也迈不出这一步,所以犹豫很久之后还是拒绝了陈毅的提议,并且将当年他和师母定下的约定说了出来。

本来是以此让陈毅改派其他人去,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陈毅沉默了一会后,竟然直接说:“你现在手下已经有十几万人了,粗略计算的话勉勉强强也能说20万,也并不算违背承诺嘛。”

看出陈赓的犹豫,陈毅紧接着又说道:“宋庆龄不仅救过你的性命,更是为革命胜利作出不少贡献,我害怕派去的士兵笨手笨脚闹了误会,所以才需要你帮忙去解释一下,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在陈毅的一再催促下,陈赓才勉强答应下来,可是站在宋庆龄住宅的外面,他又再次犹豫起来,还是等屋子里的女佣出来看见他之后才立刻将他迎了进去。

一听说是陈赓来了,宋庆龄连忙从楼上下来,看着陈赓的第一句就是:“20万大军带过来了吗?”

陈赓有些心虚地点了下头之后,就将话题转移到上次士兵黄闯进来的事情上,他一再保证这次征用民居一切全凭自愿,绝不强求。

听完陈赓的来意之后,宋庆龄才解释道她之所以拒绝不是不愿意,而是害怕中间出差错,让有心之人钻空子,制造麻烦,既然现在陈赓出面,她也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从这天之后,宋庆龄和陈赓一家又恢复了正常往来,还经常邀请陈赓一家到家里用餐,几个人围着当年的战争,谈当下的工作。

对于这个多次救过自己性命的师母,陈赓心中是十分感激的,也一直都将她当做令人尊敬的长辈存在。

只要陈赓在北京,每次宋庆龄来北京都是陈赓亲自接送,并且还会细心地安排好她的住行。

有一次,秘书看陈赓工作太累了,就没有叫醒陈赓,结果陈赓就错过了时间。

一整个下午,陈赓都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他还不停地向保健医生张愈询问道:“你说师母会不会怪我?我该怎么向她做检讨比较好呢?”

等晚上回到家,陈赓还特意和妻子说起这件事情,让她帮忙向师母请罪。

从这次之后,无论陈赓身边工作人员换过多少次,他对所有人说的第一句话都是,“只要是我师母过来,无论我在干什么都必须第一时间提醒我。”

1957年12月,陈赓心肌梗赛发作住院的时候,宋庆龄特意托人将她的亲笔信转交给陈赓夫妇,向他们转达最真挚的问候。

黄埔照拂之情,两次救命之恩,将陈赓一家和宋庆龄之间牢牢的绑在一起,他们虽然不是一家人,可是在双方心里却胜似一家人。

所以即使陈赓去世之后,陈赓的妻子傅涯也依旧代表陈赓对这个给予他们无数帮助的师母礼待有加,一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