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论文作者来自日本富山大学医学与药学研究生院眼科,研究使用常用实验动物SD大鼠,采用眼球内注射盐水加压造成视网膜缺血90分钟,然后减压恢复血流,从而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给这种视网膜损伤的动物吸入1.8%氢气。结果发现,氢气治疗组内层视网膜的平均厚度为107.2±16.0μm,显著大于未治疗对照组(60.8±6.7μm)。小胶质细胞、视网膜功能和炎症反应因子等制备都符合氢气治疗有效的判断。 这一研究证明,即使非常小剂量摄取氢气,1.8%浓度的氢气吸入,都可以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显著治疗效果。这种效果和组织炎症反应被抑制高度相关,说明氢气吸入可以通过抑制组织炎症反应发挥损伤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再次验证,2007年日本学者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氢气吸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的观点。
主要参考最新研究论文,该氢气医学效应仍是研究,不作为临床应用的建议。
Otsuka M, Arai K, Yoshida Y, Hayashi A. Inhibition of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inhala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hydrogen gas.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23 Oct 18. doi: 10.1007/s00417-023-06262-3. Epub ahead of print.
结论:吸入1.8%的氢气气体抑制了由视网膜I/R损伤引起的炎症、形态/结构改变和神经胶质细胞等都有改善。
视网膜色素上皮的长度和外节段丢失(视网膜瘢痕)。A:H2(−)组在I/R损伤7天后的视网膜。外视网膜呈波浪状,部分缺失的光感受器细胞(箭头)。B:H2(+)组在I/R损伤7天后的视网膜,视网膜结构无不规则性。C.(A).患者视网膜部分放大可以看到外节段的丢失(箭头)。(D).视网膜部分增大。E视网膜疤痕环的时间序列。
警告:氢气使用安全,永远都是重要问题!
氢思语:当前氢气医学产业领域,大家都崇尚更高剂量的氢气使用。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氢气安全性是氢气之所以被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安全性这种前提,即使有效,也往往没有应用价值。当然安全性还包括使用风险,千万不要忘记氢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超过一定浓度使用氢气存在巨大使用风险。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技术,擅自增加氢气浓度到危险状态,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给人类使用任何工具,安全性是第一考虑的问题。其重要性超过有效性的。这一最新研究也再次提醒我们,氢气在比较低剂量下仍然可以产生作用,当然这种作用非常可能随着剂量增加而提高,但在安全性角度,宁可放弃和减少效果,也应优先保证使用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氢思语,纳诺巴伯氢友会不对其科学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若内容涉及健康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健康指导依据。温馨提示:氢气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