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历史上的“潇洒哥”,王羲之参加“非诚勿扰”,抱得美人归

2020-01-12   李夫子说史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感觉酷酷的,很有腔调。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哥”流传了很多传说,但今天李夫子要跟大家讲的这几位“哥”,在世俗的眼中,他们很任性、很洒脱,甚至很不羁。可是当我们回过神来仔细去品味,才会发现,人家才是真正的大神,只是因为我们的高度不够,自然看不穿也看不透,达不到人家的境界。

王羲之的坦胸露腹

第一位哥就是王羲之。说到王羲之,大家如雷贯耳,被称为“书圣”,可是关于他的品性、人格,实际上我们就知之甚少了。这里就跟大伙来分享一个王羲之参加“非诚勿扰”的相亲故事。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东晋的重臣,大将军“郗鉴”是一个女儿奴,特别稀罕自己的闺女,闺女的名字叫“郗璿”,长的可心疼人了,而且才思敏捷。老爹“郗鉴”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也是操碎了心,一直严把质量关,坚决不让渣男靠近自己的闺女。可是面试来、面试去,都是一些歪瓜裂枣,后来他突然想到同事“王导”是大家族,而且子侄一大堆,听说各个也还都是文化人,就决定拜访王导,希望两家人能结个姻缘。

王导知道来意之后很高兴,就说没问题,到时候您安排人来面试挑选,选中哪个就是哪个。随后双方就约定了日期和面试的时间。这边王导的子侄知道之后也很高兴,因为他们都知道郗鉴的闺女可是绝世大美女,而且有这样一个老丈人,日后应该有不错的照应,所以个个都很重视,要把自己最男人的一面展现出来,终于到了约定的时间,郗鉴安排自己的管家进行初面。王导的子侄20多个人,个个都是跃跃欲试,表现积极,郗鉴家的大管家也不住的点头,果然是名不虚传,都是青年才俊。可是在角落的东床上,有一个人画风突变,引起了大管家的关注,因为别人都是穿戴整齐,正襟危坐,这个小伙子坦腹仰卧,丝毫不注意个人形象,难道他走错屋打酱油来的吗?当然不是!这个小伙子,就是王羲之,他当然也知道他是来参加面试的,他也本想好好的捯饬自己。

可是他在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一幅书画作品,内心激动不已,一直在膜拜,一直在研究。因为当时大热天等赶到面试地点的时候,那是汗流浃背,于是就扯开了衣裳,扇着蒲扇,沉思着想的这幅作品,因为心思都用在了书画的研究上,太走心了,所以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大管家回到家之后,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给郗鉴做了汇报,郗鉴听后,先是惊讶,后是大喜,然后就说坦腹仰卧的兄弟如此与众不同,必有过人之处。很快郗鉴就对王羲之组织了第二场单独面试,面试的结果更让郗鉴高兴。王羲之才貌双全,温文尔雅,于是当场下聘书,认定王羲之就是自己的贤婿。自此“东床快婿”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王徽之的随性为之

古话讲“有其父必有其子”,王羲之是这个样子的,王徽之也是这样,他是王羲之第5个儿子,他跟他爹特别像,生性洒脱,也特崇尚当时的名士节气,就是不修边幅、胡子拉碴。如此看来, 那时候就流行那种“大叔范”了。关于王徽之有这么一个故事。王徽之当时住在山阴县,也就是今天浙江省的绍兴县,一天晚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他从睡眠中突然惊醒,就让仆人打开窗户斟上酒,自斟自饮,欣赏雪景。突然好像是触景生情,想到了好朋友戴逵,戴逵是当时的名士,著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可是戴逵当时住在绍兴曹娥江上游的一个县城,但是他是行动派,说走就走,于是简单收拾东西就连夜乘船跟着仆人一同前往,要探望故人。

经过这一晚上的折腾,终于可算是到了。可是就在快到人家戴逵家门口的时候,他却非常任性的对仆人说了一句:“回家”。仆人心里无数惊叹号,王徽之看仆人很惊讶,就对仆人说:“我探望他是趁着兴致前往,但是现在兴致全无,所以就返回了。我为什么一定要进他的家门?”说来也对,但是仆人内心可能是无数的吐槽啊。

羊曼的魏晋风骨

再讲讲第3位哥“羊曼”。羊曼出生在魏晋名门望族,他是西晋开国元勋“羊祜”的侄孙,后来他跟着晋元帝重建了东晋的朝廷。羊曼很有才,却有点生性狂放不羁,经常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一个人。古代跟现代很多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升迁了都要请大家吃饭,大家来庆贺。羊曼当时升任首都市长,也宴请大家,可是他请客吃饭,有一个特点就是没规矩是最大的规矩,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来后到,来的早的坐上,坐来的晚的就只能将就着坐,羊曼可不管你是什么官,官位再大,宴席的座位都是按先来后到安排的。再说吃的,来早的就是美食大餐,如果来晚了,对不起,将就对付几口。厨房不好意思下班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同是羊氏家族的“羊固”,他也升迁了,但是他宴请大家显得就很土豪,大摆宴席的时候,无论来的早晚都是客上宾,美食美酒管饱管够,可以说是五星级酒店的接待标准。可是各位,如果按照现在的社会评价体系,羊曼这种招待客人肯定会落下一个小气抠门的名声。评价羊固肯定都是周到、细致、宾至如归、5星好评。但是,你知道东晋时期上流的社会评价是什么样子的吗?按照魏晋风流的标准,羊固的大餐是不及羊曼的剩饭残羹。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羊曼的请客之道是率真的、真性情的、不迎合的。所以他的宴请情感是非常真挚的。相比之下,羊固的请客之道虽然很用心、很周到,但是却缺少了人的自然和真性情。所以他的宴请情感在魏晋风流名士眼里就显得很世俗。

李夫子说潇洒

各位,这样的评判标准,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我们真的是不懂,估计羊固他也不懂,虽然他生活在魏晋,但是他没有魏晋风骨,所以心里可能还在想“这帮人太不识抬举了吧?太难伺候了”。周星驰电影台词中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上面三位潇洒哥一定很认同这句话,我的世界只有一条街,我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不接受反驳,也不需要你们承认,因为你们不懂我。能活出这样的潇洒,也挺让我们羡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