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发育:积木与屏幕的区别

2019-07-08   蜜糖罐

我们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大脑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发育过程,其中尤其以 0~3 岁这个阶段为大脑发育的最快速时期。人在 3 岁时的大脑重量,会比出生时多了至少两倍,而增加的重量不是因为脑细胞的生长,而是因为大脑神经细胞之间要建立错综复杂的网络连结。

这个网络连结建得越复杂,人的脑力活动就越丰富,时下坊间流行给婴幼儿的“全脑开发”教育,无外乎是想帮助婴幼儿建立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脑细胞连结网络。所以爸妈们,如果我们能了解一点大脑发育的基础知识,不但可以更好的辨别坊间的全脑开发教养资源是否真的有科学依据,从而为孩子选择比较可靠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这能帮助我们引导宝宝,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过程走得更长更远。

外界刺激是大脑发育的关键

大脑要发育,最重要的是脑细胞需要外界的刺激,脑神经细胞接收到外界刺激以后,会将这新的刺激加入到大脑既有的网络中去,孩子受到的外界刺激越多,他的大脑活动就越丰富,网络建设就越活跃。什么样的刺激呢? 一切事物,声音、语言、颜色、温度、人、地方、天空、火车、摇摆......生活中所有点滴,都是对婴儿的一种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种刺激。

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刺激”婴儿是一种本能,爸妈抱着宝宝,轻轻摇动他,亲吻他,对他讲话,带他出去散步,给他念书,父母这些出于本能的照护婴儿的行为,都是在刺激他的大脑发育。如果爸妈了解到这个事实,更加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刺激”,对他讲更多的话,坚持经常性的带孩子出门、给他念书,放音乐,带他随着音乐摇摆,给他指认各种颜色,等等,你做这些除了可以加强亲子纽带,同时也是更多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帮助他的大脑发育。

科学家们早就通过实验数据证实,刺激越多,大脑活动越旺盛。如果我们比较一个在正常家庭里成长的幼儿和一个在孤儿院或者其他缺少照料环境下的幼儿,我们利用现代大脑影像手段来检测他们的大脑活动,就会发现正常幼儿的脑部活动远远高过未得到适当照料的孩子。未得到适当照料的孩子,往往生活在比较孤立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缺少外界刺激,发育过程就会比较平缓。

过犹不及

但是,一切都有一个限度,虽然我们说刺激越多、脑发育越旺盛,但是,这越多越好的刺激是指生活中自然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一些信息量巨大、速度很快的刺激,比如电视。相信爸妈们都知道给小孩子看多了电视 (或者计算机、手机上的影像节目和游戏) 不好,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对孩子的大脑来说,到底是怎样作用的?

你以为电视的讯息量大,对孩子的大脑刺激过多,从而造成某种潜在的伤害? 错了,是孩子根本没有用到脑!科学家是做过实验的,同样用脑部影像手段来检测大脑活动,当幼儿在看电视时 (不是成年人观看的节目,仅仅是比较简单的影像节目),他的大脑活动其实非常非常少。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在视频网站上随便找一段两三分钟的幼儿节目,屏幕上同时出现的讯息量有多大,颜色、影像、变化的速度,都远远超过真实生活。人的大脑发育过程,是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生物演化结果 (并不仅仅是人类自身的演化史),而电视的出现才几年?

虽然现在的我们已经非常适应屏幕上的讯息了,还经常嫌画面不够刺激,但是我们的孩子,当他的大脑在经历发育时,那是由亿万年的演化史决定的过程,而在亿万年间,所有生命的大脑都没有见过屏幕上那种数量级的信息量同时出现,所以发育中的大脑不具备处理这些讯息的能力。

不会处理怎么办? 那就不要处理,于是大脑就显示待机状态。所以啊,如果父母寄希望于利用一些节目或游戏来“刺激”幼儿的大脑发育,恐怕是要失望了,与其浪费时间让孩子看一些所谓的幼儿益智节目,不如把时间花在真正能有效刺激大脑的活动中去。

丰富的环境,简单的玩具

能够有效刺激大脑发育的环境,是不需要高科技的,很多简单的玩具就足够引发爆炸性的结果。比如积木,人类恐怕玩了上千年了,但是它的作用非常突出。科学家们也做过很多实验,来探索诸如积木这类简单玩具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儿童医院做过一个测试,他们把 200 个幼童分成两组,一组在实验开始时送了一套原木积木给他们回家玩,一组在结束时才得到积木。半年后,有积木玩的那组孩子,语言的发育水平大大超过了没有积木玩的孩子。

我们知道大脑的发育不是单线程的,每一种刺激都可能诱发大脑整体的发育,玩积木看似同语言发展无关,但是它带动了大脑在很多面向上的发育。想想看,父母如果能够提供类似积木这样的“刺激”,越多越好,孩子的大脑发育就会持续进步。

所以,如果爸妈想要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就给他提供一个丰富的“自然刺激”环境,这刺激不是声光电,但是你可以经常性的发柔和的音乐,给他随时可以拿到的积木、画笔,对他说很多很多话,带他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让他随意跑跑跳跳,他的大脑就会发生多到你无法想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