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君,买了百万医疗险,明年理赔了还能续保吗?
--精算君,这份百万医疗险,听说是终身保证续保的,是真的吗?
--精算君,这些一年期百万医疗险甚至是6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一旦产品停售,我们怎么办啊?要不要买两款以防万一?
大量购买过百万医疗险的客户,都来找精算君问过这些问题。这是因为,目前这些百万医疗险都是1年期或者最长6年期的产品,很多人买了以后对医疗保障可不可以长期持续,都很担心。
好吧,为了解决大众消费者的顾虑,更好“保乎”我们的切身利益,银保监会刚刚给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今天,我们不妨来简单解读一下。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调整。
消费者对百万医疗险的认知,简单归纳就这几个:
1、几百元的保费,就可以买到上百万的医疗费报销额,对比太强烈了,产品看起来非常划算
2、健康告知要求还是挺严格的,甚至告知要求跟核保尺度比重疾险还要严格,常常要问我个底朝天。
3、保险期限短,保险公司可能耍流氓,即便是6年保证续保的产品,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到期可能不会让我们连续投保。
用更人话的方式来讲就是:
1、连续投保了一段时间,即便自己从来未理赔过,也有可能保险公司突然下架产品,导致我的保障中断,但这时候发现,自己年纪大了,发现了很多新的健康问题,重新买其他家医疗险可能过不了健康告知,或者会被除外某些责任后才能承保。
2、自己不幸理赔过,如果问题不严重,例如就是一次骨折,保险公司还会让我连续投保下去吗?如果是严重疾病例如癌症,又会怎么样?会不会因为一次理赔,无论大小,都会被拒之门外?
几百元就可以买到的百万(报销额)医疗险,虽然很吸引,但消费者心中的这些疑虑,怎么破?
之前,精算君给大家的投保建议是:只选大公司、或者已经累计了庞大销量的产品来购买!
那这次监管新规,能否帮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些疑虑呢?
我们先说说监管新规中关于“续保”的部分,也是普通消费者最关注的地方。
声明下,本文源自于精算君对监管新规的解读,代表我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于是,各种花式续保条款将成为历史:
-> 众安尊享E生2019
很多1年期医疗险都约定了,在连续投保时,保险公司是不会以个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历史理赔而单独对个人调整续保费率。在新规下,这样的条款将成为历史,不允许再出现。
有小伙伴问:那将来续保时会怎么样?保险公司要我们重新走健康告知问卷?重新核保?重新走等待期?别慌,下面精算君会细说我的解读意见!
我们再看下一款产品~~
-> 泰康人寿健康尊享D款(2019)
无数泰X人寿的代理人,还有很多购买过这款产品的消费者,都来问精算君,我(销售或购买)的泰康这款产品,就是保证续保的,因为:只要前两次续保是经过了保险公司的审核通过,后续就可以终身保证续保到105岁了。
但只要我们细细研读产品条款,根本没有出险过“保证续保”四个字,压根就不是保证续保条款!可想而知,条款存在模糊地带,市场宣传+销售培训又没做到位,销售误导就像雪花一样飘过来!
-> 自动续保将成为历史
另外,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一年期医疗险在投保时要我们绑定银行卡,然后保险公司每年自动扣费帮我们自动完程续保,这样的操作方式将成历史。
因为,按照监管新规,1年期非保证续保医疗险,在每年到期后,是投保人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购买新合同。
这就相当于,每年到期时,保险公司都要给投保人发送下一年的重新投保提醒,然后我们走流程确认来年的新合同。
当然,中国文字艺术是博大进深的,监管新规写的是:“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并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该产品时,究竟要不要再过一次健康告知问卷、要不要重新走一次等待期(30-60天不等)。
所以,保险公司也就有可能按照过往的操作惯例来处理我们的续保申请:“历史理赔和健康变化不影响个人续保”、“续保不用过健康告知问卷”、“续保不用走等待期”。
不过,这些续保处理规则,就通通不再允许写入条款中,避免误导了消费者,让我们误以为这就是一款“承诺续保”甚至“保证续保”的产品。
那么保险公司会不会、能不能按照之前相对宽松的条件对我们进行续保操作?精算君认为,一切都有可能,但是主动权就完全交到了保险公司手里,由保司的经营策略、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产品的实际经营情况决定了。
Part I 总结
这次监管对1年期非保证续保健康险的续保新规,虽然会让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续保时的相关权利,但是规范条款后,能让消费者对一年期非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的认知回归本质,这就是不保证续保的!
好啦,既然非保证续保的1年期产品的续保约定给统一了,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选哪家公司的产品购买?
精算君的建议不变:优选大公司、或者已经累积了庞大销量的产品来购买!
为什么精算君还是建议大家这么选?我们不妨看看下一条最重要的新规。
监管新规的原文是:
精算君给大家翻译翻译:
1、保险公司可以经营1年期健康险,但是一旦开始经营就不得随意停售产品。
2、当然,保险公司真的想要停售产品,监管还是允许的,但要求保险公司提前15天利用各种有效渠道通知所有保单持有人,要明确告知我们为什么要停售。
3、而且,监管给了保司下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保险公司停售产品后,还要给持有停售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转保服务,请一包到底!
精算君认为,这条新规就是告知那些原来想着借用一年期健康险进入市场收割消费者名单的保险公司(以及背后的再保险公司)。
Part II 总结
一旦保险公司决定要做健康险业务(剑指目前的百万医疗险)就要认真做,而且要做到底,对消费者利益负责到底(有点保障永续的意思),否则监管一定会来追责,严重的可能会停止保险公司的新业务吊销公司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而对于消费者来讲,这就是监管在帮助我们筛选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那些并不想或者暂时没有能力长期经营1年期健康险(尤其是1年期百万医疗险)的保险公司,在新规出台后会陆续退出市场。
市场上真心实意想做、有能力做下去的保险公司和背后的保险产品,自然就是我们投保时的好选择,正向循环下去,这些产品也能给更好给消费者提供健康保障。
-> 公开理赔数据
未来,我们就可以每季度上保险公司的官网,看到上一个季度这些百万医疗险的综合赔付率情况。
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披露:
再保前综合赔付率=(再保前赔款支出+再保前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再保前已赚保费
再保后综合赔付率=(再保后赔款支出+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再保后已赚保费
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包含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准备金)。
精算君建议消费者重点关注“再保前综合赔付率”,这能最直观反应产品的理赔成本占收入保费的比例,当“再保前综合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后,就意味着产品可能会因为理赔率过高,从而被保险公司涨价甚至停售。
PS:“再保前综合赔付率”的分母是再保前已赚保费,就是消费者所交的保费 已经过时间,如果是满打满算1年后看,其实就我们给保险公司的所交保费了。当某款一年期百万医疗险正常经营1-2年及以上,“再保前综合赔付率”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规范搭售行为
如果1年期健康险是设计成主险单独可供出售的(例如众安的尊享E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强制捆绑其他产品组合销售,必须留口子让消费者自己选。
如果1年期健康险是设计成附加险搭配在其他主险产品上的,这个组合也必须对消费者说明清楚,消费者可以选择单独主险购买,也可以选择主险+附加1年期健康险组合购买。
-> 保险公司不得惜赔
监管新规的原文是:
精算君认为,这条新规除了让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别胡乱拒赔外,还有个潜台词:
请务必引导消费者做好如实告知,然后再让消费者下单购买,否则,后续引发了理赔纠纷,你们保险公司就自己看着办吧!
未来,是否还能简单用百万医疗险打头来做投放引流,甚至用0元保费、1月保费(月交保费)吸引用户投保,就真要想清楚了!
其实,监管这次新规很明显就是收拾一下目前1年期非保证续保健康险的经营乱象。
说白了,监管就是想让消费者买的时候明明白白买,真真切切告知,保险公司日后理赔的时候别就一点犄角旮旯给消费者拒赔或者少赔。
监管也在告诫各家保险公司:给你们半年时间想好(所有不合规产品都要求在2020-6-1停售),想想未来还要做不做这块业务(特别1年期非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目前引发了比较多的监管投诉),不做就赶紧退出去。但在新规落地后,如果没有按章办事严格执行,我的处罚单就一定会如约而至。
那么,未来1年期非保证续保医疗险会有什么变化?
精算君是这么猜想的:
1、产品价格+健康告知要求(投保门槛)将回归理性,像之前人保健康好医保这种低价+很宽松健康告知的产品,有可能不复存在。因为以这样的价格和宽松核保要求承保,未来保险公司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但在新规下保险公司是不能随意停售退出,大概率只能涨价继续给存量客户提供保障,这样就会导致大量健康客户退出,不健康客户留下,保险公司会进入死亡螺旋,越赔越多。
2、部分保险公司会主动离场,短期内不再销售百万医疗险。
3、有实力、有能力的寿险和健康险公司,因为牌照允许,会开发长期甚至终身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因为按照新的健康险管理办法,保证续保医疗险未来是可以调整保费的。
4、有实力、有能力但是受牌照限制无法开发保证续保产品的财险公司,仍然会专注开发1年期非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只不过条款写得更加规范。
5、中短期内,在售(无论是1年期还是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的价格可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长期来讲,保险公司是否还能按照原来“理赔不影响续保”、“健康变化不影响续保”的规则给消费者提供续保福利,就要看各家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精算君始终建议:优选大公司、或者已经累积了庞大销量的产品来购买!
大家发现没,无论百万医疗险怎么迭代更新降价,精算君推荐的产品一直都没怎么变化,因为我作为业内人士,除了懂精算、会设计产品,还一直都在认真关注监管趋势。
最后,回答一下本文标题的问题,目前我们手上持有的1年期百万医疗险会停售吗?
当然会!那怎么办?要赶紧买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即便现在抢着买了,精算君预计它们会在1年到期后按照监管新规调整条款。
如果有人在朋友圈拿这规则炒百万医疗险的停售,这欢迎转发精算君的这篇文章给ta,哈哈!
好,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
声明:本文源自于精算君对监管新规的解读,代表我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